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劉君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農村教育,特別是農村音樂教學,當前我國湖南省農村音樂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的時候依然使用傳統方法,這樣的手段無法與時代發展步伐相適應。因此,在新課改大環境下,加強湖南省農村音樂教師的培養十分重要。
【關鍵詞】湖南省;農村音樂教師;培養;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2-0168-01
一、解決湖南省農村音樂教育師資匱乏的問題
根據調查分析,在現階段湖南省農村學校當中,音樂教師的數量比較少,但是在校學生非常多,音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占比差異性非常明顯。與此同時,在這少數的音樂教師當中有一部分是專科院校畢業的大學生,還有一部分是到學校實習的在校大學生,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了我國湖南省農村學校音樂師資力量非常匱乏的現象,并且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比較低,許多青年音樂教師缺少實際經驗,甚至某些農村學校缺少音樂教師,而由其他教師進行代課,這樣教師可能會在課堂上向學生播放一些流行歌曲,之后學生一邊聽歌,一邊學習演唱,也有些學校直接把音樂課改成學習其他學科或者是自習課,這使湖南省農村學校的音樂課流于形式。針對這樣的情況,教育部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解決相關問題,鼓勵農村學校聘請更多的音樂教師,并且對學校當中現有的音樂教師進行定期培訓。
二、加大投入,改善湖南省農村音樂教學條件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音樂教育在其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在現階段的湖南省農村學校音樂教育過程當中,由于相關經費的投入并不充足,導致學校的音樂教學基礎條件比較差,許多學校一方面并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另一方面也缺少完善的音樂教學設施設備。不管是教育部門、學校,還是教師與家長,都認為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更加重要,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美術、體育以及音樂課程的教學,與此同時,在教學質量檢查上,也更加重視前者,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審美能力產生著不良的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國湖南省農村學校要改善自身的音樂教學環境,相關教育部門要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的經費,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農村學校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正常展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整體發展。
三、加強湖南省農村音樂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
第一,加強良好師德師風的建設。對于湖南省農村學校的音樂教師而言,要形成愛崗敬業、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資歷深的教師要指引青年教師積極奮斗,樹立準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提高青年教師的使命感以及責任感,讓他們嚴格遵守教師的職業規范。
第二,增快音樂教師培養的腳步。在湖南省農村學校當中,因為大部分音樂教師并未通過正規培訓,進而造成音樂教師的理論能力與水平都比較低,并且他們的音樂素養有待提升,在實際音樂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也無法使用合理有效地教學方法,某些音樂教師只可以簡單的識別簡譜,而大部分教師甚至不會識別與演唱五線譜,更加不具備鍵盤彈奏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提高湖南省農村音樂教師的音樂能力與素養迫在眉睫,只有提升音樂教師的音樂素養與綜合素養,才能夠保證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落實,保證湖南省農村學校音樂教育的效果與質量。在農村學校當中,要鼓勵更多的年輕音樂教師在職繼續教育,或者是充分使用寒假與暑假等時間到高等院校當中進行短期培訓,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
四、增加社會、家長及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認識,提高音樂課程的地位
在我國藝術教育過程中,音樂教育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其可以讓學生在音樂知識學習過程中體驗以及感悟美,并且讓學生在其中獲得美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與綜合能力。但是當前在我國湖南省農村學校當中,教師與學生都沒有意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針對這樣的情況,要加強社會、教師與家長對音樂教育的認知,提升音樂學科在學校教育當中的位置,才能有效解決農村音樂教師音樂素養與綜合素養提升的問題,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農村音樂教師的培養應該是持續的、長期的以及發展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大環境下,我國越來越重視農村音樂教學,基于此,農村學校要加強音樂教師的培養,尤其是湖南省,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與音樂能力,培養教師的綜合素養,保證湖南省農村學校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正常展開。
參考文獻:
[1]劉欣.高校音樂教師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以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為個案[J].中國音樂教育,2018,(05):29-33.
[2]朱詠北,王歡歡.論高等學校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兩個維度[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7,16(02):93-97.
[3]王玲,司瑞姿.普通高校音樂教師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新課程改革對接問題的理性思考[J].音樂創作,2016,(06):178-179.
[4]黑秀國,許澄.教育改革背景下音樂教師必備技能探究—評《音樂教育理論與課堂教學技能》[J].當代教育科學,201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