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科明 高軍奎
摘 要:語文學科的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說十分重要,而閱讀又是語文學科的基礎,應當予以重視。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閱讀的地位也隨之加強。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本文以初中生為考察對象,詳細分析了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以期提出了有效的對策,最終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 語文 閱讀 教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1
閱讀,一般來說是一種過程,即從文字中獲取可以對讀者的思想產生一定影響的信息,閱讀對人意志品質的培養有著極高的重要性。如今,正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學會閱讀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獲取理論知識,而且還能開闊他們的視野??梢哉f,閱讀是每個青少年必備的學習技能。而對于我們考察的對象——初中生而言,他們接受過一定時期的教育,擁有了閱讀的基礎。對于他們的閱讀要求,就有著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應當加強對于學生的指導,引導學生理解更深層次的閱讀文章內容,進而提高他們鑒賞文章的能力,對于其綜合閱讀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有相當一部分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堂氛圍較為古板。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一些語文教師大多從形式的角度分析文章內容。通過簡答題的形式,要求學生相關問題的答案,如文章的寫作結構如何、段落大意、文章線索等。而在引領學生進一步對文章進行鑒賞的方面,沒有進行很深入的引導。長久以往下來,學生不清楚文字背后的真正含義,相應的就不可能產生自己的理解。如此的閱讀教學模式,對于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嚴重的影響。其所產生的相關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感知文章的能力有所欠缺,對閱讀的學習興趣不高
當前,有相當一部分的初中生把語文閱讀看成是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絆腳石,閱讀文章通常也都是為了完成任務,往往會敷衍了事。當他們在閱讀中碰到棘手的問題時,時常會喪失進行閱讀的信心,漸漸地學生也會越來越排斥語文閱讀,失去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閱讀感知能力就又有所欠缺,整體能力不強。
2.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主旨把握上存在問題
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讓學生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后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回答給出的問題。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出于對課堂效率的考慮,思考討論環節大多是流于形式,甚至被忽視。長此以往下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就得不到鍛煉,更不用說提高其閱讀鑒賞能力。
3.學生的閱讀時間較少,沒有形成正確的閱讀觀念
眾所周知,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唯分數論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閱讀時間較少,無法更多更廣泛地進行閱讀,這勢必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也對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產生不利影響。鑒于此,增加學生閱讀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非常必要。
二、增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具體對策
針對目前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作為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應當結合新時期的新要求,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為根本,不斷創新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與建議。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預習環節,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整體的感知能力
在整個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預習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同時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點,進而在聽課過程中就會更愿意參與到課堂中去。此時,語文教師的引導才會發揮出更理想的效果。可見,預習的環節,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文章的整體感知。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師來說,應當在此過程中給予合理的引導。
首先,在布置預習任務階段,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與閱讀能力為基礎,不可揠苗助長;其次,要明確預習內容,使學生更加清楚預習的方向,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最后,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培養適合自己的預習方法,并為課堂學習打下良好的奠定基礎。
2.進行詳細的文本解讀,增強學生的理解鑒賞力
一般來說,提升閱讀鑒賞力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的。這樣,就要求語文教師需要在帶領學生解讀文本方面下功夫。具體來說,語文教師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工作:首先,提高教師自身的閱讀水平,提高教學業務能力。語文教師應當能根據不同的文章、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其次,應當鼓勵學生進行高質量閱讀,避免形成教條式的思維模式。最后,語文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知識儲備量,在此基礎上合理選擇閱讀的材料,著重加強理解鑒賞力的培養。
3.豐富閱讀資源,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要想提高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以及大量的閱讀量。作為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師來說,應當為學生甄別與推薦更為優質的閱讀資源,讓學生在長期的培養中加強自身閱讀能力的提高。具體來說,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主題閱讀。通過一個主題的設定,并圍繞這個主題選取相關的閱讀材料,充分利用閱讀角等活動,讓學生們進行討論與交流,共同分享交流閱讀的成果。這樣教學模式,既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面,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對于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在學生各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作用。作為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師來說,應當重視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同時,相關教師還應當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善于總結經驗與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式與方法,最終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燕玲.論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8(05).
[2]于紅梅.芻議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中國校外教育,2018(01).
[3]王惠卿.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考試周刊,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