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震宇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在國有資產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經濟進入常態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愈發凸顯。在這種情況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此,筆者根據實際工作和學習經驗,闡述了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提升資產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希望為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0.027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9)10-00-02
0 引 言
作為履行社會管理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我國國民經濟穩定和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從數量上看,我國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分別有28萬戶、69萬戶,在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中,需要大量的財政資金,從而會形成數額龐大的非經營性國有資產。財政部[2017]25號文件規定,行政事業單位在2019年1月1日將執行新的會計制度,原有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不再執行,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我國政府改革會計制度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提升財政性資金的綜合利用率,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并優化政府工
作職能。
1 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一方面,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有助于提高資產管理效率。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使用單機版的資產管理系統,在進行工作交接、檢查、傳輸等工作時,需要拷貝數據并通過層層匯報,在效率和準確性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上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有助于實時更新資產數據,實現資產的動態化管理,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國有資產的精細化管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數量多、時間長,在管理過程中變動較大,影響資產數據的準確性。實行信息化管理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和財務信息能夠實現同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工檢查和復核的時間,有助于資產管理的精細化發展。不僅如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信息化為資產管理的動態化提供了基礎,使行政事業單位實時監控資產進,當發現資產閑置的情況時,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調配,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此外,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實現清查資產,逐步完善資產管理數據庫,方便工作人員及時查看資產實際情況。
2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資產信息化管理意識不強
企業在進行資產管理時,很多資產管理人員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識,在開展工作時仍采用傳統的工作模式,導致整體工作效率低下。尤其對一些規模小、人員編制少的單位,在資產管理機構上人員配置不足,財務部門、綜合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性較差,在開展工作時往往各自為政,存在缺乏清晰的信息化管理策略、工藝標準不明確、技術指導存在漏洞、職責劃分不清、資產管理檢查不及時等問題,達不到實際的管理效果。很多事業單位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主營業務上,忽略了信息化管理建設,造成資產信息化存在諸多問題。受工作性質的影響,不少事業單位一線作業人員整體素質較低,無法滿足信息化建設的基本需求,造成資產信息化管理效果不盡如人意。
2.2 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
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大了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但是在資金、人力和物力投入上仍存在一定不足,無法滿足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基本需求。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上的信息化管理離不開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專業的人才以及健全的信息設備。在實際工作中,行政事業單位往往不重視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加上缺乏相應的資產管理制度,在管理過程中隨意性較大,工作人員無章可循、無規可查。要想實現資產信息化管理,不僅需要完善軟件、購置設備、維護系統,同時還需要培養專業的人才,但由于事業單位的資金投入不足,制約了資產信息化的發展。
2.3 缺乏整體規劃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主要指固定資產,即設備及房產,不同的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規模和組織結構上存在較大差別,在進行設備和房產管理時往往隸屬于不同的部門,加大了資產管理的難度。在進行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時,不同的部門往往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沒有從單位的整體發展上考慮,造成資產信息化管理統一性差,工作人員各自為政,難以實現協調統一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賬實不符的情況十分普遍,通常情況下,固定資產財務賬由財務部門主管,固定資產由資產管理部門主管,實物則由使用部門管理,由于存在多頭管理的現象,這些部門之間缺乏及時有效溝通,在購置、保養、調撥和報廢固定資產時容易造成信息不對稱,進而造成賬目與實際嚴重不符,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資產信息化管理的難度。
2.4 資產信息數據的實效性不足
資產信息化管理不是資產使用的某一個階段,體現了資產的整個生命周期,因此,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要從資產購置、使用、維護和報廢等多個環節出發。但是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很多資產數據信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缺乏資產購置信息,轉讓、出借等情況記錄不及時,報廢不符合基本流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資產整體管理效果。不僅如此,由于資產管理不明確,在進行管理過程中存在多頭管理的情況,很多管理人員的專業基礎薄弱,不能正確使用信息系統和硬件設備,造成資產管理的實效性較差,不能發揮資產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3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的對策
3.1 提高思想認識
在進行資產信息化建設時,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和相應管理人員應重視資產信息化管理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內部管理體系,制定一系列可操性強的管理制度,從而有效提高資產信息化管理的綜合效率,保證操作的完整性。在崗位職責安排方面,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職責分明的管理體系,強化工作人員管理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鼓勵全員管理,加大固定資產的維護和保養,做好設備日常檢修工作,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全員內部控制體系。
3.2 加大資產信息化管理的資金投入
政府要加大資產信息化建設的政策傾斜力度,為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提供資金、設備和人力方面的保障。在資金上,根據行政單位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資產信息化建設的比例,不斷完善信息化系統,為資產信息化管理提供軟件支持;在設備上,根據單位對設備的使用要求,購置符合現階段發展的設備,為資產信息化管理提供硬件支持;在人力上,一方面,通過招聘專業資產信息化管理人才,為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大本單位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促進信息化建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還應加強管理人員和外界的溝通交流,不斷學習和更新資產管理理念,做好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為資產信息化管理提供人才支持。在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資金有限時,行政事業單位要完善基礎工作,不能一味追求某個功能而忽略整體目標,保障資產信息化建設工作有效開展。
3.3 制訂明確的資產信息化管理發展規劃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要明確戰略規劃,建立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完善組織結構,明確工作人員的職責和權限,落實工作責任制度,堅持“誰出問題誰負責”的管理模式。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制定季度、年度資產信息化發展策略,為資產信息化管理提供資金、設備、人力等方面的保障,為資產信息化管理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應詳細規劃戰略發展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及時檢查規劃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確保資產信息化管理順利開展。
3.4 細化操作流程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對資產配置方式和預算管理制度具有較高的要求。目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配置不均衡,通過合理的預算、調配等工作,可以最大化提升閑置資產的綜合利用效率,避免和減少重復購置帶來的浪費。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不斷完善資產專項檢查制度,不定期檢查資產管理情況,了解資產的配置、使用效率、運行狀態、維護情況等,形成資產管理記錄,方便及時查閱,確保資產管理實現動態化發展。
3.5 工作與績效考核相結合
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情況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包含配置計劃執行率、設備利用率、人均資產占有率、資產調劑利用率、資產增長率等指標。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利用資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加強績效考核管理,保證資產報表及考核報告的真實性。
4 結 語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和系統化的過程,離不開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的大力支持,同時需要單位各部門之間密切配合。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要充分認識到資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時找到單位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通過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認識、制訂明確的資產信息化管理發展規劃、細化各項操作流程等方式,不斷提升資產信息化管理的實效性,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活動順利開展。
主要參考文獻
[1]秦云山,李鵬.認清形勢,正視挑戰,積極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科學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13).
[2]卞征峰.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現狀分析及改進建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13).
[3]山東國子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深化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以山東省為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13).
[4]曾亞平,黃世軍.關于省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云平臺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機關后勤,2017(6).
[5]王琳.事業單位對其固定資產在新制度下的管理及核算分析[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