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晶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心理護理以及健康宣教的應用對直腸癌患者癌性疼痛與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6年4月-2018年9月間入院接受治療的60例直腸癌患者為對象,分組護理,各3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增加實施心理干預以及健康宣教,比較護理效果。 結果: 對比兩組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以及VAS疼痛評分,差異無意義(P>0.05)。護理后比較則顯示均有明顯差異,觀察組更優(P<0.05)。 結論: 增加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以及健康宣教有助于減輕直腸癌患者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痛苦,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心理護理干預;健康宣教;直腸癌;癌性疼痛;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19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204-02
直腸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癌癥類型,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是日本以及東歐。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加,直腸癌發生幾率也有明顯上升。直腸癌不僅會為患者造成癌性疼痛,而且直腸癌患者患病后多需要接受結腸造口治療,但該療法會改變患者的排便方式且會伴隨終生,對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為減輕患者痛苦,在患者治療期間為其提供優質的服務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程度十分重要。此次研究將選擇2016年4月-2018年9月間入院接受治療的60例直腸癌患者為對象,通過分組護理的方式來研究心理護理以及健康宣教的應用對直腸癌患者癌性疼痛與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做以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6年4月-2018年9月間入院接受治療的60例直腸癌患者為對象,分組護理,各30例。所有患者均確診為直腸癌,均無意識障礙或精神疾病,均未自愿參與研究。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齡:34-71歲,平均年齡為(53.2±3.4)歲。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為(53.3±3.7)歲。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服務,如遵醫囑用藥、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測、注意事項告知等等。觀察組則增加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以及健康宣教,具體如下:①健康教育,在為患者進行個體化宣教前,通過講座、病室內宣教、播放相關影片、發放健康手冊等進行大范圍基礎宣教。之后對患者基礎知識了解情況進行調查,依據調查結果制定個體化宣教方案,強化患者理解不足的部分,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促使患者正確認識到遵醫囑用藥的必要性以及積極意義,以便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確保診療以及護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對患者進行飲食方面知識的宣教,促使其了解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對疾病治療效果以及預后康復質量的影響,叮囑患者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熱量以及蛋白質的食物,確保飲食多樣化,提高患者抵抗力。
②心理干預: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鼓勵其積極與疾病斗爭。依據不同患者負面情緒引發原因的不同實施針對性疏導,促使患者心態平和。護理人員要多關心患者,主動了解患者需求,促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多給予耐心與幫助,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另外護理人員也要采取轉移注意力法來幫助患者減輕壓力,放松神經,降低其對疼痛的關注度,如可為患者播放幽默視頻、聽輕柔舒緩的音樂等等。與患者家屬保持良好溝通,促使其可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從而確保患肢以盡可能穩定且平和的心態接受治療及護理。
1.3 觀察指標
①生活質量評分標準[2]:以SF-36量表調查,表中設題目36道,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越理想。②VAS評分[2]:以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進行癌性疼痛評價,取尺子均分為10份,標0-10分,疼痛程度隨分值增加而上升,由患者自行選擇。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文中兩組涉及數據進行計算,數據表現形式為計數資料以及計量資料,分別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護理前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以及VAS評分,結果顯示護理前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比較則以觀察組更優(P<0.05),見表1。
3 討論
癌性疼痛多因腫瘤所引起。癌性疼痛是癌癥病患的主要癥狀,癌性疼痛的出現不僅會影響患者情緒,同時也會為患者帶來較大痛苦,甚至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抵觸治療的情況,不利于治療及護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多數患者對癌癥的認知存在偏差,曾有研究調查發現大多數患者認為患癌后治愈率極低,因此多會選擇放棄治療[3]。直腸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癌癥類型,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早期直腸癌多可以通過臨床治療達到治愈的效果。因此在治療期間為提高患者的診療依從性,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其生活質量,積極予以實施優質的護理服務十分重要。健康宣教是指通過種種干預對策來提高患者對自身所患疾病的正確認知,從而提高其診療依從性。心理干預則是通過種種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來改善患者自身情緒,幫助患者建立積極治療的信心,轉移其對疼痛的關注度,從而減輕疼痛感受。此次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VAS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證明心理護理干預以及健康教育的應用具有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增加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以及健康宣教有助于減輕直腸癌患者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痛苦,應用價值較高,臨床值得加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平,方雪琴,曾敏.綜合性心理護理對直腸癌造口患者化療期間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探析[J].當代醫學,2018,24(30):111-113.
[2] 廖麗華.心理護理對直腸癌術后患者心理狀態治療依從性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8):271.
[3] 葉維林,郝改艷.個體化健康教育改善直腸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