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摘要】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是由入園、離園、進餐、睡眠、喝水、如廁、學習、游戲等各種活動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而過渡環節是幼兒一日生活中各項活動之間的銜接轉換環節,是一日活動中的驛站,它是非正式的、閑散的、自由活潑的。因此,過渡環節中,在確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我們應該允許有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出現。
【關鍵詞】一日活動;過渡環節;積極價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現象。”因此,筆者認為,一日活動中過渡環節的組織一定要積極有效,讓幼兒通過這個環節能夠得到休息和調整,不造成時間的隱性浪費,使一日活動能建立起積極的聯系,同時也真正實現過渡環節的價值。
一、過渡環節有哪些
幼兒園的過渡環節指的是一個活動到另一個活動的中間環節。那幼兒園的過
渡環節有哪些呢?筆者認為,從晨間入園、早鍛煉后、午餐前后、活動前后等都是一個活動到另一個活動的過渡環節。
二、過渡環節的價值與重要性
在“一日活動皆課程”的理念指導下,我們應重視幼兒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因此,一日活動中的過渡環節自然是不能忽視的。那么,過渡環節有什么價值呢?為什么又如此的重要呢?
首先,過渡環節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能使幼兒在上一個活動結束后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便為下一個活動做好了鋪墊。其次,過渡環節氛圍輕松,幼兒可以在這里找到一個釋放的空間進行自我調整,這有利于幼兒的自我成長。再次,過渡環節并不是單純地服務于某一個環節或活動,它與正式活動有一定的連接性,它不可或缺,它也有它自身的價值。
三、怎樣發揮過渡環節的教育價值
1.自主選擇,自由支配
《綱要》指出:“要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過渡環節就是幼兒自由選擇的好時機。教師要給予幼兒權利,讓他們自主選擇想要玩的游戲,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在一日活動中,幼兒肯定會有許多想要玩的東西,卻因為時間關系或別人在玩等原因沒有玩到,而這個過渡環節,剛好可以滿足幼兒的需求,他們可以在這個時候把自己想要玩的玩具拿出來玩。當然,每一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他們會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幼兒喜歡安靜的閱讀,有的幼兒喜歡玩玩具,有的幼兒喜歡搭積木,等等,在安全衛生措施做到位的前提下,教師應該支持他們,讓那些看似無趣的過渡環節變得生動有趣。
2.利用空間,釋放心情
幼兒的天性是玩,他們也喜歡往外跑,因此,我們除了要充分利用教室,也要充分利用走廊的環境,它可是一個不錯的場地資源。
在“桃樹下的小白兔”的主題活動中,我們把小兔子的家安在了走廊上,這樣可以讓先吃完午飯的幼兒去喂小兔子,同時觀察小兔子吃東西的樣子。幼兒們都很喜歡,生怕餓著小兔子,紛紛加入到喂兔子的行列中。同樣,我們也可以讓幼兒搬椅子到外面坐著,曬曬太陽,玩會兒玩具、觀察班級的自然角等。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巧妙地利用空間,讓幼兒分散開來活動,寬松的環境不僅能讓幼兒放松,也能讓幼兒在活動的時候能伸展開來,避免幼兒過多造成肢體碰撞。
3.結合區域,大膽游戲
區域游戲有很多種類,那哪些區域游戲可以讓幼兒在短暫的過渡環節中輕松快樂的游戲呢?能讓幼兒動起手來的生活區、能進行安靜閱讀或角色扮演的語言區,還有幼兒最愛的建筑區和益智區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生活區中的游戲,如夾彈珠、串珠子、穿編等,不僅能鍛煉幼兒的手部小肌肉,還能讓幼兒靜下心來,以便在參加下一項活動時,不至于興奮過度。語言區中有幼兒感興趣的圖書,他們可以在語言區中安靜地翻閱圖書,養成閱讀的好習慣,讓幼兒在閱讀活動中平復心情,得到滿足感。益智區是幼兒開動腦筋、發揮想象力的好地方,幼兒可以開展拼圖、下棋等活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參與多人游戲來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四、教師在過渡環節中扮演的角色
教師在過渡環節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能忽視幼兒占主體、教師占主導的原則,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因此,無論是幼兒的自由選擇活動,還是教師引導的小組或集體活動,教師都應該尊重幼兒的想法和意愿,促進幼兒活動的主動性,讓幼兒成為一日活動的真正主人。
五、結語
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過渡環節很多,每一個過渡環節的時間以及作用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要正視每一個過渡環節,讓幼兒在過渡環節進行相應的保育活動,也要讓幼兒在過渡環節中放松心情,以便在進行下一個活動時能較快地進入狀態。同時,在過渡環節中要保證幼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這樣才能讓每一個過渡環節發揮積極的作用,促使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得到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