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國 姜維華 李國平 蔣麗
雪堰鎮是常州市武進區水蜜桃主要產區,2017年全鎮水蜜桃種植面積達2.1萬畝,生產水蜜桃近3萬噸,產值達2億多元。雪堰鎮水蜜桃種植面積占武進區水蜜桃種植面積的65%,占常州市水蜜桃種植面積的50%,和吡鄰的無錫陽山鎮面積相當。全鎮農戶中有一半以上的農戶種植水蜜桃,其中謝家村水蜜桃種植面積2500畝,家家戶戶種植水蜜桃。雪堰謝家水蜜桃基地已成為全國桃標準園、國家省桃技術體系示范園區、常州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及武進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雪堰”牌水蜜桃已被認證為綠色食品,獲多屆“神園杯”省優質水果評比金獎。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在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組織的賽桃會上獲得金獎。雪堰鎮建設有近萬平方米的水蜜桃交易市場,水蜜桃種植面積從2002年僅600畝左右發展到目前的2萬余畝,管理模式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品質提升、市場銷售到農業供給側改革,17個年頭的風風雨雨,讓水蜜桃畝產值從2006年的7000元左右到2013年的1.5萬元、2014年的1.3萬元,但是2015年以后。畝均收益一直在1萬元左右徘徊,加上勞動力、農資成本上升,經濟純效益不夠理想。
一、早熟桃產值相對較高。2018年的水蜜桃生產,6月中下旬上市的早熟桃效益較好,單只重0.5斤至0.6斤的水蜜桃6元/斤左右;單只重0.6斤以上的水蜜桃9元/斤左右。總體來講早熟桃平均畝產值在1.3萬元左右,但種植水平不同,果品質量也不同,也直接影響了經濟收益。以果農繡衣村董佳立和雅浦村張阿江為例,董佳立種植30棵早桃樹,果形大,單只重0.6斤以上的水蜜桃每斤6元左右,單只重0.5斤至0.6斤的水蜜桃每斤4元左右,30棵早桃樹總收入達1.2萬元,平均每棵400元;而張阿江種植45棵早桃樹,果形小,單價低,總產值卻只有1.2萬元,平均每棵280元。由于水蜜桃種植面積擴大、上市時間集中,往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上市的湖景桃有一個銷售高峰期,2018年卻不明顯,水蜜桃價格上升的空間不大。
二、水蜜桃畝效益回落的幾個因素分析。一是面積發展趨快。從省內來看,同樣是水蜜桃品種白鳳、湖景,徐州的新沂、宿遷的泗陽近幾年面積發展快;從武進區來看,周邊的前黃鎮、禮嘉鎮受2013年水蜜桃效益高漲的情況發展迅猛,這兩年正好進入盛產期,而雪堰鎮水蜜桃面積已達2萬多畝,10畝以上的種植戶達200多戶。主要集中在周橋村、夏莊村,潘家村種桃大戶王建偉種植水蜜桃43畝,水蜜桃總收入在46萬元,夏莊村種桃大戶曹文華種植水蜜桃25畝,收入27萬元。二是購買力不足,難以促使市場火爆。6月中下旬上市的早桃占15%左右,而7月8月上市的白鳳、湖景各占42%左右,8月中下旬的白花等品種僅占1%左右。2018年6月份的早桃,由于天氣晴好,水蜜桃質量好,促進了人們的購買力,自己消費或送禮均比往年來得早,而到了7月上旬以后大面積白鳳湖景上市,總產量上升,消費趨于平穩,銷售成了難題。三是氣候因素。2015年的4月28日的一場冰雹,2016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水災,2018年7月中旬的高溫無雨,都對水蜜桃生產帶來影響。四是投入勞動力成本增加。水蜜桃規模種植戶以雇工生產為主,加上肥料、農藥、套袋、田租金、工資等,每畝水蜜桃農本合計在8000元左右,其中僅套袋勞動力每畝工資就在1000元左右。五是栽培技術不齊。有些種植戶未種植過水蜜桃,而面積又較大,在品種、施肥、防病、治蟲、田間管理、銷售上不到位。勞動力老年化,無心管理,失管情況已存在。以謝家村雙瀆上為例,目前種植水蜜桃有十幾戶,已有2戶人家不再管理果園。有的種植戶盲目追求大果形,施用較多的化學肥料,土壤受損,導致水蜜桃質量和產量均受到影響,如謝家村大江橋有塊水蜜桃種植田,換了兩輪外地種植戶都因效益不理想而棄田。
三、幾點建議
1.加強規劃引領。利用現有資源,周圍環境交通條件,客源市場、土地利用情等因素,建成一批具有生產功能、科技示范功能、教育功能、參與功能、品嘗功能、娛樂功能、采摘功能等現代創意休閑農業示范點,一產向三產延伸,三產促進一產的發展,以點成線,以線成片,以片成園。
2.加強地區協同。積極解放思想,消除本位主義,與相鄰的陽山互補發展,特別是在技術指導,質量安全、銷售等方面共同來營造區域性優質水蜜桃產區。
3.加強規模種植。目前農戶承包田零碎多塊,不宜于水蜜桃高質量栽培,有條件的實施一戶一塊制或統一流轉,尤其是樹齡老化,樹勢衰弱的區域進行試點,實施埋設深暗溝,降低田間地下水位,提升水蜜桃栽培水平。
4.加強科技合作。與科研院所協作,引進新品種、新技術,解決品種結構不合理狀態,今年雅浦村有一農戶引進黃桃新品種,9棵樹賣了8000多元。
5.加強網絡銷售。加速電商平臺的銷售,做到戶戶參與,尤其發揮年輕人優勢,政府并制訂相應的激勵政策,促進水蜜桃生產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1.213000常州市武進區園藝工作站;2.武進區雪堰鎮農技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