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東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開放教育成為當今教育的重要方式。在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應用背景下,實現了遠程開放教育,開放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微課在開放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以法學教學為例,探討微課在開放教育中的應用策略,以為相關教師開展微課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法學;開放教育;微課
微課是以知識點為基礎融合各種教學資源,最終通過短視頻形式進行呈現的教學方法,其特點是時間短、內容精、便于傳播與反復利用,這為開放教育法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保障。相關教師要深入研究微課開放教育方法的特點與運用方法,采取高效的應用策略,促進法學綜合教學水平顯著提高。
一、依據微課特點與原則進行教學
應用微課進行教學,教師就要明確微課的特點與原則,在此基礎上進行微課設計,保證微課的效用得以充分發揮。經研究,教師在應用微課時,要重點把握以下幾項特點與原則。第一,主題明確。微課的整體容量較小,所以在課程設計時必須保證主題明確,以突出重點。這就要求微課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其運用所有材料都要緊緊圍繞教學知識點,甚至是知識點中的重要部分。第二,內容短小干練。微課的時長通長限制在10分鐘左右,這就要求其內容必須極為精湛,以保證對知識點的精準講解,確保微課教學的有效性。第三,教學資源豐富。根據胡鐵山等知名學者的觀點可知,微課就是依據具體知識點展開的,利用短視頻作為常用的教學傳播方式,針對教師所講述的教學重點或是教學活動,對各種教學資源的科學整合與運用。所以微課的教學資源較為豐富,如教學資源、練習資源等。第四,微課構造具有一定的集成性。微課將具有聯系的知識點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定的學習單元更突出微課的主題,達到集成教學效果。第五,教學資源的長效性與廣泛傳播。微課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呈現,學生可通過相應的教學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反復學習、移動學習與在線學習,并為遠程教育提供了基礎保。
二、在法學理論教學中使用微課
在法學理論教學中使用微課,就是利用微課進行課堂活動。為此,法學教師要利用微課對當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促進開放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教師要依據法學的教學內容制作短視頻。確保圍繞法學的知識點進行,如合同法的相關內容等。盡可能地融入更多的相關資源。播放短視頻,讓學生對視頻的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即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自主理解,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法學思維。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活動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對法學理論的理解能力,從而保證學生的理論知識素質提升,為運用法學知識打造深厚的理論基礎。
三、從法學實踐教學中應用微課
以往法學教學質量偏低、學生專業素質提升困難的重要原因是,教師過于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法學是一門以理論為基礎,以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專業性極強的學科,教師必須提高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度,并尋找高效的實踐教學方法。利用微課進行開放教育,可促進法學教學水平有效提升。利用微課可以開展各樣的實踐教學活動,鍛煉學生運用法學理論知識的能力,從而提升其專業技能。其一,利用微課開展案例分析實踐活動。教師可將實際的法律案例制成微課視頻,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其進行分析,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提高學生實戰能力。如在講解《合同法》時,可以將合同效力的法律案件制成為視頻,學生根據《合同法》中對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對視頻案件進行分析,從而鍛煉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其二,進行課堂模擬訓練實踐活動。在進行課堂理論教學后,組織學生進行情景模擬,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如在進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教學時,教師可組織學生依據相應的案例模擬法庭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對相關法律知識的運用水平,也利于提高學生自身權的保護意識。其三,與法院進行溝通,為學生爭取旁聽的機會。一方面,在真實的環境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法學的感知力。另一方面,利于學生從中學習法學理論知識的運用方法,促進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
四、從法學測評著手滲透微課
當前,法學測評模式存在較大的弊端,不利于對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有效評估,不利于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強化法學的整體教學效果。一是,不重視日常課堂測評,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專注于對法學理論知識的分析講解,不利于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其真實狀態。二是,采用傳統的試卷測評法,學生為保證不掛科利用各種方式提高卷面成績。既不能準確了解學生的理論水平,也不能了解學生的實踐能力。利用微課進行法學測評教學,利于解決測評效率低的問題。首先,利用微課教學可讓學生對視頻內容進行分析,老師對其進行指引。這就增加了師生在課堂上互動,便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的實際質量。此外,利用微課可轉變測評的模式。如在講解《經濟法》內容,讓學生根據相應的內容,模擬法庭活動并拍成微視頻。這樣教師就可以了解學生對《經濟法》內容實際掌握的程度,并對其進行準確評判。
五、建立健全法學微課平臺
教師可建立完善的法學微課平臺,為更多法學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網絡平臺,進一步提高開放教育法學教學水平。平臺應具備以下功能:其一,法學微課資源上傳、保存功能;其二,記錄模擬功能,記錄學生登錄學習的進度,為其提供合適的模擬訓練;其三,交流、溝通功能,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平臺交流完成教學活動,即對微課視頻的內容進行有效討論。既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又有利于促進教師對平臺上的微課教學視頻進行完善,提高開放教育法學教學質量。
六、結論
科學地將微課應用到開放教育法學教學中,可促進其教學模式發生轉變,調教學活動的整體結構,并利于實現更廣義上的開放教育。法學教師要重視微課的應用,努力克服制作技術、制作質量等問題,將微課高效的應用到教學活動中,保證法學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測評教學與移動教學的切實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爽.開放教育引進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J].教育界,2016(6):94.
[2]沙春羽,徐松.開放教育法學教學中微課應用策略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