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新的教育教學形勢對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對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內涵、意義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英語;深度融合
《中國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對未來十年教育信息化進行了戰略謀劃,明確了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發展任務和推進措施。信息技術與初中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勢在必行。
一、 領會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內涵
初中學科教學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但是發展進程緩慢。教師在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和使用只是停留在教學輔助的程度上。雖說信息技術的使用豐富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但是決定教育效果的本質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何克抗教授認為:要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覺地認識到,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不能只是停留在運用技術去改善“教與學環境”或“教與學方式”的較低層面上,而必須在運用技術改善“教與學環境”和“教與學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去實現教育的結構性變革—也就是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之所以提出、并倡導“信息技術要與教育深度融合”這一全新觀念與做法的基本出發點,也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質與確切內涵所在。
二、 理解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意義
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趨勢不可阻擋。無論從國家政策層面還是教育教學的需求來看,二者之間的深度融合所帶來的益處不可估量。
(一) 提升了教師素質
“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隊伍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教育目標的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劣,學生的學習體驗等。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浪潮中,教師是最初的體驗和需要做出改變的人。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給教師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信息技術能否同初中英語課堂完美結合,充分發揮其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和潛能,取決于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是否恰當。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在思想上接受和學習信息技術。拋開陳規,具有創新和學習意識。努力學習新的教學理論、教學方法、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課件制作等方面的知識。教師的這一系列舉動都有助于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技術和知識,全面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素養。
(二) 轉變了師生角色
傳統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在45分鐘的課堂上大部分時間在被動接受教師準備好的知識。主要的知識獲取途徑是“聽”。被動的理解和內化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單一化,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信息技術進入到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之后,師生之間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轉變。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和計算機進行學科知識的學習。這拓寬了學習的途徑,也豐富了學習的內容。教師課上教授的知識不僅僅通過書本呈現,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課件、flash、微課等手段展示,豐富了知識呈現的手段。英語課堂不再是“一言堂”。學生有了更高的參與度,提升了英語課堂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得以實現。
(三) 革新了教學模式
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本質在于改變教學模式。任何改變教與學的環境或教與學的方式的改革都只是表面性的改變。要想初中英語教學有質的變化,必須從教學模式的改革入手。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深度融合做到了這一點。比如說翻轉課堂這一案例。學生打破傳統的課上學習、課后復習的學習流程,而是充分應用信息技術,依托計算機和網絡進行課前學習——課上解決問題。這一大膽的“翻轉”帶給學生很多的益處。課前的網絡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生自己學習,遇到問題就會思考。只要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了,課上的表現也會非常活躍。課堂上學生想要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討論互幫互助解決。這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了其學習成就感。英語課堂真正變成了學生的課堂。
(四) 產生了高效課堂、翻轉課堂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快節奏的生活和學習使“高效”成為各行各業追捧的熱詞。初中英語的高效課堂就是在45分鐘的課上,教師以“高密度”“快節奏”的方式在課堂呈現較大的信息量,加快學生的反饋速度,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把信息技術作為認知與研發的工具,可以整合課程中的一切學習資源,使初中英語的教與學達到高度的協調與統一,形成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師生積極互動的高效課堂。
翻轉課堂也是在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僅逐漸在美國流行起來并且被引入中國。時至今日,僅僅通過北京四中網校在線教學平臺進行翻轉課堂的學校就超過1500所。可見其影響之大和被大家認可的程度之深。
我國中小學進行了十多年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與實踐,為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打下了穩固的基礎,為初中英語教學帶來的是課堂模式的根本性變化。作為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著眼于課堂的根本,變革教學模式,豐富課堂內容,借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把信息技術和初中英語教學真正地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2010-07-2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92/201203/xxgk_133322.html,2012-03-13
作者簡介:楊帆,遼寧省營口市,遼寧省營口市教師進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