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清
摘要:“校本研修”是學校發展的內在動力,本文以如何設計構建有效的校本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圍繞健全制度、深度學習、精展課堂三方面內容,結合實踐與感悟作以詳細闡述,希望校本研修可以為新課改注入源源的清泉活水,助力教師幸福成長。
關鍵詞:校本研修 教師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7-0146-02
感悟“校本研修”,每一次學習后都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它基于學校,以校為本。以提高教師的專業修養水平為目的,以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和優化學生成長環境為內容,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為主要形式,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習型組織為交流平臺,在專業人士咨詢指導和專業信息的引導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研究性學習和實踐鍛煉,促進教師自主成長的一種教師繼續教育方式。那么,如何設計構建有效的校本課題研究,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助力,成為我的思考與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健全制度是校本研修的有力保障
以制度做保障,切實促進師生的發展。校本研修的順利進行,需要建立健全各項完整的規章制度,且要不斷完善、修正,日益規范,以保證研修過程有據可依。
首先,學校開展具體工作前需統籌規劃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如:學習制度、培訓制度、獎懲制度等。將研修制度化管理,保證學校開展的各項校本研修活動有布置、有檢查、有總結,以此約束和促進所有參與研修人員的思想與行動,利用完善制度,促進任務落實。
其次,優秀的研修團隊需要有智慧的引領與協助。成立校本研修領導小組必不可少。明確分工與職責,合理分配,發揮所長,傾其所能、盡其所有。有效地將校本研修與常規工作有機融合,將教學、管理、培訓等因素交融、滲透為一體,引領教師立足校本,深入研究,為教師開展好教研活動搭建平臺,不斷推進校本研修工作的扎實開展。巧用管理機制,獲取研修保障。
最后,要綜合考量參與研修人員的個人情況、任教學科、學年等實際情況,有效地組織和開展豐富的教科研活動。組建優秀的研修團隊,充分發揮團隊中名優骨干教師的示范帶動和引領作用,立足實踐,從問題入手,將常規教育教學等領域中發現的棘手問題作為團隊的研修主題,集思廣益,以切實可行的措施組織開展各種研修活動。發揮團隊效應,尋求問題出口。
二、深度學習令校本研修厚積薄發
學校要秉持“一切為了教師的發展”的目標,為教師的自我研修、學習提高、能力展現搭建寬闊的平臺。要不斷喚醒、促進教師的學習力,令其充分認識到這不僅是份義務,更是責任和權利。學校要幫助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學習新知,鉆研業務,掌握新技能,提高新能力。最終讓教師們能夠合理運用已有知識,通過自身不懈學習、探索、反思、研究,建構個人化教學知識體系。
(1)集中學習。在專業成長方面,應重視對教師專業理論的培養。組織參與多元培訓是有力途徑?!耙詴鵀榘?, 且思且行”參與共讀交流,學校每年都提供全校教師共讀書目,如:《陶行知》《學生第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朱永新全集》等專業書籍,利用假期品讀。教師讀書積累,隨時記下讀書感悟,以便開學時在“閱書·悅心,雅韻清揚”讀書交流會上分享閱讀的快樂。與兄弟捆綁校共同聆聽專家講座,共同思考解決教學中的難題;借力先進的網絡資源看視頻資源、直播在線課堂等,專家理論指導、名師課堂引路,直觀、生動,理論聯系實際,豐富閱歷的同時,能夠向教師傳播新知識、新理念、新觀念、新成果、新信息,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課堂觀、教學觀、學生觀、教師觀。此外,結合上級部門定期開展的“國培”“省培”項目,組織認真學習、交流互動,讓專業的引領,帶動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有更多的思考、思辨和行動。
(2)共同備課。教師的備課不能靠單打獨斗,那樣只會如同井底之蛙,難以作為。要遵循“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開展有效備課。強化紀律,嚴格遵守備課程序。以自然工作坊為單位,每周指定時間,集中到指定教室進行校內集中備課。備課組長作為中心發言人,對新學期的教學內容進行整體規劃,細致研討自然工作坊內學科教研活動,確定本學期重點研究內容。結合開學大講堂上相關內容及《課程標準》中對本年段提出的具體要求,制訂出具體的教學目標。針對每周授課內容,共同進行詳細的教學目標制訂和教材分析。為了備課能實質有效,學校研修領導小組責任劃分分頭行動,全程深入到各自然工作坊的備課現場,與老師們一起討論備課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并積極協調、解決,給出建設性意見,分享彼此的智慧,分享研討的快樂!通過提高備課效率,為課堂提質!
(3)反思提升。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教師的成長和發展第一步,就在于自身的反思,反思即教師成長的必修課!一是自主工作勤反思。在結束一天的教育教學工作后,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記下實踐中的心得體會,勤于積累,撰寫教育教學行動研究案例或教學反思,善于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找出不足之處,并能夠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尋求解決辦法。二是對比學習善反思。把握機會積極參與各級各類學習活動,通過觀摩學習、交流研討,對比發現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在內心產生強烈的改進自身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的愿望。再通過對優秀教學行為的效仿、借鑒,吸取他們的教學長處和優秀品質,不斷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并結合教學實際,大膽實踐、勇于創新。
三、精展課堂讓校本研修大放異彩
將校本研修的主方向定位于 “生本課堂”,以生為本、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在生本課堂理論指導下,依托團隊的力量潛心實踐探索,學校以“多元的適性教育”為突破口,開展豐富多彩的適性課程,多元、多層、扎實、有序地開展校本研修活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精湛個人教學技藝、精彩展現教學風采,穩步提升教學品質!
(1)合力校本教研。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搞好教研工作。充分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理念,學校組織教師全體任課教師利用假期有效學習,并集中考核測評。為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校統籌各學科開展小課題研究,融合每學期的“一周一課一研一精品”主題活動深入研究,有效解決教學實際問題。學校要求各個教研團隊圍繞主題,結合學年學科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各口領導嚴格把關,確保專題研究的科學性、可行性、實用性,全校上下在教研常態,形成合力攻克難題。
(2)借力區域研修。多年來作為吉林市百年名校、大學區捆綁校的領頭羊、多個學科研修基地校……需緊密聯系市、區各科教研員專業人士的專業指導。學校始終為青年教師搭臺子展風采,在各教研員的有效引領下,梯隊式培養,踐行新理念,傳承好習慣,努力發揮區域內龍頭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聯手兄弟學校共研、共贏、共進。
(3)協力家?;?。學校辦得好不好,教師課上得好不好……許多問題需要得到社會及家長們的認可!那么,增進家?;印⒓訌婋p向交流顯得尤為重要。開放學校管理、開放課堂教學、開放主題活動,把家長請進校園分享成果十分必要。感受校園文化熏陶、感受課堂教學的魅力、感受多彩活動樂趣……開放互動,讓學校與家長走得更近,讓家人間的對話更直接,充分的肯定、合理化的建議,讓學校攜手家長成長一家人,變得更親,發展得更好!
加速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建設,校本研修是教師專業成長必經之路。立足校本,穩扎穩打,我們相信校本研修必將為新課改注入源源的清泉活水,必將助力教師在專業發展道路上幸福成長。
參考文獻:
[1]朱夢娜.深化“三自”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成長[J].華夏教師,2017(24).
[2]張范輝.校本研修走向務實有效的五個視角[J].中小學管理,2018(4).
[3]賀淵.校本研修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片沃土[J].貴州教育,2014(6).
[4]曹海永.觀課“變臉”:教師成長視野下的校本研修[J].江蘇教育,2014(19).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