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
【摘要】目的:腦梗死溶栓后合并腦出血病人的護理。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4例腦梗死溶栓后合并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7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生活質量、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以及抑郁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較短,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較高,并發癥發生率和抑郁評分較低,上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推行,能夠改善腦梗死溶栓后合并腦出血病人的護理質量,并控制并發癥。
【關鍵詞】腦梗死溶栓;腦出血;生活質量;抑郁評分
【中圖分類號】R82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057-01
前言:腦出血是腦卒中的一種,一般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癥狀,是腦梗死溶栓后的并發癥之一。腦出血未得到及時干預可致死,預后也不理想,影響患者運動、語言等方面功能。分析指出常規護理模式存在不足,無法滿足腦梗死溶栓后合并腦出血病人的護理要求,我院就可行護理方式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腦梗死溶栓后合并腦出血患者中,選取9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7例。對照組47例患者,男27例,女20例,年齡45-74歲,平均(58.3±3.7)歲。觀察組47例患者,男26例,女21例,年齡46-76歲,平均年齡(58.5±3.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患者和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給予相同的基礎治療,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干預。擬定病情跟蹤、復健指導、心理疏導三項措施。
①病情跟蹤,腦出血帶有起病急的基本特點,治療后,患者情緒波動、不良習慣和行為仍有可能導致復發、惡化。我院護理人員為所有患者建立規范化信息檔案,每d與患者和專職護士進行一次交流,將患者病情更新于檔案中。要求實時對患者的血壓指標、心率指標、血氧飽和度等進行監測,其中血壓為重點指標,如患者收縮壓高于145mmHg,或舒張壓高于95mmHg,均應考慮通過藥物進行降壓,并繼續進行跟蹤,直到患者血壓恢復、接近正常水平。②復健指導。復健指導的基本原則為,結合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擬定針對性的遞進式指導計劃。此外給予范圍性基礎指導。如患者發病后累積運動能力,可擬定三期計劃,第一期為床周指導,要求每d早晚多取坐位、站位,活動下肢各處關節、按摩肌肉。第二期為室內活動,借助工具緩慢行走至微感疲憊,可于日間多次進行練習。第三期為室外活動,可在不借助工具的情況下,沿樓梯上下行走,或早晚進行20-30分鐘散步,恢復、保持肌肉的運動記憶。其他指導工作遵循相同原則,范圍性基礎指導包括飲食、行為等。③心理疏導。腦梗死溶栓后合并腦出血,導致患者受到疾病的反復困擾,其心理和情緒上容易失控,可能導致病情加重、依從性下降等問題。心理疏導強調結合患者病因、病情特點具體開展。如患者因飲食因素導致血流動力異常、血脂異常最終發病,可建議其限制飲食,并以語言進行疏導,告知患者過猶不及、物極必反的道理。同時,要求護理人員提供微笑服務,積極與患者和家屬交流,保持理想的護患關系作為心理疏導的基礎。
調查以t檢驗計量資料,以X2檢驗計數資料,以SpSS21.0進行數據分析。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生活質量、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以及抑郁評分。生活質量以SF-36量表調查(出院3個月隨訪獲取),并發癥包括感染、壓瘡、抑郁等。抑郁評分以SDS量表調查。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和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高,并發癥發生率較低,見表1:
2.2 兩組住院時間、生活質量、抑郁評分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較短,抑郁評分較低,生活質量較高,見表2:
3 討論
腦出血即出血性卒中,因腦梗死溶栓導致的腦出血,病情多較為輕微,且能夠得到察覺,對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脅較小,但由于腦出血預后并無保障,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依然突出。有學者分析指出,情緒波動、不良習慣均能夠導致腦出血癥狀惡化、復發,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0%-20%[1]。也有學者分析指出,常規護理難以兼顧各項細節,可能導致并發癥發生率增加、護理滿意度下降[2]。我院針對患者特點以及常規護理的不足,擬定了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通過病情跟蹤實時收集患者病情變化特點,并針對性進行并發癥的預防。復健指導著眼預后,以遞進方式保證患者機體功能能夠逐步恢復。心理疏導既能控制當前患者病情,也有助于患者積極心態的保持,提升院外生活質量。三項措施相互獨立,綜合推行的情況下則能進一步發揮作用。結果上看,在治療方案相同的情況下,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平均為(7.4±2.3)d、并發癥發生率為8.51%,較對照組的(9.5±2.6)d和19.15%更為理想,同時,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分、抑郁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76.4±6.1)分、(18.2±1.7)分、95.74%,較對照組的(86.5±7.6)分、(29.1±2.2)%、74.47%更具優勢。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推行,能夠改善腦梗死溶栓后合并腦出血病人的護理質量,并控制并發癥、負性情緒,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邢紅麗.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后癥狀性腦出血的危險因素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0):188.
[2] 于正.腦梗死患者溶栓治療后引發腦出血的因素及凝血指標的變化[J].血栓與止血學,2018,24(04):6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