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德
【關鍵詞】 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法;情境;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8—0105—01
活潑好動、愛玩是每個小學生的天性。為此,教師在教學語文學科時,可以充分借助學生的這一天性引入游戲教學法,這不僅可以達到營造語文課堂氛圍的作用,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靈活運用游戲教學法,對于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著重探討一下如何靈活運用游戲教學法,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功能。
一、重視創設游戲情境,提高語文教學的魅力
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希望學生能主動地學習。而想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通常情況下,良好的教學情境包含了優秀的錄音、錄像、動畫等多媒體教學方法,當然也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述生動的故事達到創設教學情境的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動口、動腦、動眼的機會,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所在。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游戲教學時,應先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與目標,并科學安排課程內容,從而讓設置的游戲促進學生吸收所學的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專注度。如,以學習《清平樂·村居》這首詩為例子,在學生朗讀全詩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賞析這首詩,并體會作者描寫的景色與意境,之后再以搶答的方式讓學生去展示自己的思考結果,并對思考得好的學生進行相應的獎勵。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游戲中提高了團隊合作意識,培養了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又比如說,在學習《姥姥的剪紙》時,這篇課文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了解到我國有剪紙這門手藝,并讓學生學會保護這門傳統的手藝。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剪紙的游戲,讓學生動手剪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所在,體會到我國傳統藝術的源遠流長。
二、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小學生愛玩,教師將游戲結合到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既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又使學生在豐富多彩、有趣的游戲中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教師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如,在教學《狐假虎威》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選一些愿意上臺表演的學生到講臺上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融入到角色中,深入體會文章內容,同時也讓觀看表演的學生更好地體會到老虎與狐貍的性格與情緒變化特點,這樣也有利于促進學生了解與掌握寓言故事中要表達的道理: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不會有好下場。又比如,教師在講解《蘋果里的五角星》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幾個蘋果并帶到課堂,且親自示范出如何切出一個五角星。之后讓學生分小組去討論生活中的一些相似情況,之后讓學生說出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
三、創新課堂游戲形式,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游戲教學法雖然備受學生推崇,但課堂上卻運用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游戲教學法對于游戲的標準要求要高一些,不僅要與課程內容相適應,而且也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部分教師創新能力不強,運用的游戲無法吸引學生,結果反而適得其反,最終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并不認同游戲式教學這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念,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仍是慣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多學習網絡上的一些公開課的游戲教學方式,并將有用的游戲教學方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達到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作用。比如說,在教學《金蟬脫殼》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巧用故事接力棒的游戲:首先,將學生分成幾個人數相同的小組。其次,從各個小組選舉出一名小組長并且講述與課文有關的故事片段,這樣一來各個小組的學生就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從而提高整體的語文教學效率。
總之,游戲教學法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方式,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活潑、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實現學生與教師的有效互動,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進一步切實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