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要分為保護和激發兩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本文從這兩個過程出發,論述了在各階段推薦使用的兩種方法——分層教學法和圖形結合教學法,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思維能力
一、 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 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缺乏興趣
在現實生活中,造成小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環境使他的性格比較急躁,自然不會喜歡數學這種需要細心計算的學科,也有可能是小學生每天接觸的知識都是偏文學的,學習語文會相對容易,說到這里,很容易想到,如果擅長,那么就會多一些興趣。因此,要增加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要試圖增加他們學習的小小成就感。
(二) 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在目前的課堂上,大部分老師講課還是傾向于“把答案告訴學生”“照本宣科”,以至于很多小學生學會題目僅僅是局限于背住了答案,并沒有真正理解。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上述兩種困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呢?本文認為著力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至關重要。老師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會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才能越來越好;學生有了思維能力,就更容易讀懂題目、做對題目,考出高分數,就有了學習數學的成就感,學生有了成就感,就會對數學學習倍感興趣。以此良性循環,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就能得到改善。
二、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
(一) 分層教學,保護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培養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當然也要先從保護學生的思維能力說起。
小學生因其特有的年齡特征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思維活躍,容易被老師引導,同時,對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悅都很強烈,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要實行分層教學策略。首先,在題目講解中,對于數學成績好的學生,要用更難一點的例子來啟發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對于數學基礎不好的學生,要用簡單一點的例子來啟發以擴大學生的思維范圍。例如,在學校團體操表演中,男女生分開站,男生有400人,女生有340人,每行站20人,女生比男生少站多少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這樣引導學生思考:要求女生比男生少站多少行?那求出女生站多少行,男生站多少行,然后再進行比較,即可得出;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這樣引導學生思考:需要求女生比男生少站多少行?那么先找到女生比男生人數少多少,再看差值是20的多少倍即可求出女生比男生少站的行數。兩種方法的數學算式分別為:400÷20-340÷20,(400-340)÷20。不難看出,這兩個算式是數學加減乘除運算公式的分配律和結合律的體現。其次,在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任務時,也要實現分層教學。對于數學成績好的學生,要用基礎+稍有難度結合的題目來鞏固基礎、發散學生的思維;對于數學基礎不好的學生,要用基礎的題目來鞏固基礎、保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如果給基礎不好的學生同樣布置有難度的題目,很容易造成基礎沒打牢反而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以致丟失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 圖形結合,激發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圖形結合是指將數學文字、數字轉化為圖形以便于理解分析數學題意從而直觀快速解答數學題目的方法。圖形結合,能夠強化數學學習的視覺效果,能夠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例如,數學老師在教導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加減法時,普遍采用數手指的方法。本文認為數手指的方法容易讓小學生迷糊,因為極有可能數著數著就忘記自己數到第幾個了,這種錯誤成年人都會犯,何況小學生呢?總而言之,數手指的方法還不夠直觀。如果采用圖形結合的方法就不一樣了,本文用最簡單的例子3+2=5,5-3=2來說明,圖形結合分析如下圖所示:
從圖上可以很直觀地看出3個小愛心加上2個小愛心等于5個小愛心,就是3+2=5;5個小愛心劃掉3個小愛心等于2個小愛心,就是5-3=2。到這里,也并沒有完全體現本文所述的數形結合的方法,我們需要將小愛心換成方便小學生畫出的短豎線。短豎線簡單易畫,用短豎線做小學數學加減法直觀明了、不易出錯。圖形結合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在學生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學習中都會用到,而且年級越高,用得越多。因此,從低年級教學就引入圖形結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答題正確率,增加學生學習的小小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為以后的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思維夯實基礎。圖形結合的方法很靈活,授課老師可以根據實踐經驗具體開發圖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三、 結論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不佳,使得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改善教學現狀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如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欲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必須先實行分層教學以保護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再利用直觀的圖形結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是提高小學生數學成績的關鍵一招。在此過程中,不可過度重視一次、兩次的分數,而忽視思維能力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更不可操之過急、急于求成。
參考文獻:
[1]陳朝妍.淺談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六卷)[C].2013.
[2]王雪瑩.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A].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C].2018.
[3]柯紅.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
[4]文本兵.淺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十三)[C].2017.
[5]李崟.淺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A].第五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6]黃裕光.從“問”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2018.
[7]彭三桃,徐建臻,周云英,侯素梅.大數據背景下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八卷)[C].2018.
作者簡介:
林志鑫,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文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