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才晟
摘 要:文章在分析了現代城市景觀設計少文化、重西化、沒特點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分析了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城市景觀設計中的必要性,探索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策略,包括將 “中國材料”“中國色彩”“中國歷史”“中國圖案”“中國園林”“中國故事”融入到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當中。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城市景觀設計;中國元素
現代城市景觀設計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泛。西方現代城市景觀設計在二戰后形成了現代主義景觀設計思潮,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空間的概念發生了變化,強調景觀應該是運動而不是靜止的形式,是為人們提供體驗與娛樂休閑的場所。在景觀設計當中,融合文化元素是現代景觀獨特的文化表達和地域特征,有機地融合了空間、行為和生態,還有人文精神,促進人居環境中傳統文化的發展。因此,城市景觀是為城市提供自然生態的藝術手法,是為城市呈現人文關懷體現地域內涵的藝術手法,其作用便是使參與者在城市中充分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
一、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少文化
我國的大多數城市在近十年間都在迅速崛起,小城市向大城市轉變,大城市向外不斷擴展。某某步行街、某某購物廣場、某某主題公園,已經成為各大城市必不可少的項目。然而對于廣大市民而言,城市已經變成了“水泥森林”,到處只見林立的高樓大廈和縱橫交錯的街道,路上懸掛的最醒目的只有商業招牌。少之又少的城市的景觀設計在市民眼里已經黯然失色,分析其主要原因,大概是沒有文化襯托。
(二)重西化
城市景觀設計這一學科在我國的興起,先是從學習西方城市景觀設計開始的。因此,很多人對于城市景觀設計都以西方某廣場為例。而城市發展進程中,西方文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被國人崇拜,因此西化的設計比比皆是。東西方的城市景觀設計有著較大的差別,舉個易于理解的例子。西方的園林設計講究對稱、整齊劃一,而中式園林設計講究的是移步換景、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因此,中國的蘇州園林是獨具特色的,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柔和中庸。當下,縱觀國內各城市各處的園林設計,樹木幾乎都是采用對稱的幾何形狀的修剪,園林的圖案也是幾何形的對稱,對稱、整齊、統一的西式風格在城市景觀中屢見不鮮,卻少有中式風格。城市的雕塑、建筑、噴泉等等,西化的現象隨處可見,嚴重偏離中國傳統文化審美。
(三)沒特點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城市迅速發展壯大,在發展過程中崇拜西方文化的現象層出不窮,因此在快速造城的歷史進程中,很多城市都變成了沒特點的統一城市。拿出很多城市的照片來看,都似曾相識、大同小異,總體來說就是都沒有特點,很少有讓人印象深刻或者能夠體現城市特色的標識性景觀設計。
二、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城市景觀設計中的
必要性分析
新時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多的被各行各業重視。很多城市在進一步景觀建設的過程中也在逐漸融入中國傳統文化。
過去,人們經常用經濟發展程度、GDP指標來衡量一座城市的價值。當前,隨著中國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發展程度只是城市的一方面,文化環境建設已經成為人們逐漸關注的另一側重點。每一座城市至少應該有一兩處地標性的景觀文化,或許是一座廣場、一個公園、一個雕塑、一條街道。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城市景觀設計,讓城市獨具特色,充滿歷史韻味。蘇州的十里山塘、杭州的西湖十景皆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城市的最佳融合成果。
將中華傳統文化與城市景觀設計融合是一種文化宣傳,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通過融入傳統文化,喚醒市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學習。
三、中國傳統文化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策略
(一)將“中國材料”與城市景觀設計融合
能夠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材料有:陶瓷、青銅等,其中以陶瓷最具代表性。在英語里中國(China)與陶瓷(china)是拼寫相同的詞語。可見,全世界都將陶瓷作為中國的代名詞。陶瓷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極具中國特色的中國材料。中國作為陶瓷的故鄉,若在城市景觀設計中融入陶瓷材料,則是很好地融入了傳統文化。圖1是某城市以陶瓷為材料的城市景觀設計。
(二)將“中國色彩”與城市景觀設計融合
“中國色彩”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紅色,因此也被稱為“中國紅”。紅色表示快樂、熱情,它使人情緒熱烈、飽滿,激發愛的情感。在現代化城市中如果貿然使用過多中國傳統文化會顯得突兀,運用中國紅這一色彩與現代城市景觀相結合,不僅給城市景觀增色,更會使市民增加熱情,產生快樂的情緒。圖2是某城市運用中國紅色彩的城市景觀。
(三)將“中國歷史”與城市景觀融合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有很多歷史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如果能根據城市特色,將中國歷史與城市景觀相融合則是弘揚歷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圖3中的雕塑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在校園景觀設計時,將中國四大發明以雕塑的形式進行展現,使其與現代化的圖書館等相融合,喚起莘莘學子的民族自豪感,促進他們努力學習。
(四)將“中國圖案”與城市景觀融合
中國圖案是指中國特有的能夠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紋理與圖案,龍紋、鳳紋、太極、八卦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易經系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是極具代表性的中國圖案。將太極融入現代城市景觀中讓市民感受到太極文化的博大精深,對于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圍有很大的作用。圖4是某城市的太極圖案噴泉,夜光下尤其美輪美奐,意境深遠。
(五)將“中國園林”與城市景觀設計融合
“天人合一”是中國園林的特點之一,講究人與自然的融合與和諧。設計中不過度追求對稱而是因地制宜,將山與水、植物與山石、建筑與曲徑做到最巧妙而自然的結合。在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也可借鑒,尤其是近些年興起的部分中國園林特色的高檔商品住宅小區,在景觀設計方面講究山水相繞。通過假山、奇石、流水、亭臺樓榭、竹林花卉等打造出寧靜、自然和諧的城市居住環境。如水講究有靜有動,有流水、落水、靜水,靜水中又要有魚影相襯。花卉、樹木的選擇也是考慮到本地氣候環境等,不會像西方園林中統一以幾何圖形種植統一樹種,而是各種樹木錯落有致,同時還考慮四季變換中樹葉顏色的變化,使得園林中四季皆是美景。花卉的選擇更是以體現中國傳統特色的花色為主,如牡丹、芍藥、芙蓉、梅花等,也要考慮四季花期相接,日日有花可賞。
在融入中國園林藝術的同時,具有傳統特色的中國燈籠、中國拱門、碎石路等也在現代城市景觀中得以應用,本著景觀設計與周圍自然環境有機融合的原則,最終達到“人在畫中游”“移步換景”的最佳效果。
(六)“中國故事”與城市景觀設計融合
中國歷史上流傳著很多優美的傳統故事,從“白蛇傳”到“西游記”再到民間傳說,尤其是一些地方流傳著與當地生活與文化息息相關的民間傳說。將其融入城市景觀設計,能夠突顯城市特色,成為地標式的景觀讓人印象深刻。例如,矗立在大海里的珠海漁女雕塑就是選用了珠海當地的民間故事作為背景題材設計的,如今這尊雕塑已經成為珠海市的一張名片,常常出現在各類宣傳畫中。
四、結語
除了上面所述的融合策略外,還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融合方案。對于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來說,在充分地學習了西方設計的基礎上,要向歷史學習,回歸中國,立足于傳統東方審美,符合城市特點、符合市民審美、符合城市發展需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景觀設計是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
參考文獻:
[1]安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8).
作者單位: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