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摘 要:德育工作是一項重要的育人工作,將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有助于學校完成教育工作計劃,將有助于貫徹國家教育理念,培養更多合格人才。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時的穿插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獨特藝術魅力的同時,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關鍵詞:德育;學校德育
一、淺析德育
何為德育?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說:“德育為一切教育之本”。自古至今,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德育的教育意義,從奴隸社會的“三德”“三行”,到封建社會的“三綱”“五?!保浇F代毛澤東所提出的:“青年應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再到新時期提出的“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由此可見,德育教育對于國家未來的精神面貌,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有著重大意義。
二、校園開展德育工作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處于這一時期的學生,其人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德育引導,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有助于學校完成各項教育工作
學校教育是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基礎工程,一方面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另一方面承擔著為國家培養棟梁的重擔,因此做好學生的德育引導工作,將有助學生自覺遵守學校各種制度,有助于學校教育工作的完成。
(三)有助于貫徹國家教育理念,培養合格人才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根本,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要求,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保障。
三、音樂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的形式和案例
(一)理想信念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中一直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那么如何引導青少年去實現,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產黨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培養學生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引導他們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例如,二年級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共產兒童團歌》等歌曲,感情真摯、內容深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借此講述革命先烈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勇于斗爭的革命歷史故事。在學習《賣報歌》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學生講述有關聶耳的人物故事,讓學生了解到他為了鼓舞人民的士氣,冒著生命危險創作了國歌,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
(二)價值觀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們的工作指引了前進的方向。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牢牢把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為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覺遵守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
例如,二年級的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土家族歌曲《乃有乃》、五年級藏族歌曲《巴塘連北京》等,我們可以通過對各個民族歌曲的學習和欣賞,帶領學生了解不同民族的特點和風俗習慣,了解少數民族人民的質樸和熱情好客,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團結之情,體會民主、和諧的價值觀。在學習五年級《農家樂》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來嘗試聆聽勞動人民在豐收時的喜悅情感,借以此來培養學生勤勞、敬業的價值觀。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學生加深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學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傳統文化的自信心。
例如,二年級有歌曲《小拜年》,我們可以通過播放傳統春節的視頻來導入,在拓展環節可以讓學生邊唱邊模仿舞龍燈、獅子燈的動作,借以加深對于傳統民間藝術的了解;五年級有大量京劇欣賞作品,例如《京調》,歌詞中的“生旦凈丑、唱念做打”等,這都體現了傳統京劇當中的基本知識,我們可以結合課件或圖片給學生進行講解,此外在學生演唱京劇過程中,我們應更加強調學生們的“精氣神”,通過聽、看、唱、做更好的把我們的國粹表現出來。
(四)生態文明教育
生態文明建設一直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之一。人類作為大自然中的一員,更應該做到保護自然、欣賞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因此教學中我們可以穿插有關于自然生態環境的知識,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環境的美好,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幫助學生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發展理念。
例如,五年級歌曲《田野在召喚》,歌曲的節奏活潑,給人們帶來了非常清新的感受,讓學生在歌唱中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時我們可以借此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熱愛身邊的一草一木,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美好品質。
(五)心理健康教育
中國學生核心素養提出,學生應該具有“健康生活”的素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開展認識自我、尊重生命、情緒調適以及適應社會生活等心理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增強應對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例如,在欣賞五年級音樂作品《溪邊景色》時,我們可以在課程中給學生講解有關貝多芬人物故事,讓學生了解到貝多芬在經歷了各種磨難后,耳朵失聰的他仍然還可以創作出大量優秀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學習貝多芬身上的哪種不畏磨難、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
(作者單位:濟南市歷下區盛景小學,山東 濟南 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