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要求教師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以促進學生個體的終身發展,同時有利于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現階段的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構建和應用、思維的發展以及提升、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等,核心素養的培養,能促使高中生進一步感受到語文學科中包含的文化知識,使他們感受到學科的魅力,最終有利于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以及文化傳承等入手,以更好地培養高中生的語文素養和思維習慣,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為教學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路徑;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他們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不僅教給學生語文知識,還應該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以促使高中生深刻理解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使他們探究古詩詞中優美的意境,現代文中作者情感的真情流露等,從而真正培養起高中生的核心素養,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促使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運用語文知識等。
一、 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
雖說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個人閱歷,但是很多間接經驗還需要借助閱讀素材來獲取,通過閱讀課內外文本,他們能體驗自己沒有過的人生,也能在文章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這有利于引發他們的共鳴。為此,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以幫助高中生建立起自己的語言結構,促使他們掌握多種風格的閱讀文本。
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課文《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馬丁·路德·金,他曾擔任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并在1964年的時候,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那么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的夢想是什么呢?當時美國南部各州的黑人還沒有獲得平等的公民待遇,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鼓勵高中生利用課下時間主動搜集與當時社會背景有關的資料,并使他們進一步了解作者的夢想有多么迫切。而馬丁·路德·金想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呢?這也是文本中重點描述的內容,高中生通過閱讀會對夢想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能使他們感受到這篇著名演講詞的語言魅力,對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
總之,通過閱讀文本的學習,高中生的鑒賞力和創造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這有利于他們心靈的凈化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去感染高中生的情緒,以使他們對閱讀文本產生較強的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二、 寫作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
現階段,很多高中生抵觸寫作,而且他們所選擇的寫作素材比較陳舊,缺乏新意,給人一種千篇一律的感覺。為此,教師可在寫作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以促進高中生語言建構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幫助他們寫出具有個人特色的文章。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部分知識時,這篇文章從倫理學的角度入手,敘述了母愛和父愛的本質,每個孩子都是在父愛和母愛的籠罩下長大的,通過該篇文章的學習,高中生能意識到父愛與母愛的偉大無私,能培養他們孝順父母和懂得感恩等的良好品質。這樣在學完本文之后,教師就可布置學生寫與父愛、母愛等有關的隨堂小作文。關于父愛和母愛類的話題,高中生從小學就開始寫,但是每次寫出來的文章都缺乏新意和真情實感。而隨著核心素養的不斷滲透,高中生應該意識到文章要想先打動別人,必須得先打動自己,并且應該善于觀察,從生活中的小事感受到親情,從而提升他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情感抒發能力等。
總之,教師應該注重在寫作教學中培養高中生的個人情感,以將他們的個人情懷、家國情感等融合在一起,從而深化他們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 文化傳承中核心素養的培養
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實質上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承過程,高中生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感悟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有利于他們把握文化的精髓,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和意識形態等。為此,教師應該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以使高中生在瞬息萬變的社會背景下,牢固把握文化的精髓,并尊重國家的成長歷史。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學習毛澤東主席的《沁園春·長沙》部分知識時,當時的中國正處于革命戰爭中,全國工農運動的形勢比較高漲,毛主席通過這首詞抒發了自己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并發出了改造舊中國的豪言壯語。高中生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就應該保持一種激昂的精神狀態,尤其是在詞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部分,這是詞的敘事核心,只有那些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才能夠做人民的主人。總之,通過該詞的學習,高中生應該意識到就算時代背景變了,但是我們的情懷沒有變,文化的傳承也依然在繼續。
文化傳承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高中生有扎實的文學功底,并有鮮明的個性等,這樣才能把中國文化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在高中生的全面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語文素養,并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包括創設教學情境、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等,以激發高中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教師還應該不斷創新教學內容,畢竟語文課程中的很多知識都是隨時更新的,尤其是隨著網絡化的發展,很多流行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在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以及文化傳承中滲透核心素養之外,還應該注重字詞教學、古詩詞鑒賞中核心元素的滲透等,以更好地為高中生服務。
參考文獻:
[1]姜婷.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養方法[J].漢字文化,2018(22):54-55.
[2]榮曉燕.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1):74-76.
作者簡介:
王其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