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艷
摘要:語言是人類通過一定認知能力組合而成的有組織的符號系統,是人與人之間傳情達意的溝通工具,智障學生因先天或后天各種因素引起大腦損傷而造成活動持續性障礙,他們不僅僅智力低下,并伴有言語功能等方面的障礙,嚴重影響其生活、學習和勞動。本文選取一名唐氏綜合癥學生進行言語訓練的個案研究,制定有針對性、補償性的個別化教育計劃,使言語功能逐步建立,大大提高了其語言交往能力和主動參與社會活動的信心。
關鍵詞:智障? ?言語訓練? ?個案? ?唇舌功能訓練操? ?言語障礙
智障即弱智,也稱智力落后、智力低下、智能不足、精神發育遲滯,是指人的智力明顯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在日常社會生活適應方面具有明顯的障礙。學齡段的智力障礙兒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動作、語言發展遲緩,不會與人交往,上學比較困難。以山東省莒南縣特殊教育中心為例,共有在校生142人,其中聾啞學生12人,智障學生130人,智障學生分為輕度班、中度班和重度班,而這些學生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語言障礙,統計表明全校輕度班智障兒童的語言發生障礙率為42﹪,中度班智障兒童語言發生障礙率為72﹪,重度班智障兒童語言發生障礙率為100﹪。對智力障礙兒童進行言語康復訓練, 增加其獨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使其回歸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外對智力障礙兒童的言語康復訓練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也摸索出了一些初步值得借鑒的經驗,基于該背景,本文對一例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康復訓練展開個案研究。研究的對象閆某是一名唐氏綜合癥,言語障礙是她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而這又嚴重影響了她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在莒南縣特殊教育中心,閆某的情況既是一個個例,又是一個普遍存在于學校的現象。因此在當前階段通過對帶有典型的、普遍意義的智障學生(閆某)進行語言訓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于閆某本人的實際情況,將從個案篩查,個別化語言康復計劃的制定、實施和課程的開發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研究,通過研究旨在從這一個例尋求探索和總結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學生言語康復訓練的規律、經驗,更好地為智障學生提供所需服務。
(一)基本信息
閆某,女,2006年10月出生,被診斷為唐氏綜合癥,程度為重度,其母親是智障人士,曾在本村幼兒園上過學。
(二)個案言語語言狀況
呼吸、構音器官正常,語言發育遲緩。韻母發音方面:/a、o、e、i、u、ü/可以勉強發出,聲母發音方面:/t、n、q、x、zh、ch、sh、z、c、s/不能正確發音,不能發出四聲調,只能仿說單音節詞和諸如“爸爸”“、“媽媽”之類的簡單雙音節疊詞,非疊音的雙音節詞不能仿說,喊老師或同學經常以“啊”來代替稱呼,但閆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此外,個案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表現為不能較好地按老師的指令做動作,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不能夠很好地配合老師做訓練。
(一)制定個別教育方案
為了加強對閆某的言語能力,筆者為她制定了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包含在學期康復計劃和月康復計劃中,短期目標體現在周康復計劃中。每周為其制定一份周康復計劃,下一周的計劃根據上一周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調整。
(二)正式訓練
根據閆某的實際情況和制定好的個別化訓練方案,決定對閆某開設以下課程:語訓、模仿與指令、感覺統合訓練、音樂、情境課和游戲。
語訓課包括語言訓練和構音器官靈活性的訓練。閆某的呼吸、構音器官均正常,但語言發育遲緩。除了與她自身的殘疾有關,還因為母親重度殘疾,父親年老且外出打工,在語言的最佳學習期沒有受到相應的語言刺激有關。根據閆某的自身情況,每天為其安排了兩節語訓課,采取一對一的形式。教閆某運用氣息,訓練唇部舌頭肌肉的力量及靈活度,下顎的穩定度,進行構音不良矯正。如教學“b、p”兩個音時,老師準備了一個紙條,放在閆某的嘴邊,讓她感覺“b”沒有氣流流出,而“p”有氣流流出;再將閆某的小手放在老師的喉部讓她感覺喉部是否在振動,振動時表示發出了聲音,無振動表示沒有發出聲音。同時循序漸進的加入一些簡單的雙音節詞和三音節詞,如阿姨、蘿卜、舅媽、你好、再見、開門、喝水、拍拍手、點點頭、大姐姐、布娃娃、阿姨好、對不起等。利用詞語卡片和玩具,學會常見物品的名稱和顏色、大小等。
模仿與指令課意在培養學生的注意力,鍛煉學生聽的能力,為今后交流中聆聽做好準備。由于閆某的程度比較重,模仿先從簡單的“一步模仿”開始,老師和閆某面對面坐在小板凳上,根據閆某的注意力程度調整兩人之間的距離與坐姿,老師先發出一個指令,即語言提示,如“請你跟我這樣做”,然后示范一個動作,開始的時候動作一般比較簡單如單手拍桌子、雙手拍桌子,老師做完后示意閆某模仿,如果閆某沒有反應,老師可等待幾秒鐘,如果閆某做出了模仿的動作,老師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很棒,就是這樣做!”然后給予獎勵,獎勵可以是物質上的,如零食、玩具,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擁抱、親吻等。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閆某從強化的獎勵中逐漸建立起模仿的意識。
幾節模仿課后,可以將閆某模仿的練習再深化,比如接下來再模仿拍手、跺腳、拍肚子、拍肩膀等等。模仿的練習要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開始,逐漸增加難度。在開始環節如果設計的動作太難,閆某會因為做不到而積極性受到打擊。
一步模仿做得熟練后,就可以對閆某進行“兩步模仿”“三步模仿”。如老師可以說“請你跟我這樣做!”然后先拍頭,再拍肩膀。
三周之后,可以給閆某增加視覺記憶的訓練:做完一個或兩個動作后,先按住閆某的手或腳,等待幾秒再讓閆某模仿。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最簡單的動作模仿能力基礎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