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雨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藝術教育在高校中也愈發普及,特別是舞蹈形體訓練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因此,筆者結合工作實踐,闡述了舞蹈形體訓練教學的重要性和作用,然后分析了具體的教學措施,旨在促進舞蹈形體訓練教學水平。
關鍵詞:舞蹈形體訓練教學 重要性 藝術修養 形體塑造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8-0136-02
作為高校舞蹈的主要傳播途徑,舞蹈教學具有深遠意義,既可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塑造完美身形,又能夠提高學生對藝術的審美能力。舞蹈是藝術的具體表現形式,同時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舞蹈教學不只是為了動作優美,還能夠切實幫助學生全面發展。高校舞蹈教學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形體訓練,在塑造學生形體的同時也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陶冶他們的情操。
一、高校舞蹈形體訓練教學對學生藝術修養和形體塑造的重要性分析
1.可以提高學生的形體美和內在美
首先,高校舞蹈形體訓練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塑造美好的形體,協調他們的身體姿態,提升他們胳膊、大腿、軀干等部位的柔韌性,從而使之能夠達到平衡,確保形體得到規范,形體塑造水平得到提升。形體舞蹈訓練主要是以人體形體特征為依據,然后強化身體訓練,通過拉伸身體肌肉,使身體線條勻稱發展,指導學生從細節方面提升動作的協調性。這當中的主要內容有把桿訓練、基本姿勢訓練等,與此同時也會導入訓練技巧以及民族舞蹈風格,拓寬學生的舞蹈知識層面。其次,舞蹈形體訓練教學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也就是提高他們的內在美,形體訓練既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格,幫助他們塑造優美的形體,使他們能夠以更好的態度學習,對舞蹈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舞蹈形體訓練有具體目標和要求,對每個動作都有科學的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的敏捷性,使他們動作和節奏更協調,充分表現出應有的美感。通過練習以及熏陶,學生不但能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行為,而且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讓自己更具藝術氣質。
2.可以鍛煉學生的耐心和毅力
舞蹈形體訓練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有堅韌的毅力,這是短時間內看不出來的,如果學生只是新鮮幾天,那么肯定提高不了藝術修養和形體塑造。所以,進行舞蹈形體訓練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可以鍛煉學生的耐心和毅力,讓他們明白凡事都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只有堅持訓練,才能塑造好的形體,只有付出,才有回報。另外,舞蹈形體訓練對學生身體素質有很高的要求,基本的柔韌性和靈活性一定要有,這是完成一些特定動作的基礎。因此,教師會指導學生進行相關方面的動作練習,這就需要學生做好長期鍛煉的準備,在練習柔韌性和靈活性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提高對舞蹈教學的認知,鍛煉自己的毅力,確保舞蹈形體訓練教學有所收獲。
3.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格
高校大學生不同于中學生和小學生,他們具備了健全的心智,該階段正是他們人生的轉折點,加上現代社會網絡信息化的普及,學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這個時候就要為他們樹立正面形象,防止他們走“彎路”。高校大學生面臨的不僅是學業方面的壓力,更多的是就業壓力和對自己未來發展的擔心,此時他們的心理比較復雜,而且情緒也容易產生較大的波動,害怕自己不能勝任相關專業的工作,不想面對社會,想在大學的“象牙塔”一直待下去,這樣的心理很容易引發一些問題。而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程可以為學生減壓,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格,敢于直面社會和未來,擺正自己的位置,冷靜面對和處理遇到的事情。最常見的就是,學生如果有壓力,教師可以通過舞蹈和音樂欣賞的方式讓學生放松心情,通過舞蹈訓練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當處在寬敞明亮的訓練場上盡情地揮灑汗水時,所有的不愉快和壓力都會煙消云散。舞蹈可以及時調整心態,釋放壓力。不僅如此,舞蹈形體訓練教學傾向美學教育,會幫助學生提高藝術修養,塑造健全的人格,這對學生以后發展都十分有利。
二、高校舞蹈形體訓練教學對學生藝術修養和形體塑造的作用
1.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舞蹈動作
學生要想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舞蹈動作,必須加強舞蹈形體訓練,只有基礎動作扎實,才能控制好舞蹈動作。此時是學生學好舞蹈的開始階段,打好基礎,才可以作出更標準的舞蹈動作,協調好身體各部分組織,提高身體柔韌性,增強身體力量。此外,開展舞蹈形體訓練,對學生的耐力、平衡力、毅力也是一種考驗,尤其是慢動作的訓練,可以有效延伸學生的肌肉,使他們更容易掌握舞蹈的動作細節,從開始就養成科學的舞蹈學習觀念。
2.使學生的身體更具柔韌性
首先,舞蹈形體訓練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也會提高他們的身體柔韌性,因為舞蹈形體訓練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行為體態,讓學生的身形更好,把形體訓練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其次,通過舞蹈形體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會更好,身體的柔韌性更強,在做動作的時候有足夠的力量。這種訓練為學生以后參加工作奠定身體基礎,使他們不至于在壓力下身心疲憊,因為有些舞蹈動作是比較難的,學生身體的柔韌性達標才不會受傷。再次,學生身體柔韌性的保持是要堅持長期訓練的,主要包括直、立、開、繃,舞蹈體形訓練可以使學生的形體勻稱發展,讓學生在形體上更有信心。經過長期的舞蹈基礎訓練,學生可以顯著拉長腿部以及手部上的線條,保持自己的臀線更美,而且舞蹈訓練中的拉伸訓練可以拉長學生的胸部肌肉線條和背部肌肉線條,確保學生的身材更挺拔。
3.規范學生的舞蹈動作
舞蹈形體訓練可以有效規范學生的舞蹈動作,使之更準確。舞蹈基本功的訓練不僅幫助學生塑造身形,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反應能力,讓他們的動作看起來更協調、更優美,也讓他們能夠適應和完成更高難度的動作。在開展舞蹈形體訓練課程的時候,教師通常都會告訴學生相關方面的動作要求,比如動作的幅度大小、空間、方向等,只有動作準確,才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出應有的舞蹈美,同時這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細節管理,讓自己的舞蹈精益求精。舞蹈形體訓練教學使學生的舞蹈動作更協調、更準確,對學生舞蹈成績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4.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
高校學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身體多是處于亞健康狀態,在形體變化的關鍵時期接受舞蹈形體訓練,既可以管理自己的身材,也讓自己的身體擺脫亞健康的困擾。眾所周知,科學的運動可以鍛煉人的心肺功能,促進人的血液循環,在此過程中心率也會正常上升,這就增加了大腦的供血量,可以使學生的記憶力提高,減輕學生的腦部疲勞,讓學生大腦時刻保持清醒,及時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作出反應,提高大腦自身調節能力,保證身體各項機能正常。
三、高校舞蹈形體訓練教學對學生藝術修養和形體塑造的措施
1.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從目前來看,關于舞蹈形體訓練的課程和內容是比較多的,可供選擇的范圍也比較大,但需要考慮的是學生的舞蹈基礎,有很多學生在這方面是零基礎,對他們而言學習難度是很高的,如果意志力不堅定,很容易就會產生抵觸心理。教師要想改善這樣的情況,就必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以學生的興趣為主,盡可能滿足學生不同的舞蹈教學需求,只要對學生有吸引力,剩下的工作開展起來才會事半功倍。現代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對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更高,加之科技的進步,網絡的普及,學生接觸到的信息量越來越大,這使得他們的興趣更加廣泛,這時候課程安排就可以依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比如像爵士、國標、拉丁等,這些舞蹈種類都比較大眾化,練習起來也容易見效,當學生進步后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2.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分層次教學
鑒于學生的受教育背景不同,學習基礎有很大差異,而且學生的身體條件各不相同,這些客觀存在的因素也會影響學生學習舞蹈的效果,因此,教師務必做好分層次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因材施教。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多和學生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提高對他們的關注度,確保學生的主體性,切實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進而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動作學習中,促進自身形體和藝術修養的雙提升。另外,因材施教原則也保證了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可以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提升。
3.提高對基礎知識教學的重視
舞蹈來源于生活,種類具有多樣化,不同的舞蹈所代表的文化和背景也是各具特色的,那么其舞蹈動作也會和相應的地域風格有關。基于此,教師在進行舞蹈形體訓練教學時,要夯實學生的舞蹈基礎知識,讓學生知道不同舞蹈所賦予的內涵,能夠從深層次方面表達出舞蹈蘊含的內容。這樣也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豐富了學生編排舞蹈動作的想象力,有效提高他們的藝術審美和修養。
4.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舞蹈都是具有節奏感的,形體訓練中要重視對學生節奏感方面的培養,引導學生在相應的節奏中表演舞蹈,根據節奏把握舞蹈動作,使之看起來更優美,讓人們感受到藝術氣息,加深學生的審美體驗,幫助他們快速塑造形體。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社會的進步,新課改的實施,素質教育被更多的人認可,這也為高校舞蹈教學提供了條件,高校舞蹈形體訓練教學對學生藝術修養和形體塑造都發揮了應有作用,作為舞蹈教師,要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為提升舞蹈形體訓練教學水平建言獻策。
參考文獻:
[1]張莉.在舞蹈教學中通過強化形體訓練以提高藝術修養和形體塑造[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理論,2013(1):73-73.
[2]劉呈成.形體舞蹈教學對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思考[J].戲劇之家,2018(7).
[3]陳芳.體育舞蹈對大學生形體美的塑造的作用分析[J].現代婦女(下旬),2014(10):337-337.
[4]張瀟云.論體育舞蹈對大學生形體美的塑造[J].運動,2016(23):96-97.
[5]周洪箭.分析高校舞蹈形體訓練教學對學生藝術修養及形體塑造的作用[J].散文百家,2018(6).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