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要:新會計準則變更的核心是運用資產負債表負債法解決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問題,轉變新的會計理念,從而發展更高質量的會計業務,提高稅收管理水平。優化經濟社會發展。本文簡要分析了新會計準則中所得稅會計處理的變化,并對其對企業的影響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所得稅;會計處理;影響
一、前言
會計準則是會計工作的參考依據和理論基礎。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會計工作的發展和新突破。新準則的實施對于完善財務管理,規避財務風險,規范會計程序,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如何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對策,限制企業的政策選擇和獲取利潤的途徑,提高產品質量,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新會計準則與舊會計準則的對比
與舊會計準則相比,新會計準則改變了原有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對企業的會計準則也略有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舊會計準則的會計處理依據不同,會計對象的具體表現也不同。舊的會計規則是以公司的收支為基礎的。新會計準則以資產和負債為會計基礎。在過去,會計上有兩個不同之處。收入與支出的確認與計量不一致,導致會計利潤與企業所得稅核算差異: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根據現行會計準則,主要采用資產、負債和負債的方法,主要是暫時性差異。根據未來技術期內應納稅額的變化,公司可分為應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新會計準則和舊會計準則分別從《資產負債法》和《利潤表負債法》的角度分析了企業利潤與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在會計期間的差異。不同的會計對象和會計方法形成了兩者的差異的原因。
(二)新、舊會計準則在所得稅的會計處理上發生了變化。新會計準則對遞延所得稅項目的解釋與解釋也有所不同。新會計準則引入了暫時性差異的概念。資產負債法下的暫時性差異定義為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即遞延所得稅的延伸。同時,廢除了舊會計準則中的應納稅法、遞延法和舊損益表負債法,采用了資產負債表負債法。通過計算暫時性差異,可以更加客觀地計量公司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舊會計準則對公司應納稅所得額的處理采用應稅遞延法和損益表負債法。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按照舊會計準則產生的會計期間的時差對公司的影響金額。
(三)新舊會計準則對會計收入的解釋不同。新會計準則采用資產負債負債會計方法,即以企業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為基礎的會計期間的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舊的會計準則是根據《損益表》和《債權法》的會計準則,以及從會計收入中取得的收入和以后的會計分錄而制定的。在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中,企業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是通過暫時性差異會計確定的,企業未來的所得稅會計是在企業收購、合并、收購等方面進行的。同時,債務重組等暫時性的性別差異將更大,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將更深遠。
(四)新會計準則也改變了企業存貨計價、資產減值準備、投資房地產、債務重組等會計處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影響了企業所得稅。新會計準則下,取消了企業存貨核算中的“后進先出”方法,提倡了“先進先出”方法。企業投資的房地產項目,必須單獨列示“投資房地產”。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或者確認后,企業不得在未來退回資產減值準備。在公司債務重組中,債權專營權產生的債務重組收入計入非營業收入,不再計入資本公積金。會計處理的各種變化都會對公司的利潤核算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對企業所得稅的計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新會計準則所得稅會計處理對企業的影響
(一)加強了內容規范性
新標準加強了內容的標準化,從界定暫時性差異的含義入手。在以往的所得稅會計準則中,通常用時差來說明會計準則沒有科學的嚴密性;所得稅會計準則在采用了“暫時性差異”的新概念后,具有了國際性的色彩。這一現象可以反映出我國的會計觀已經提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這是經濟視野的發展和世界知識的擴展。這種變化導致了企業的會計改革。一些企業已經把自己投入到財務實踐中,這極大地促進了內部和外部財務信息質量的提高。新準則在許多方面改進了規范性內容,使所得稅會計處理更加科學合理,在國際共同發展的過程中獲得了更有價值的收入,使國內企業朝著與時俱進的方向發展。
(二)提高了處理方法的規范性
在處理所得稅會計處理時,按照新準則頒布前的有關規范,有兩種方法處理應納稅法和稅務效果會計方法。一般來說,大多數企業都希望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所得稅,不希望以復雜的形式變化。因此,所得稅費用與實際收入分配相沖突,違反了相應的會計原則。新標準不再適用應納稅法。相反,它要求企業利用資產和負債的視角來解決會計和稅務問題。這使得會計費用核算與實際情況相一致,消除了原有處理方法的弊端和漏洞,指導企業改進處理方法。規范。同時,企業從被動到主動,積極調整會計核算方法,發展更符合財務規劃發展的要求。采用更加科學的方法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性質,使企業的財務分析信息更加準確。反過來,我們將繼續從新標準中提取健康食品攝入量,以尋求高質量的進步。
(三)核算方式更加明確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使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更加清晰。在稅務管理方面,企業已經形成了會計處理的認知和習慣,但還沒有從根本上規劃出清晰的計算形式。新制度的引入,使得企業在保證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上,從所得稅會計處理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因為《企業法》與《遞延法》的調整差異較大,都被視為企業。會計方法區分選舉和選舉后出現的新標準。債法與國際會計準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符合會計準則,是企業會計的選擇。新標準使這種方法更加清晰和有效。企業進行相關會計處理,稅務信息安全程度較高。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會有更穩定的生存信息。
四、新會計準則下所得稅會計會計核算問題的完善方法
(一)科學選擇計稅基礎
新會計準則改變了所得稅的稅基,企業在選擇稅基時應做出相應的調整。新的會計準則更加強調以資產和負債作為征稅的基礎。因此,企業在所得稅核算和報告中,應以資產負債理論為指導。
(二)企業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的完善措施
更多的因素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使得我國的會計法不可能為所有企業提供最好的《所得稅法》核素核算方法。企業所得稅的會計核算方法有很多,這些方法往往與企業自身情況相結合。其中一些公司用相對完整的資產負債表來代替遞延法,但在實踐中,資產負債表負債法與遞延法之間的關系會受到會計政策的影響。由此可見,企業選擇任何一種所得稅會計方法,如果會計政策發生變化,都會直接受到影響。因此,企業需要制定完善的準則,有效應對各種變化,盡量減少對所得稅會計的影響,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三)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
會計人員是企業會計工作的主要承擔者。自身的質量和業務水平直接關系到新會計準則的掌握和實施效果。應加強會計人員的學習和培訓,學習新的會計準則。具體內容,理解每個條款的真正含義,理解如何做會計工作根據新的會計準則,學習財務管理知識,如財務管理、會計、信息技術、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技術能力,以滿足新會計準則對公司帶來新的挑戰作必要的準備。加強企業間的交流與溝通,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加強各部門和會計部門不同崗位之間的團結與合作,更好地完成會計工作,有利于提高會計工作的經濟效益。嚴格的會計人員聘任制度,在招聘新工作時,綜合評價學歷、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一旦錄用,參加崗前培訓,培訓只能錄用。盡量邀請業內知名人士來講座或咨詢,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促進員工隊伍建設。
五、結論
新會計準則的變更和調整不僅對公司的稅收籌劃產生重大影響。為我國的國際資本運作和國際資本運作奠定了基礎。新會計準則中有許多會計方法和會計概念,對我國企業的稅務會計具有重要意義。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對企業利潤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我國企業會計核算的實效性。有利于企業管理者提供更全面、更合理的財務指標,從而促進我國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尚占文.新會計準則所得稅會計處理的變化及對企業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8 (08):140-141.
[2]周永斌,米芷熠,黃啟華,陳學堯.新會計準則所得稅會計處理的變化及對企業的影響[J].價值工程,2018,37 (03):21-23.
[3]周旭紅.新準則下的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J].會計師,2016 (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