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摘 ? ?要: 互聯網為當前信息傳遞的高速公路,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特點,給學校、家庭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本文研究如何運用“互聯網+”進行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好孩子,使其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 互聯網+ ? ?背景 ? ?家校合作
當今處于信息飛速發展時代,互聯網的發展尤為突出,促進教育行業改革。移動互聯網已取代傳統互聯網,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對教育行業的家校合作產生影響和積極因素,是互聯網+的重要作用,也是教育者研究的重要內容。我在家校合作建設中已嘗試過一些互聯網應用軟件和手段,現就具體方式進行介紹。
一、新時期、新時代家校合作的重大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家庭多元化的存在,城鄉二元結構的并存,許多家長奔波于各個地方,對孩子的管理、交流越來越少,和學校、老師的交流更是比較少。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的交流就顯得彌足珍貴。手機、QQ、微信、微博、網絡等互聯網交流不受時間、空間、地點等因素的制約。為家校溝通交流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促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可以說達到了雙贏效果。
二、最普通最原始的傳統家校溝通存在弊端
家庭、家長、學生、學校交流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促進孩子學習、增進家長與老師之間情感的系列工程。目前,家校合作交流既是焦點,又是難點和熱點。以往的家庭、學校交流主要以家長會議、家訪和短信的形式進行。家長俱樂部的數量及家訪次數和時間都有很大的限制,無法滿足所有家長的需求。在與家長討論學生的情況時,學校的通知大多是通過短信發送的,內容多以作業布置、學校通知、考試成績等信息為主。因為受到短信不能大量傳輸圖片、視頻等的制約,這樣個體的思想素質、學習態度和身體健康缺乏溝通,家長難以完全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也難以與教師互動。
三、家長和學校交流最直接、最簡單、最方便的工具是互聯網
1.要讓移動互聯網智能軟件發揮方便、快捷的強大功能。
現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已經日益普及,我們已經習慣應用微信、微博、QQ等軟件,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在新時期家校合作中,教師要利用移動互聯網的軟件,以微信、QQ、微家園為媒介,向家長及時、快速地介紹孩子在學校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并積極提倡家長討論,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更好地管理班級,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提高家校合作程度。例如,每年運動會、六一兒童節、書畫展覽、讀書活動、經典誦讀及班級中隊活動、數學競賽、作文競賽、漢字聽寫大會、講故事比賽、演講活動等,通過微信和QQ發給家長,讓家長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父母可以從網上、手機上收集作為見證孩子成長的重要材料和記憶。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家校溝通效率,還可以更好地吸引家長參與。
2.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合作的內容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捕捉學生學習、參與活動、校園生活等瞬間,教師制作成學生活動成長錄,如相冊、微小視頻等,通過QQ、微信傳遞給家長,讓家長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在學校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老師充分利用微博向公眾展示班級文化和風采,使自己的班級和學校教育理念得到宣傳。比如:學校每個學期都有一次學生期末慶?;顒?,學生平時通過努力掙得陽光幣,到了學期末就可以拿著陽光幣兌換獎勵,參加主題活動,可以通過微信和QQ平臺,以視頻、圖片的形式把現場學生的表現告知家長,甚至可以通過視頻通話等功能進行現場直播,家長們更了解學校的教育活動,與學生同歡樂、共學習。活動后家長可以通過微信發表自己和學生的感受,及時給予正面的反饋,也為學校的教育理念進行宣傳。
3.創建家長間交流平臺
微信、微家園等社交軟件的開放和自由,使學校老師和家長交流的距離更近了,互動的機會大大增加了。學校好的做法,家長之間好的方法,通過平臺交流、共享、分享,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同時增進了家長之間的感情,家長為班級管理出謀劃策,參與班級管理,真正達到了家校合作共贏的效果。學校每一天的各種活動、上課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學生每天的菜品,等等。通過微家園,拉近教師與家長的距離,方便溝通,就如我們與家長面對面交流,心與心溝通,促進新時期家校溝通與合作的良好發展。
4.提供有效的課后指導
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掌握的內容,課后自主學習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可及時通過移動互聯網提問。教師可固定時間接收信息并作出相應應答。在特殊天氣時,也可通過互聯網進行教育教學。比如,冬季霧霾天氣比較多,不適合學生在學校學習時,或學生請假時間長時,可以在家進行正常學習活動,這時老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智能軟件或者視頻對學生進行授課,學生有學習疑問也可以得到及時正確的解答。同時,學生可利用班級公共賬號分享課后學習生活。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提高學習效率。
5.將自主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整合
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及作業有了一定的開放性。學生可利用網絡進行探究性學習,獲取大量課本以外的知識。學生可以建立作業群,小組合作一起討論疑難問題,相互提醒完成課后任務等。家長和老師、學??梢栽诩倚贤ㄆ脚_上進行各個方面的合作,實現互聯網+的零距離接觸。還可以通過平臺與同學交流,真正了解彼此的優勢,分享他人成功的經驗,提高學習能力。
6.家長通過互聯網參與學校宣傳活動
家長會一般都會邀請家長參加,每次家長參加活動,都會有很多感悟和想法,他們可以通過制作微秀和微博對學校活動進行總結和贊揚,不僅能夠加深家長對學校的認識,而且向社會宣傳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使更多的人知道學校教育,并支持學校的教育活動。
互聯網的發展為教育的進步帶來了契機,互聯網的應用還應更充分地體現在教育教學中,尤其在家校合作方面,班主任應該深入研究探討互聯網在家校合作和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形成家校共建,共促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四、把握特點,拓寬思路
1.溝通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合理利用QQ或者微信等進行交流,這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班主任可以方便地與學生談心,并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這將有助于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通過聊天軟件,學生愿意向班主任傾訴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意見,教師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動向。因為不是面對面,學生在思想上有一定的私密感,學習和生活上的各種問題都有可能開誠布公地和班主任交流。這些聊天軟件給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學生可以真情流露,更好地溝通。
2.創建班級群號。班里微信群取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名字,樹立良好的班級風氣,同時該平臺是與家長溝通的平臺。在班級微信群里公開發布學生家庭作業題目,讓家長及時有效地監督孩子作業完成情況,提高學習成績,和諧家長和學校的關系。每次在網上公布學生取得的進步,都會看到家長留言中流露出的開心和感謝之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五、積極引導,促進成長
互聯網上廣泛的知識和豐富的信息對學生的學習和整體素質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然而,也有許多游戲和音樂,對學生的成長有一些負面的誘惑。信息時代不僅使教育出現無限的生機,而且使教育迎來最合適的好機會。面對機遇和挑戰,網絡進入學生的生活,學生走近網絡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要讓學生享受互聯網帶來的學習變革,班主任利用互聯網實現新時代班級管理,必須讓學生學會正確對待網絡。
互聯網背景下的網絡教育促進了班級管理工作的發展,繼續拓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教育模式,讓學生在親身參與、合作交流、團結互助、學會知識、增長見識中得到全面發展。通過多年學習,互聯網背景下的家校合作、立德樹人教育獲得了較好的效果。今后我會不斷推動網絡教育的新型班級管理模式,將工作向縱深發展,構建適應互聯網時代特點的班級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胡月玲.多措并舉,構建小學家校合作新模式[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6).
[2]董志越.新形勢下中小學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家庭教育,2013(09).
[3]虞海利.你我攜手共創明天——如何開展有效的家校溝通[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