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
【摘 要】本文以江蘇師范大學傳媒類研究生為中心,有層次地掌握其生存環境、生存根本和發展前景,在現狀、背景理清的前提下,分析現在研究生數據化評價體系中的弊端,由此,找到應采取什么樣的手段、方法在實踐過程中讓評價體系有章可循,有規可矩,有方向可參考,讓體系從物質層面轉向精神層面,最終能夠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傳媒型人才。
【關鍵詞】傳媒類研究生;評價系統;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2-0154-02
教育部早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學生在思想品德、學業成績、文體表現等方面有獲得公正評價的權利。高校的測評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獲得公正的評價,也關系到獎學金等各種榮譽的評定,是高校運行的基本制度。伴隨著數據化時代的推進,現有的評價制度雖然采用一些數據手段,但是浮于表面,且難以支撐評價體系的實現,也更難滿足研究生自身進步發展的需要。如何加強改進建設評價系統,并給予學校一定的建設方向和趨勢,真正成為研究生發展的衡量標準,這是現在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傳媒類研究生學習評價體系不僅包含著學術理論評價、實踐活動評價,還有很多評獎評優考核獎懲制度,甚至包括對學生個人素養品質的評價等。由于本人植根于傳媒類研究生的評價體系背景中有所感受,所以以本校傳媒研究生的現實情況和評價體系為出發點,著重探究傳媒類研究生評價體系的根基,以此闡述梳理評價體系所存在的問題弊端,再結合當下的大數據技術,以期摸索出傳媒類研究生評價體系所需要提高和發展方向以及完善手段,從而對傳媒類研究生,甚至是其他專業的研究生評價體系有所指導和價值意義。
二、傳媒類研究生評價體系的現實問題
在各大高校,對于傳媒類研究生學術、實踐、理論等方面主要著重于制度的考核和獎勵機制,即根據所下達的有關文件條例對學生進行評價。而且,在文件條例中也一直遵循著和其他專業相似的學習評價標準,更多偏側于理論科研創新,專業實踐技能的側重相對較少,因為傳媒類研究生設計的專業領域較廣,具體研究的范疇和內容也有具體的劃分,總而言之,除去耳熟能詳的一些問題之下,以江蘇師范大學為例,如今,在大數據手段的背景下傳媒類研究生學習評價體系現實情況和問題主要存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一)數據手段介入的不完整性。在江蘇師范大學傳媒學院中,量化標準已經成為了體系的重要評價內容,劃分的評價層次和內容也盡可能更加全面完整,同時在每次評獎評優、黨員發展之前,都會盡量避免上次評價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但是對于不同側重的專業研究生來講,是較難平衡的一件事情。雖然現在很多高校都采取先進的量化標準以達到學生評價的全面化,但是,其量化的方面和內容還是局限于或者著重于所謂的成績和科研的模糊概念,并沒真正進行專業條理性的劃分,即使會有一些社會實踐類、個人素質體現類的評價加分,可是,以成績科研為主的這種量化標準并不能完全達到對于研究生各方面的評價。
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在量化標準的操作等方面,數據手段的使用還不夠熟練,導致在評價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效率低下以及數據錯誤等情況,令評價體系的運用不夠完善。
(二)數據技術使用的不深入化。很多高校評價體系的制定也只是對研究生學習、科研等方面的規定,并沒有深入思考制定的目的和意義,這也造成了現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學校物質評價體系的定性化,沒有通過數據手段給研究生的評價體系指出一個明確的趨勢和方向,這就使得每次進行評價的時候都會不停地修改制度,無法達到評價的統一性和科學性。而一系列的現實情況也更使得研究生的功利思想過于嚴重。研究生為了拿到更高額度的獎學金,為了成為黨員,不得不發表各種論文,不得不參加比賽活動,并沒有經過認真思考就盲目遵循標準要求。
因而,在此基礎之上能夠發現,現在研究生評價體系還是不夠完備,即使通過量化的數據標準也沒有達到深層次的評價效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利用數據化的手段完善研究生評價體系變得更有意義。
三、傳媒類研究生評價體系的解決對策
伴隨著數據技術地不斷發展與進步,利用數據技術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早已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工作方式。而根據傳媒類研究生作為藝術學生的特點、吃透數據手段利用形式和方法是解決傳媒類研究生評價體系中存在問題的重要方向。
(一)評價體系標準的先行性。“確定評價尺度是一項基礎而又關鍵的工作,直接影響國獎評定的質量。兩個國家文件均沒有給出具體明確的評價指標,因此細化評定標準成為各所高校最需關注的一個環節。”因為每個學校、每個學院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相對評價標準,而對于研究生來說,這種評價標準很多時候是模糊不清的,而很多教師也沒有及時告知學院的評價體系,所以當評獎評優以及相關測評之時,較多學生因為不知道相應的標準而錯失很多機會。而江蘇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的做法可以引以為例,在每學期的開學之際,相應的老師就會召開一次學生干部大會,通過負責老師的講座把學生應該了解到的有關學院的一些情況、學院黨員發展的流程等告知學生。這樣既能夠保有學生應知的權利,也令學院的評價體系工作更透明與公開。
所以本文所說的先行性就是指要把學校、學院的評獎過程和一些標準公開透明地告知學生,這樣才能激勵學生努力鉆研,明確提升自身的能力,并且具有充足的奮斗目標。
(二)高校工作者意識形態的數據化。要想快捷高效地利用數據手段進行研究生體系的評價,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必須要具有大數據意識和應用數據技術能力,在意識形態上和實際操作上都能夠實現數據化。比如,針對傳媒研究生專業科研和實踐的不同性質,適當地把握數據測評、準確利用數據平衡不同專業的特征,通過數據全面連貫評價研究生,深度挖掘評價體系的內涵和目的,最終在一系列的評價標準之后不僅僅是老師自身,而且對于學生的自我了解能夠更加清晰明了。
因此,大數據時代背景讓數據技術廣泛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包括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包括對于自身的自我認知等。而新媒體的手段對于傳媒類研究生來說,更加能直觀明了地接受。所以,數據化的意識這種從一開始就植根于教師的思想之中,不僅可以應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勢和新需要,更加可以真正公平公正地實現高校對于傳媒專業研究生在研究過程中的培養、引導、學習和發展、獎勵和考核等。于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下,一步一步讓研究生明晰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和缺失,從而轉變現在的功利心理和態度,激發他們的積極主動性。
四、結語
根據現實情況看,高校傳媒類研究生評價體系建設雖然采用了很多數據化的手段,量化手段并沒有得到最大利用,造成了研究生評價標準的一再改變,片面化明顯,因此高校傳媒類研究生學習評價體系有待深化改革。由此看來,傳媒類研究生評價體系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會引起更多高校的關注,并且相互學習借鑒優秀經驗,不斷地結合當下數據技術讓研究生評價更合理、更公正,也讓高校在評價制度方面更方便科學,推動研究生各方面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云霞,楊連新.從高校、導師和學生視角談如何面對研究生國家獎學金[J].教育教學論壇,2014(50).
[2]安乾.淺談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點及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6(08).
[3]嚴玲霞.淺析90后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