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建
【摘要】目的 研究探討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效果與術后并發癥的效果觀察分析。
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結腸癌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8例,給予對照組患者開腹手術治療,給予研究組患者腹腔鏡手術治療。將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更有效確切,有效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在臨床治療中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結腸癌;治療效果;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735.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6..02
結腸癌是消化道科常發生的惡性腫瘤之一,常發生于乙狀結腸與直腸的交界處。常發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造成影響[1]。本次研究為分析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對結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選取在醫院接受治療的56例結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結腸癌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8例。其中,研究組男16例,女12例,年齡36~73歲,平均年齡(48.56±3.94)歲;對照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47.48±4.36)歲。兩組患者均符合結腸癌診斷標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開腹手術治療,患者保持仰臥姿勢,對患者進行靜脈復合麻醉,麻醉起效后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在患者腹部行開腹手術,確定患者病灶位置并切除,清除患者病變組織,按照常規手術進行操作。
1.2.2 研究組
給予患者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行仰臥姿勢并給予患者靜脈復合麻醉,建立CO2氣腹,使氣腹壓力保持在
13~15 mmHg,在患者臍下作一切口為觀察孔,在鎖骨中線及左右麥氏點作一切口為操作孔,對患者腹腔內實際情況進行觀察,將結腸系膜、側腹膜、網膜游離,利用棉帶扎緊腸管,將腸系膜與腹膜之間切開,下部血管分離,利用鈦夾將血管夾閉。將病變組織在橫結腸或升結腸的患者切斷距離腫瘤10 cm處腸管,將斷離腸管提出,對淋巴結進行清掃,放置引流管,將切開進行縫合[2]。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有效率:將患者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療顯效率+治療有效率。(2)并發癥發生率:將患者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腸梗阻的發生幾率進行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75.0%)低于研究組(96.5%),并發癥發生率(32.1%)高于研究組(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n(%)]
組別 n 顯效 有效 無效 治療有效率 并發癥發生率
研究組 28 15(53.5) 12(43.0) 1(3.5) 27(96.5) 2(7.1)
對照組 28 12(42.8) 9(32.2) 7(25.0) 21(75.0) 9(32.1)
x2 — — — — 5.25 5.54
P — — — — 0.02 0.01
3 討 論
結腸癌在消化道中較為常見,患者發病的原因主要與高脂肪與低纖維飲食有關,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在臨床治療中通常采用手術治療、放化療治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方法。隨著腹腔鏡在結腸癌患者的手術中廣泛應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產質量,促進病情的恢復。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6.5%)高于對照組(75.0%),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7.1%)低于對照組(3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原因為:在常規結腸癌患者的治療中,開腹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切口較長,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多,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較大,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高,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而腹腔鏡手術治療在操作中醫生操作視野較好,能夠清晰準確的確定組織間隙,對輸尿管及自主神經叢進行保護,避免出現損傷及出血情況,對患者病情的恢復有促進作用。醫生利用腹腔鏡對結腸癌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降低手術操作難度,徹底清除腫瘤及病變組織。腹腔鏡手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小,術后患者病情恢復速度快,患者預后效果好,并發癥發生幾率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對患者術后病情的康復有促進
作用[3-5]。
綜上所述,在對結腸癌患者的治療中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可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提高治療效果,在臨床治療中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王文韜,馮 勇.腹腔鏡與開腹結腸癌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比較Meta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5,35(1):79-85.
[2] 莫 波,馬 娟,郝志楠.結腸癌應用腹腔鏡以及開腹手術治療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6,22(6):24-26.
[3] 熊小勇,徐降興,習舉云.腹腔鏡手術對比開腹手術在結直腸癌根治術中的安全性及遠期療效評估[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10):1665-1668.
[4] 應可明,陳 崢,燕歸如,闞炳華,孫民昌.腹腔鏡與開腹結腸癌根治術的安全性及近遠期臨床療效評估[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5,38(6):446-449.
[5] 王仁輝,溫宜清,鄧浩財.腹腔鏡與開腹結直腸癌根治術的近遠期療效比較[J].消化腫瘤雜志(電子版),2012,04(1):21-2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