王君昭
摘要:預算績效評價在企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預算法的推進和深化,行政事業單位也開始注重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完善。但是從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具體預算績效評價的工作開展來看,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和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指標
從行政事業單位的特點來看,績效實則為單位發展的價值觀、戰略目標等實現的程度,對行政事業單位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和人民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為了更好的發揮自身的服務職能和管理效益,必須要加強對績效管理工作的認識,特別是對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績效水平以及核心競爭力才能夠實現對單位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一、預算績效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行政事業單位的主要工作目的是為了提升社會的公共服務質量,其在工作的開展和經營過程中經濟來源為財政撥款。由于其財政來源的特殊性導致在經營管理方面與差額撥款或企業單位存在很大的區別,特別在預算管理方面更為關注。預算績效評價主要針對的是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情況的分析,同時也是對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率的約束[1]。所以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行政事業單位績效有利于對經濟預算管理水平和質量的反映;其次,有利于幫助管理人員對項目的發展方向以及決策等提供有效的依據;再次,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對預算工作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保證財政資金的應用效率,促進財政資金的合理流動;最后,有利于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監督,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問題
(一)定性、定量指標分配不合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呈現多元化的發展形勢。新預算法促進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也不斷的提升自身的預算分配和編制水平,但是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卻不夠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其性質的特殊性,在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的特殊點,因此若要通過數據對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進行量化還存在較大的難度。當前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績效評價過程中主要采用的都為定性指標,不利于對預算工作科學的衡量。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評價體系的建設中缺乏系統性,因此無法對事業單位的具體發展情況和服務情況進行分析和反應,影響管理效果和質量[2]。
(二)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評價體系建設不完善
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需要有健全的績效評價體系為依據,但是從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來看,績效評價體系建設不完善情況非常明顯,這也是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難以實現的關鍵。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預算績效評價指標建設的過程中可操作性比較弱,比如國家某部門,其在定性指標的建設方面不夠具體,而且過于片面[3]。在經費中涉及到咨詢費問題,要求咨詢費標準控制在當地的中等標準。中等具有較寬的范圍,難以準確把握預算。同時對于不同的行政事業單位來說,評價指標缺乏差異性,難以提升預算管理水平。
(三)預算績效評價的結果使用不合理
預算績效評價中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質量,所以必須要合理應用績效評價結果。但是行政事業單位在這項工作的開展中沒有意識到評價結果的重要性,只是將其作為一項任務工作,無法合理的應用評價結果,評價作用無法有效發揮。比如國家某部門在以前的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獲得后,直接束之高閣,在獎懲激勵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中沒有合理參考具體的評價結果,也沒有根據評價結果對工作進行合理調整。由此可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形式化比較嚴重,無法發揮預算績效的價值。
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完善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績效考核評價指標的建設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利于單位預算工作的開展。因此還需要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提升預算績效評價的重視,構建系統的績效考核指標,加強預算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升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水平,促進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完善。
(一)提升預算績效評價重視,構建系統的績效考核指標
為了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對預算績效評價考核指標的重視,首先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事業單位對預算績效評價的重視。同時預算的執行職能部門必須要配合財務部門,加強對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保證預算績效評價的科學性;此外加大預算投入,包括資金以及人員等方面的投入,加強對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視。比如國家某部門通過聘請領域專家的方式,為單位的全體人員講解預算法的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使職工認識到預算績效評價的重要作用,并指導職工對績效評價工作的有效落實。同時為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考核體系優勢的發揮,管理人員必須要在單位的內部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具體發展情況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目標。此外,管理人員必須要對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建設的效果以及完成的目標進行分析,了解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落實情況以及實施的效果等。同時結合不同工作崗位以及職位需求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靈活調整,保證所有的職工都能夠明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考核指標的要求、內容和標準。
(二)加強對預算管理制度的完善
預算管理制度的完善與績效評價間具有緊密的聯系性,預算管理制度是績效評價的主要依據,同時是提升預算績效評價可行性的關鍵。因此在預算績效評價制度的實施中,必須要保證預算管理制度的規范性。首先,保證預算編制的規范性。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并以行政事業單位的具體工作性質為依據合理進行預算編制。比如國家某部門,其主要負責對市場運行的監督和管理,因此在財務預算編制的過程中,需要其對市場的管理核心著手進行預算編制。并對單位內各部門的編制口徑進行統一。同時,保證預算方案審批的規范性,在預算方案審批的過程中,需要對行政事業單位部門的審批權限等進行明確,防止主觀因素造成方案審批存在不公平的現象。最后保證預算執行的規范性,預算方案執行是預算績效評價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基礎,因此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更執行計劃,而且做好執行計劃的動態管理。
(三)提升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水平
行政事業單位預算評價指標主要是為了更好的落實預算績效評價工作,而評價指標作用的發揮主要體現在評價結果的應用。為了保證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有效應用,必須要建立科學的獎懲機制,保證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有效運行。同時還需要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反饋機制,及時向相關管理部門反饋具體的評價結果,為管理層決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據。此外,還需要構建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臺,號召廣大群眾的參與,通過社會輿論監督的方式,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的透明度,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新常態發展的背景下,社會經濟環境發生明顯的變化,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也面臨一定的挑戰。預算績效評價是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對預算評價績效的認識不足,相關制度建設不完善,導致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設置不科學,因此,還需要針對行政事業的預算績效評價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完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并合理應用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結果。
參考文獻:
[1]劉君力,姜文利,王楠.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相關問題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 (13):66-67.
[2]孫偉.關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質量的探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 (10):75-76.
[3]唐賓.探析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的運用[J].時代金融(中旬),2018 (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