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弢 孫圣
摘 要:近些年,中國教育行業出現了比較大的改變,尤其小學階段的體育教育為了進一步地響應新式課程標準,在教學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方面都做出了較大的改變。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踐,就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方式的變革略談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方式;變革
以往的小學體育教育主要以簡單的動作練習和知識講解為主要內容,其余的時間大多為學生的訓練,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實施,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小學體育的教學方案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對于相關的課堂結構、課堂目標、課堂內容的安排都做出了一定的調整,對于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有了深度的提升。
一、 調整教學目標
以往的小學體育教育對于學生的技能和心理方面的關注度并不高,學生在一節體育課課堂上所能得到的東西大部分都是硬性的知識講解。不過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普及,小學體育課為了進一步的豐富課堂內容,對于教學目標做出了較大的改變。針對以往忽略掉的心理和技能,新式教學目標做了重新的分配和調整。
如在《快速跑》這節課中,以往教師為了進一步促使學生完成目標,會主要針對動作要領及相關的規則做詳細的解說,然后教師利用簡單的動作示范讓學生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理解,最后結合相關的活動進行知識的實踐。該過程中,教師會浪費掉大量的時間在不重要的地方。結合新式課程標準,《快速跑》這項課程在教學目標的設置方面進行了修改,針對以上的慣性教學目標來說,新式教學目標更加的貼近現實,從學生的心理和技能方面入手,逐步的增加兩項教學目標的比重,從更加人性化的角度為小學體育課堂構建講課框架。教師首先會根據相關的實際情況簡單的介紹一下課程要求以及相關知識。然后,結合具體的動作示范進一步的幫助學生深層次的了解相關的動作要領,為了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積極興趣,教師還應該在教育目標里面添加游戲環節。最后,教師應該設置大量的自由活動時間,讓學生自主練習,在更加寬松化的氛圍中逐步地掌握該節課程的技能。
總結來說,以往的課程安排會更加偏重于相關的知識介紹而忽略掉學生的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培養,這樣就會進一步造成教學不平衡。所以結合新式課程標準,小學體育在課程教學目標方面做了極大的變動,教學更加的偏重于心理和技能的訓練,為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增加可能性,促使學生能夠學會“學以致用”。
二、 改變課堂結構
傳統教育環境下,小學體育課堂對于課堂結構的設計會更加的偏重于規則性和重復性。該種課堂結構對于之前的環境是比較適應的,因為之前的體育其實不怎么被人看中,其他部分的時間都被征用。但是,隨著改革教育的不斷推廣,小學體育課堂逐漸的被重視起來,就舊式的課堂結構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教學氛圍了。所以,小學體育課堂結合實際對于課堂結構進行了改革。針對以往的僵硬的課堂結構,現階段的課堂結構更加靈活化,不再是有規則的簡單的課堂安排,教師會進一步根據每一節課程的不同設計不同課堂結構,已達到吸引學生興趣、提升課堂質量的目標。
如在教學《廣播體操5-8》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避免重復性教學結構,會深刻的反思《廣播體操1-4》的教學結構,然后結合兩節教學內容的不同之處安排不同的教學結構。在《廣播體操1-4》中,教師為了是讓學生快速熟悉廣播體操的形式和節奏,會安排相應的時間進行大量重復的練習,幫助學學生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相關的動作和節拍要領。那么針對《廣播體操5-8》的教學,教師為了充分的避免教學結構的重復,會嘗試安排不同的活動。在充分分析該節課程特點同時,進一步的安排游戲或者互動環節,保證學生對于該節課程抱有好奇心,促使課程的完成度進一步的提高。
總的來說,在結合新式課程標準的同時,教師會首先結合實際情況針對以往的教學結構進行相關的分析和改革,然后根據教學的反饋狀況進一步的調整課堂結構,盡量保證每節課堂都會帶給學生新的發現和體驗,促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去學習相關的內容,提供課堂教學質量。
三、 豐富課堂內容
以往小學體育的課堂內容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結合相關的教學目標設計相關的教學內容,大概就是以“教”為主,以“練”為輔的一種內容安排。結合小學學生的特點來說,該時期的孩子在想象力和敏感度方面的問題都被無限的放大了。所以,小學的教學要求就是根據學生的相關特點設置豐富多彩的課堂,進一步的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可能性。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根據以往問題以及相關的教學經驗進一步安排了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堂內容,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全面的學習技能。
如在《仰臥起坐》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只安排其中一項課堂內容,學生極有可能會出現比較的逆反心理。主要是因為,“仰臥起坐”是一門不怎么有趣的課程,學生在學習該節課程時候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訓練和計時上面了,一節課下來學生的體力就明顯的不行了。所以,教師應該積極的創新,結合自身的經驗進一步的安排更加豐富的課堂內容,像“仰臥起坐游戲比拼”“腰力測試”“互幫互助”等等一些比較有趣的內容應該大量地加入到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內容上來。
體育運動離不開學生的訓練,但是無容置疑,學生在訓練中存在一定的時間浪費。結合“訓練”這個詞的表面意思不難看出該過程是比較枯燥乏味,部分學生自然也就存在著拖拉懶散的行為。所以,新的課堂內容在該環節進行了大量的活動補充,促使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體育課程的積極樂觀性。
總結來說,在教育改革大力推暢的今天,小學體育課堂的改變還是比較巨大的。尤其是在教學方面的改變,小學體育針對教學目標、課堂結構、課堂內容著重進行了相關的整改,進一步促使小學體育課堂更加豐富多彩,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訓練氛圍,深層次地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
張弢,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逸仙小學;
孫圣,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金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