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衛
我國屬于全球農業大國,蔬菜種植始終都是農業發展的重點,蔬菜產品不但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還促進了國家經濟的建設發展。近年來現代人對食品健康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無公害蔬菜也成為越來越多人所追捧的對象,基于此必須要進一步優化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技術,確保其質量與產量,同時開展好科學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研究,對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展開了探討。
1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栽培
1.1 科學選擇蔬菜品種
對蔬菜種植品種進行選擇的過程中,要保證其產量與最終品質,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土壤環境等因素。通常來說,在選擇大棚蔬菜品種時盡可能不使用轉基因種子,挑選那些抗病性以及生長力較強的品種。要嚴禁選擇使用違禁藥物進行處理的品種,進行播種之前還需要對種子進行有效處理,比如說種子消毒、清除癟粒、提升種子凈度等。正式播種前需要選擇相應藥物實施拌種,實現對病菌的有效隔離,從而實現控制病蟲害的目標。
1.2 合理選擇大棚種植地
現階段應用較為廣泛的大棚蔬菜種植模式包括了塑料大棚、溫室大棚兩種。塑料大棚所消耗的成本不是很多,但使用年限較少,曝光率不是很高;溫室大棚已經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得到了非常普遍的應用,其透光率較好,管理起來也更加便捷,相關設備設施較為完善。如果條件允許則盡量選擇溫室大棚進行種植,大棚建設前必須對土地予以平整,對土壤實施深翻,保證深翻不低于1m,隨后應當通過暴曬土壤的方式來提升其透氣性。
1.3 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大棚搭建結束之后還需要對棚內環境實施有效的消毒,棚內能夠選擇煙霧熏蒸來對土壤進行消毒,或者選擇多菌靈實施消毒。消毒處理結束后應當對土地實施返工處理,同時配合土壤翻耕,合理施撒已經腐熟的農家肥,借助于高溫悶棚的辦法來提高土壤內部養分含量。
1.4 科學栽培管理
在無公害大棚蔬菜的種植作業中,要防止多年在相同大棚種植一種類型的蔬菜,必須要采取科學的輪作,各個品種的蔬菜要建立不同的輪作模式,比如說十字花科蔬菜可以和其他科蔬菜輪作,但要避免連年重茬種植。在蔬菜播種到出苗時期,需要對棚內蔬菜具體出苗狀態予以仔細觀察,如果存在缺苗的問題必須第一時間補種和移栽,當蔬菜生長到中后期必須要根據田間生長狀況來移栽種植,為其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條件。
1.5 合理施肥
在無公害大棚蔬菜的施肥過程中,必須要貫徹執行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基本原則,盡可能施用天然肥料,保證最終的蔬菜產品是綠色無公害的。大棚施肥不單單要施用常規肥,由于棚內溫濕度相對較高,所以在施肥作業時還應當對棚內注入一定的二氧化碳,借助于燃燒法可以提高棚內二氧化碳含量,從而促進施肥效率的提升。
2病蟲害防治
2.1農業防治
如果相同品質蔬菜在同一大棚中長期種植,那么地塊積累的病蟲害也會越來越多,在開展農業防治活動時,必須要按照種植管理制度和蔬菜的實際生長需求,選擇科學輪作的模式,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做好田間的清潔與管育工作。
2.2生態防治
因為氣候環境因素的影響,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中棚內溫濕度較高、通風情況不佳、葉面結露問題較為普遍,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病蟲害幾率。我們知道大部分病蟲都會在酸性環境下生存,所以在生態防治過程中應當采取生態手段來予以防治,比如說把堿性物質噴施在蔬菜葉面,在晴天把大棚緊密實施高溫悶棚,還可以選擇硫磺、生石灰等進行熏蒸來防治病蟲害。
2.3物理防治
選擇物理防治手段來對大棚無公害蔬菜實施病蟲害防治能夠發揮出非常好的效果。現階段物理防治技術方法相對較多,比如說紫外線殺蟲燈、黃色紙板等,因為很多害蟲具有趨光性,采取這樣的防治措施可以發揮出無公害驅蟲的效果,另外還能夠選擇臭氧結合微波殺蟲的辦法,將大棚中殘留的病菌以及害蟲盡可能殺滅。
2.4生物防治
采取病蟲害防治手段時,必須要在確保自然環境不受污染和損害的情況下進行操作,保證田間生態系統的平衡,此時生物防治能夠發揮出非常好的效果。通常來說在大棚中投放一些生物天敵,如許多取食蚜蟲的瓢蟲、草蛉等。
2.5化學防治
當上述防治方法都已經使用但依舊還沒有徹底對病蟲害進行消滅,可結合蔬菜病蟲害的具體類型來合理選擇化學防治策略,要根據病蟲害的實際發病規律,嚴控化學防治的最佳時期以及用藥量,保持合理適量用藥;要求重復用藥的情況下要做好輪換,做到交替用藥,避免病蟲害出現耐藥性;同時要合理控制不同農藥的安全間隔期,正式采收之前要停止用藥,避免藥物殘留和藥物中毒。
總而言之,無公害大棚蔬菜屬于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和所有人的身心健康直接相關,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重視食品健康與安全,所以對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是促進大棚蔬菜種植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一形勢下,我們必須要重點研究并推廣無公害蔬菜的種植技術,堅持以綠色安全為主要目標,借助于科學的技術方法來進行種植,采取更加綠色、環保、安全的方式來預防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促進無公害大棚蔬菜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作者單位:272400山東省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疃里鎮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