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文睿
摘 要:本文針對伊利、蒙牛、光明以及三元集團四家乳制品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報酬率以及每股收益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利用政策、優化管理架構、關注食品安全等建議。
關鍵詞:乳制品;企業;盈利能力
一、研究背景
激烈的市場競爭一直伴隨著我國乳制品行業的飛速發展,從未停止。人們在現代生活水品提高的同時,也提升了對鮮奶等乳制品的要求標準和需求體量。2017年,乳制品行業呈現出收入弱復蘇的態勢,產量達到近三萬噸,同比增長約5%。近幾年,在國內強調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費觀念的提升,對高端乳制品及生產企業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挑戰。因此,展開乳制品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文以伊利、蒙牛、光明以及三元集團這四個上市公司作為切入點,從這些企業往年的年報數據入手,從指標角度分析公司的商品生產經營盈利能力、資源利用效率和投資者獲利能力,并給出相應建議,以期為今后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二、乳制品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與評價指標
(一)分析方法
對乳制品企業進行進行盈利能力的財務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及時發現企業運行中出現的財務問題、革新企業獲得資產的方式、減少負債項目在企業中所占的比例、提升企業償還債務及使公司有效運轉的能力,最終令乳制品企業在市場中獲取的利潤日漸增多。財務分析中最為廣泛應用也是最基本的工具為財務比率分析法,這種方法同時考量了企業財務報表上的幾項重要因素顯示出的數據,并有機選取兩個數據相除得出一個有意義的比率,隨后通過此比率探討企業過去的經營方式是否對企業盈利有促進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財務比率分析法計算簡潔、容易比較,但不能直觀地顯示出市場中的物價變改,從而此方法需要與差額分析法相互配合應用。
(二)評價指標
在前文所述的財務比率分析法中,關于指標的選取標準尚未有明確的定論,在諸多待選指標中,筆者選取了營業收入利潤率等下述四項評價指標,以分析乳制品企業的盈利能力。
1.營業收入利潤率
營業收入利潤率可簡稱為營業利潤率,該項利潤率可由企業在結清所有待償款項后剩余的金額,與同期營業收入的總額相除求得。營業收入利潤率算出后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這個百分比反映的是某個企業獲取利潤的效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獲利能力越強,則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就越高;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獲利能力越弱,則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就越低。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在同行業中的不同公司中差異較大,乳制品企業中,約有二成的企業不能獲得正利潤率。
2.總資產報酬率
總資產報酬率也可稱為資產所得率,該項報酬率可由企業一段時間內未繳稅前獲得的利潤總額與企業資產總額的平均值相除求得。總資產報酬率算出后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這一百分比反應的是某個企業對原有產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即以投入和產出為著眼點,分析企業“以資本創生資本”的能力。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資產運作的能力越強,則企業的總資產報酬率就越高;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資產運作的能力越弱,則企業的總資產報酬率就越低。
3.凈資產報酬率
凈資產報酬率的別稱是凈資產收益率,這一收益率可由企業一段時間內的凈利潤與企業投資者的凈資產的平均值相除求得。凈資產報酬率算出后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這一百分比反應的是某個企業所有投資者在某段時間內獲利的多寡。此項數據在眾多評價企業指標中最為資本所關注,因為凈資產報酬率以企業利用債權人以及投資者為切入點,測定了企業對投資人資產的利用效果。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對凈資產的使用能力越強,則企業的凈資產報酬率就越高;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對凈資產的使用能力越弱,則企業的凈資產報酬率就越低。
4.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可簡寫為英文字母的”EPS”,此項收益具有兩個別稱:其一為每股稅后利潤;其二為每股盈余。每股收益可由企業繳稅后的利潤總額與企業發行的普通股股本總數相除求得。每股收益的作用在于簡化了財務評價體系的做多指標,從綜合層面反映了資產負債表和資產利潤表,較為直觀地給出了股東的潛在收益。
三、伊利、蒙牛、光明及三元乳業的盈利能力分析
(一)營業收入利潤率分析
筆者查看了2013-2017年這五年間,伊利、蒙牛、光明以及三元四家乳制品企業的財務報表。從營業收入利潤率的角度來看,五年內四家乳制品企業的,利潤率都較低,2015年甚至有三家為負數。五年間蒙牛乳業的利潤率保持在5%上下,伊利與光明兩個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有兩年為負數、三年為正數,而三元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則一度下降到了-0.6%。從上述數據來看,蒙牛和伊利兩家乳制品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獲利能力較強,而光明與三元兩家乳制品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獲利能力則較弱。
(二)總資產報酬率分析
從總資產報酬率的角度來看,2013-2017五年間四家企業的兩兩差距較為巨大,以光明和三元兩家企業為例,近五年這兩家企業的總資產報酬率通常浮動于15%-40%之間。其中,光明乳業2013-2017五年間總資產的平均報酬率高達34%。反觀市場占有率較高的伊利與蒙牛兩家企業,總資產報酬率則不甚樂觀,通常浮動于20%上下,且這兩家企業2015年的總資產報酬率均為負數。從上述數據來看,光明和三元兩家乳制品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資產運作能力較強;而蒙牛和伊利兩家乳制品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資產運作能力則相對較弱。
(三)凈資產報酬率分析
筆者在剔除了凈資產報酬率負增長年份的基礎上,對四家企業的凈資產收益能力進行了分析。綜觀四家乳制品企業,蒙牛企業五年內的平均凈資產報酬率最高,但逐年下降,這并不是一個良好的信號;伊利企業五年內凈資產報酬率的變化趨勢不甚穩定,時常上下波動;光明和三元兩家乳制品企業則常年維持較低的報酬率水平。從上述數據來看,乳制品企業的凈資產報酬率收到了較多資本因素的擾動。
(四)每股收益分析
筆者在剔除了每股收益負增長年份的基礎上,對四家企業的每股收益進行了分析。綜觀四家乳制品企業,蒙牛和伊利兩家企業五年來的平均每股收益約為0.6元,這表示兩家公司近年來股東的相對收益較高;而光明和三元兩家企業五年來的平均每股收益則不甚樂觀,光明企業的平均每股收益約為0.3元,三元企業的平均每股收益則更低。從上述數據來看,資本投資蒙牛和伊利兩家企業普通股的獲利較高,投資光明和三元兩家企業普通股的獲利較低。
四、研究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通過對營業收入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報酬率以及每股收益四項指標對四家乳制品企業進行綜合的計算和分析,筆者得出了上述企業盈利能力的相關結論。結論表明,伊利和蒙牛兩家乳制品企業的盈利能力相對同類公司較強;光明乳制品企業的盈利能力一般;三元乳制品企業的盈利能力則較弱。筆者預測,未來的乳制品市場中,企業的盈利能力將多與企業生產產品的安全性掛鉤。
(二)研究展望
依據上述數據分析及所得出的結論,筆者對我國乳制品企業的展望有四:其一為利用國家對乳制品企業的扶植政策,理順自身發展方向;其二為優化企業自身內部的資產管理架構,從而令投資資金的流動速度增長,累積現金流;其三為對成本的把控,乳制品企業應力求令自家公司實現同等盈利額所花費的成本開支低于上一年,以達到開源節流;其四為提高食品安全的標準及意識,同時針對食品安全失控的情況制定應急策略與補救手段,以避免影響企業的營收。
五、總結
近幾年,在國內強調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費觀念的提升,對高端乳制品及生產企業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挑戰。本文以伊利、蒙牛、光明以及三元集團這四個上市公司作為切入點,從這些企業往年的年報數據入手,從指標角度分析營業收入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報酬率以及每股收益,并針對數據分析提出了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1]黃海雁.乳制品企業盈利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2):125-126.
[2]宋溫奇.中國乳品企業盈利能力分析[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7(30):27-27.
[3]任鳳蓮.內蒙古伊利集團盈利能力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7(14):33-35.
[4]李欣雨.蒙牛集團市場結構與盈利能力關系[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4):12-12.
[5]劉曦.光明乳業財務報表分析[J].全國商情,2014(39):76-77.
(作者單位:德州學院,山東 德州 25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