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桂芳
摘 要:課外作業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實踐,還是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必須的訓練環節。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設計課外作業,是英語教師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任務。本文圍繞英語作業設計中的層次性、實踐性、創信息展開闡述,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英語教學 作業設計 原則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1
作業是英語課堂教學環節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學生深化并延展教材知識的途徑,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設計英語作業時,應根據新課標要求,以培養學生能力為出發點,以提升學生素養為前提,從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為根本,要用心設計英語作業。教師要變化英語作業類型,布置的英語作業內容要有趣味性。教師要優化英語作業的設計,體現作業的趣味性、多元化、創新性。
一、英語作業設計要有層次性
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時,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及學習能力、基礎等,根據學生不同情況,設計有層次、梯度的作業,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讓他們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完成作業,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1.層次性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學習能力: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布置作業時,注重鞏固和積累基礎知識;基礎較好的學生,作業應注重訓練其英語的運用能力。學完“Seasons”后,教師作業設計:要求部分學生記住本課的單詞season、spring、summer、autumn、winte,短語:put on、take off,學生能讀懂文中的重點句型;部分學生借助圖片,用英語描述圖片中的內容;學習能力好的學生根據一年四季不同季節的特點寫一篇小短文。這樣設計作業,避免了“一刀切”現象,讓不能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2.自主選擇
教師設計作業時,讓學生自己選擇。可以布置多種類型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
“China”一課時,教師將設計不同類型的作業:讀熟、記住單詞,并繪制單詞卡片;運用學過的知識,同學合作用英語交流;假如你是一名導游,介紹“Famous places in China”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查資料并根據教材內容,有的學生完成了一項作業,有的學生完成三項,他們在作業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設計假期作業:“What do they look like?”學生是這樣寫的:My grandfather has white hair.My grandmother has white hair,too.My parents and I have black hair.We all have black eyes.并繪制圖畫說明;布置“What do they like to do?”可以用“he/she likes to…”句型描述;把“China、Canada、The U.S.The U.K. Australia”這幾個國家用你喜歡的方式進行描述。或者做一張假期英語賀卡。送給同學、家人、老師等。作業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學生做作業的同時感到快樂。
二、英語作業設計要有實踐性
讓學生在說、唱、畫、寫等活動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鞏固所學的知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淡化學生對“作業”的認知,激發其作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1.“說”作業
布置“說”英語作業,訓練學生“說”的能力。可以聽英語教材錄音,讓學生模仿并進行錄音,這也是一種形式的作業,學生反復聽讀錄音,并不厭其煩地跟讀,學生經過長期的訓練,英語聽讀能力有所提高。
2.“找”作業
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尋找英語,培養他們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教師應引導學生摘抄生活中的一些英文單詞或短語、簡單的句子等,還有一些英文字母縮寫以及一些英語名人名言。引導學生將與英語有關的資料、信息收集起來,可以進行班級交流、評比。
3.張揚個性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及特長,結合繪畫、手工等元素來完成一些英語作業,在此過程中運用英語,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喜歡畫畫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畫”作業,激發他們的思維。學習了身體各部位及顏色、動物名稱的單詞后,教師布置學生畫一畫,并用英語加以表述。擅長動手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做”作業,制作各種名片、賀卡等,運用所學的英語加以裝飾,學生在動手的同時提升自己運用英語的能力。
三、英語作業設計要有創新性
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英語知識,經過改編、說唱等形式再現、延伸、創新教材內容,也可以整理、剪貼、展評與教材內容有關的圖文資料,編輯英語手抄報,或根據課文對話、故事進行繪畫、編曲創作等。
1.創編歌曲
英語教材中有許多chant和song,有利于加快學生對句型和單詞的掌握,吟唱過程中鞏固教材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引導學生把英語單詞或教材中的重點句型改編一下,把直觀的語言轉化為節奏感很強的音樂。
2.創編英語報刊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掌握和運用英語的程度,讓他們編輯英語墻報和一些英語小報刊。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想方設法查資料、繪畫、設計、策劃,這樣既可以培養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又鍛煉了綜合運用的能力。
3.編寫故事
在教學了一些動物單詞后,教師我讓學生自己繪圖講故事,描述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學生急于表現自己,大顯身手,有的畫畫得好,有的制作精美,有的書寫得漂亮,我發現很多同學都是用心在做。
總之,教師要重視作業的設計,作業設計要圍繞教材內容,具有延展性、探索性和創新性的問題,讓學生在作業中提高,在作業中掌握技能,在作業中形成能力,在作業中發展思維。學生通過作業練習,提高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所學英語知識的綜合能力,發展個性,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掌握適合于自己的多種學習策略,為自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聶愛萍.差異與精選:英語作業的兩大“基點”——初中英語分層精選作業的策略研究[J].英語廣場,2018(06):166-167.
[2]陶潔.運用智慧教學手段,優化初中英語教學[J].英語教師,2018,18(08):93-95.
[3]李明遠.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有效性芻議[J].教育參考,2016(01):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