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國利
兩當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嘉陵江上游,北靠天水市,西鄰徽縣,東部和南部與陜西鳳縣、略陽縣、勉縣相接。有耕地面積27.61萬畝,總人口5.2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17萬人,占人口總數的79.88%。兩當工業基礎相對薄弱,是典型的農業縣。隨著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各項惠農強農政策的實施,全縣農業工作得到長足進步,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得到較大提升。
1.農業機械化現狀及存在問題
兩當縣自2008年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來,補貼機具3900多臺套,共發放中央補貼資金780多萬元,受益農戶3600多戶。同時,農民自發購買補貼外農機具數量也得到大幅增長,截止2018年末,全縣農機擁有量7969臺套,農機總動力4.84萬千萬,農機總數量和農業機械作業面積大幅提升,但在農機化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是機具結構不合理,種類單一。2013、2014兩年補貼機具1067臺,其中小型脫粒機510臺,占48%。微耕機441臺,占41%。畜牧養殖機械、收獲機械、植保機械及產品初加工機械等僅占11%。二是機械利用率低。農戶購買機具以自家使用為主,為了方便使用,部分機具在有些村莊達到戶均一臺。大部分機具除耕種收外都處于閑置狀態。三是耕作質量差,安全性不高。小型機具的優點是投入少,使用方便,適用性強。缺點是作業質量差,效率低,不便于監管,安全性差。比如長期使用微耕機耕種,使得土地耕作層變淺,土壤肥力下降。四是新型農機產品和農機技術推廣難度較大。
2.農業機械推廣制約因素
2.1自然條件影響我縣地處秦嶺褶皺帶,境內山大溝深,丘陵起伏,耕地以坡地和緩坡地為主,水澆地、梯田地較少。適宜大中型機械耕作的土地面積少且分散不連片,農機運轉速度及效率低,使得微耕機、手扶拖拉機等小型機具盛行,而大中型拖拉機、深松機等推廣難度大。
2.2傳統農業模式影響兩當的傳統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又以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較少。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等欠發達。由于受耕地條件限制,小麥畝產250公斤左右,玉米畝產500公斤左右,大豆畝產100公斤左右,種植業經濟效益差,農業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偏低,農民對農業的積極性不高。
2.3人口因素影響兩當縣的耕地面積大,農業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積達到5.56畝,戶均20畝以上。而近年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日漸加深,農業收入不穩定,農業產業地位逐漸下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多,勞動力流失明顯,耕地拋荒、撂荒現象較為嚴重。大多村莊只剩老人、婦女和小孩,不管從體力上還是從腦力上來講都無法很好駕馭農業機械。
2.4農業投入影響農業投入與產出比例不合理,農民農業收入減少,使其對農業投入也逐年減少。雖然農民在購買農機具時可以享受機補政策,但按照單臺機具補貼額30%左右的比例,農民在購置農機特別是中大型機具上投入仍然很大。比如2018年一臺山東時風70馬力四輪驅動拖拉機市場售價在8.34萬元,中央補貼額2.43萬元,農民需投入5.91萬元,這對于農戶家庭來說仍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這也造成農戶對投入大回收期長的新型機具及大中型機具不感興趣,對投入較少的微小機具情有獨鐘。
3.農業機械推廣對策和措施
3.1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改變傳統農業模式,推動種植業、養殖業及農產品加工業全面協調發展,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使農民農業收入穩步增加。近年來,兩當立足本地資源,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以中藥材和蜜源植物為主的種植業,以核桃和林業苗木繁育為主的林果業,以香菇栽培為主的食用菌及以土雞放養為主的畜禽養殖業等產業,引進蜂蜜、核桃、食用菌及中藥材加工生產企業,農業產業化格局逐漸形成,農民的收入逐年提高。當農業具有廣闊前景,農民得到實惠,才會愿意投入農業,舍得投入農業,有錢投入農業,農業機械推廣自然也能水到渠成。
3.2擴大產業規模,提高農機效率。農業產業規模化,是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改變以戶為單位的農業生產方式,通過合作互助、土地流轉等,整合土地資源,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實現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經營。兩當縣深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以來,涌現出許多種養大戶和加工企業流轉土地,變零散土地為連片,統一規劃,規模發展,從而提高了農業機械作業效率,為推廣新型農機具和農機技術提供便利條件。
3.3壯大農機合作社,實現農機服務一條龍。鼓勵有經營頭腦的農機手,充分利用現有農業機械資源,并根據需求購進配套機具和新型機具,通過對外作業,服務三農,增加收入。一是提高了農業機械使用效率,增加了農機戶的經濟效益;二是便于農機管理部門對農機戶的培訓和管理,確保農機安全。三是通過耕種收全程跟蹤服務,解除外出務工家庭的后顧之憂,減少了土地荒蕪;四是有利于新型機具和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3.4政策傾斜,合理引導。一方面爭取省市縣相關政策,對符合規定的新型大中型機具實行累加補貼,對深耕深松作業實施補助,對合作社給予物資和資金扶持,充分調動農機戶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型農機具在山區丘陵地區仍有較大需求,在引進時要注重其安全性,充分考慮先進性和經濟性,使適宜兩當農業生產的優秀農機產品得到推廣。
總之,兩當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的機械化。只有不斷研究和加大兩當縣丘陵山區農機化推廣措施,才能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才能促進全縣農業生產水平的整體提升。
(作者單位:742400 甘肅省兩當縣農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