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
摘 要:進入20世紀后,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攀升,計算機技術已經融入了個各行各業,不論是成年人的工作,還是學生的學業,人們幾乎都離不開計算機的輔助。尤其在我國高校中,計算機給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日常生活都帶來了極大地便利,文章將就計算機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方向做簡要陳述。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實驗室;建設與管理
時代的進步不斷推動著信息化的基礎建設,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用人企業及單位對職員對計算機的熟練掌控能力也有越來越高的要求標準,我國高校作為各行各業主要輸出人才建設的重要紐帶,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上有著不可忽視的責任。因此,國家教育機構以及高校內部對計算機使用的規范與管理性都制定出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主要是為了能夠更高效地合理分配有限資源,提高計算機設備的利用率,讓計算機能夠更好地為教務工作服務,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技能技巧[1]。
1 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現狀與問題
為了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提高其在學業上的專業成績,不少高校在學區內都建立了相關的計算機實驗室,以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不同資源的學習需求,但是現代高校在進行建設時仍有不少問題有待改進。具體如下。
1.1 學校經費或場地受限制
由于學校內的經費或建設場地受限制,很多時候學校內的計算機實驗室都沒有辦法完全按照標準規模的計算機實驗室進行施工建設,而為實驗室提供設計圖紙與方案的承辦方也沒有辦法對計劃中的實驗室提供可靠的備用方案,這將導致實驗室在正式投入使用后期的維護問題與功能改良問題上出現紕漏。以某大學某學區的計算機實驗室為例,在建設初期,因為沒有充分考慮到預算問題,導致資源使用上出現了問題,本來應該安裝的防靜電地板只能改為普通地板,機房內的網絡導線鋪設也沒有按照預期計劃進行部署。甚至,兩個不同樓層間的網線直連,也因為資金的短缺,而沒有余量的線纜橋架,對計算機實驗室的后期維護與管理帶來了極大地不便。
1.2 計算機實驗室構建模式單一且資金資源重復投入
在重點高校中,開設的專業與學科都相對較多,但是學校不可能針對每個專業的學生群體,都為其建設相對應的實驗室,那么這就會引出第二個問題,即學校建設的計算機實驗室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構建模式單一、資金資源重復投入的問題。在目前的高校匯總中,類似于計算機學院、管理學院等院系都能擁有獨立的計算機實驗室,但主要是提供跟專業相關聯的基礎或專業性的軟件操作,專業上的特性化與差異并沒有在實驗平臺上得到體現,主要的原因還是缺乏專業學科與實際環境的同步建設,而各個院系之間的實驗室也是各自封閉、并不貫通的,對于實現學科與實驗室之間的相互彌補帶來了一定的故障,極易造成計算機的相關設備采購重復、設備功能單一的問題。
1.3 計算機實驗室運營管理人員不穩定
普通高校的學生人員高達上千人,在計算機實驗室中就會產生數量眾多的設備,如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交換機、投影設備、服務器等,而這些設備都是屬于學校的固定資產。大部分學校都非常重視對固定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問題,但是電子設備的日常管理本身就比較繁瑣,僅憑傳統的人工進行管理并不能很好地維護這些占地面較大的設備。在實驗室使用中,需要有工作人員實時監督設備的使用情況,分別管理上課的人數與使用賬號。還需要定期做固定資產的盤點工作,需要管理人員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且,針對這些管理人員而言,本身并不屬于教職工,高校一般在日常工作里,季度或年度地針對教輔人員進行考核與評優,但是制度與晉升并不是特別完善,對專門負責設備管理的工作人員而言,吸引力度也不強,不少高校的設備管理人員,在熟悉了計算機性能與基礎運維方法后都會選擇另聘高就,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校內管理工作的斷層,再次招聘管理人員又會花費額外的時間與精力。
1.4 對實驗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
由于我國更偏向于理論知識的應試教育,有著悠遠的教育歷史,因此對實驗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大部分的實驗教學還是依托于實驗教學大綱與實驗的指導教材。針對實驗教學,缺乏規范性與系統體系,對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與思維上的創新能力沒有發揮足夠的引導與培養作用,使得學生自身也不夠重視實驗教學,常常在進行實驗課程中,出現上機不認真、一心二用或做與教學無關的事等情況。
2 機房的規范性管理
2.1 重視計算機實驗室前期規劃
在高校初期準備開始建設實驗室時,就應有相應完善的規范來輔助具體的實施工作,而且參與建設的工作人員都應嚴格地按照預定的流程來進行工作。
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中,布線是第一步,也是尤其重要的一步。實驗室的布線是否規范在很大程度上對后期的維護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例如,從交換機到桌面的網線走勢是否規范、實驗室內的插座安裝是否標準、針對機房是否有相應的制冷配置等,都是不可小覷的問題。但是在我國的高校管理層中,仍然對建設現代化的計算機實驗室不夠重視,對于實驗室的設備配置部署情況不熟悉,導致配置出現了參差不齊、布線雜亂的問題,給后期的運維工作帶來了極大的負擔。如果在建設的初期都不能有規劃、有邏輯地進行,那么后續的工作難度與問題可想而知。
2.2 建設一體化實驗室平臺
高校畢竟是專業眾多、人才云集的學識殿堂,那么實驗室的規劃與管理都應站在全校的高度去思考建設。針對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學科,在建設相應的實驗室時,不僅要加強鞏固專業理論,也應開設能培養學生動手與獨立思考能力的一體化實驗室平臺,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也能加強各個實驗室的交流與學習,為整體高校提供專業的服務[2]。
2.3 管理制度與信息化工作相結合
完善的管理制度與信息化工作的結合是使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智能化與高效化的基礎,這樣才能將管理人員從一些消耗精力但是效益不高的瑣事中解脫出來,計算機設備等固定資產在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需要實驗人員做到認真負責,設備使用者應恪守相應的管理制度。實驗室的管理不光涉及教師、管理工作人員、學生,還包含了基礎的設備、實驗的耗材、實驗的資料等固定資產的管理。所以,針對各項管理與工作都需要有明確的規劃與制度,讓每個人都明白自己的職能,讓每個學生都珍惜實驗的機會。
2.4 制定相應激勵方案與機制
管理工作始終無法脫離人員的日常操作,為了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給予每個管理人員工作上的肯定,制定相應的激勵方案與機制就十分有必要,這樣才能為高校留下真正有實力的管理人才。目前,不少高校的計算機機房或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年齡差距比較大,在管理經驗和業務能力上有不同的優勢,年紀偏大的管理人員熟悉設備情況及承接的課程需求,較年輕的管理人員有先進的技術信息,所以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可以優勢互補。比如定期輪流組織學習,引進新生代具備專業技能的管理人員,形成管理梯隊。在一般的企業內部,公司會為管理維護設備的部門人員提供外出培訓、進修的機會,讓管理人員始終都能接觸到最新的計算機技術,能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工作習慣與技巧,在提高技能的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2.5 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習慣
除了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方案外,對于學生也應進行上機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習慣,讓學生能合理地調度自己的資源。對于實驗室的上機管理,一般都會設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但在實際的操作階段,效果可能不如學校預想的那樣好。例如,實驗室的衛生問題就是一大難點,雖然學院明文規定不許攜帶雜物進出實驗室,但是學生往往會忽視這個簡單細節,這跟個人的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畢竟一個人違反了規定,似乎看起來問題還不大,但當成百上千的人都不重視時,這個問題就會給校方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除了要讓學生保持實驗室的衛生環境以外,也要讓學生意識到,實驗室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學習上的操作,不能私下進行違規操作,不能在實驗室做跟學習不相關的事情,避免學生濫用資源。
3 結語
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與建設一直都是各大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學校不光要做到滿足學生與老師對實驗室在學習上的最大限度地滿足,還要合理地分配學校有效的資源,提升實驗室資源的利用率,降低實驗室設備對基礎能源的消耗。對于實驗室的管理也應該加強,如何打造出最佳的高等學校計算機教學實驗室是學校不斷探析的要點,實驗室的管理人員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如何利用有效的保養維護費做好最優化的運維[3]。各行各業對計算機型人才的需求市場越來越大,建設一個具有多元化功能的計算機實驗室就顯得尤其重要,需求產生了市場,市場倒逼著計算機實驗室課程的全新改革,只有真正地將計算機實驗室利用起來,發揮其真正的功效,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具備更高的就業競爭力。計算機實驗室具有培育人才、促進高校發展的重要作用,學校一定不能忽視其在未來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劉丹.淺談高職院校電子商務教學研究與改革[J].科技致富導刊,2011(5):85-86.
[2]謝智慧.商務網站建設與管理“教、學、做”一體化的探索與實踐[J].中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1):30-31.
[3]宋文官,胡蓉,徐文.商務網站規劃設計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