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祝美 孔明香
【摘要】目的 探究優質護理對降低肝硬化腹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消化科進行治療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也研究對象100例,我們將肝硬化腹水患者患者平均分為兩個組,既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與試驗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措施),各50例。對比兩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知識知曉率、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的比較。結果 試驗組預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知曉率比對照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要高,試驗組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的患者比對照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要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0%,對照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滿意度84.0%,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優
質護理實施與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升了臨床護理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7..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在我院消化科進行治療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也研究對象,我們將肝硬化腹水患者患者平均分為兩個組,既對照組與試驗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血吸蟲病性肝硬化13例,瘀血性肝硬化11例,非酒精脂肪肝性肝硬化26例。試驗組血吸蟲病性肝硬化11例,瘀血性肝硬化12例,非酒精脂肪肝性肝硬化27例。對照組與試驗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常規護理措施,具體護理措施為肝硬化腹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后,需要對患者進行治療風險評估,并對患者實施心電監護,每天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記錄,如血壓、呼吸和脈搏等。
給予試驗組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措施,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給予肝硬化腹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現在,很多患者在疾病確診之前大多數都會出現不良心理,如恐懼和煩燥心理,有的部分患者都會出現抵抗治療的心理,所以,估計工作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
理,協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為患者創建積極治療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對對照組與試驗組的患者進行消化道出血知識知曉率以及發生率的統計。運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共分為4個評分項目:護理工作質量、護理態度、護理全面性以及護理技術,總分為100分,每項25分;<60分表示為不滿意;60~85分表示為滿意;85~100分表示為非常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為對比分析對照組與試驗組消化道出血知識患者的知曉率、上消化道出血率以及護理滿意度,需要運用的統計軟件為SPSS 21.0,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對照組與試驗組對比運用x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 果
2.1 比較預防上消化道出血知識知曉率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
我們從表1消化道出血知識知曉率以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的預防進行對比分析后發現試驗組預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知曉率比對照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要高,試驗組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的患者比對照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要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護理滿意度
通過對對照組與試驗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比較后發現試驗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0%,對照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滿意度84.0%,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是蔓延性疾病,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現很多并發癥,如惡性腫瘤、消化道出血以及肝性腦病等,其中消化道出血這一并發癥最常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這一癥狀容易反復,同時發病率和病死率比較高。
通過上述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后,試驗組患者對預防上消化道出血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預防上消化道出血相關知識知曉率的患者,試驗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患者。根據“護理干預程序表”對患者進行護理后,試驗組的肝硬化腹水3年以上消化道的發生率比對照組低。通過研究證明,優質護理實施與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升了臨床護理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霞秋,朱佳瑛.預見性及針對性護理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26(1):6-7.
[2] 張 艷.護理干預降低肝硬化腹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的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2014,6(下旬刊)):35-3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