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瑋 秦紫騰


摘要: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隨著各類APP的廣泛應用,其使用體驗和利用效果也逐漸被人們所關注。本研究利用技術接受模型(TAM)擴展模型,通過影響APP的幾個因素進行構建工會移動服務APP用戶行為影響因素模型,通過問卷的調研方法進行數據收集,結合構建的模型進行數據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界面呈現、功能定位、系統設計、服務設計和社會影響這幾項因素影響APP的用戶使用行為。以此為依據,本文就界面呈現和功能定位兩部分針對工會移動服務APP進行界面設計。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接受模型(TAM);工會移動服務APP;用戶行為;界面設計
中國分類號:G20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11-0072-02
“互聯網+”是社會技術進步發展的體現,互聯網思維也是應運而生的新興思維方式,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影響很大,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傳統行業,利用互聯網形成的各種平臺(PC端和移動端),更好地顯示傳統行業的優勢,促使經濟持續發展,提升服務質量。近年來,工會對門戶網站的關注度持續上漲,而且會使用互聯網平臺進行閱覽、學習、交流等,正因如此,很多地方工會也相繼推出了各自的工會移動服務APP,本文以用戶行為研究為基礎,探討影響工會移動服務APP用戶體驗的因素,針對浙江省APP進行設計應用。
1研究現狀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隨著用戶對服務型APP使用的增多,APP更強調用戶體驗,即以用戶為導向的設計,工會APP也不例外,希望使用戶能夠及時高效、隨時隨地的感受到服務效果,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通過對近年來國內關于移動終端的用戶使用行為的研究進行分析,發現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用戶對政府網站移動端、政務微博移動端等的使用行為研究,對工會移動服務APP的用戶使用行為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工會移動服務APP用戶研究顯得十分必要,以實現更好地發揮工會移動服務APP的作用。
2用戶行為模型
美國學者Gardozo于1 956年提出顧客滿意度概念[1]。Davis提出了TAM技術接受模型(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理論,可以用于新技術的接受度研究,對于技術的接受度是影響用戶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接受度越高,用戶體驗感就越好,用戶的滿意度就越高[2]。Ajzen (1985)提出的TPB理論,該理論認為用戶的行為是由其意向和知覺控制決定的,并受外部用戶行為的影響。本文基于滿意度、TAM(技術接受模型)和TPB理論,提出了影響工會移動服務APP的用戶行為的模型。
2.1用戶行為模型構建
在用戶體驗的研究中,影響體驗的主要因素包括有用性、易用性、愉悅性等因素,其中有用性和易用性這兩個因素也是TAM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此模型經常被用于互聯網技術的接受度及用戶使用行為的研究[3],不難發現,易用性和有用性兩大因素出現于影響用戶體驗的設計因素中和影響新技術接受度的TAM技術接受模型中,所以本文從用戶體驗和TAM兩方面考慮,細分出與其相關的界面呈現、功能定位、系統設計和服務設計四個影響因素,針對工會移動服務APP這種服務型平臺進行模型構建,由于工會移動服務APP的使用情景則較為特殊,工會信息發布量較大,需要用戶有較高的參與度等特點,考慮影響用戶行為的外部因素——社會影響,綜合構建影響工會移動服務APP平臺的用戶行為理論模型構建。構建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
2.2用戶行為模型結果
本次研究針對模型中的影響因素制定問卷,通過發放問卷收集的數據,2019年4月至5月,采用線上問卷發放和紙質問卷發放兩種問卷調研方式,在嘉興、杭州、寧波等地共發放了250份問卷,經過篩選和排除,最終只有142份問卷有效。利用調研數據結合數據模型提出影響使用行為的假設,利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具體如下:
1)易用性和有用性是影響工會移動服務APP因素模型的兩個關鍵因素,也是影響該平臺用戶體驗的兩大因素。其中易用性是指“個人認為很容易使用一個具體系統的程度”;而有用性是個人使用系統的外部動機[4],用戶使用工會移動服務APP時,是否能夠接受到有效的信息,有效地輔助用戶操作完成工作任務,有效實現目標的達成。在本模型的構建中,假設工會移動服務APP的使用上,提出“界面呈現、功能定位、系統設計和服務設計對易用性與有用性兩個因素起到正向影響作用”與“易用性和有用性對工會移動服務APP平臺的用戶行為起到正向影響作用”,通過SPSS數據分析,兩項數據證實假設成立。
2) TPB模型認為用戶行為除了用戶自身感知外,還受外部用戶行為影響,如主觀規范等因素[5],所以在建立影響公眾對工會移動服務APP使用意向的還需建立另外—個假設:“主觀規范正向影響工會移動服務APP用戶行為”,也都證實假設成立。
從以上的驗證結果中,發現“界面呈現、功能定位、系統設計和服務設計對易用性與有用性均起到正向影響作用”,界面呈現、功能定位可以通過APP界面設計得以實現,系統設計中信息呈現的合理安排也與APP的界面設計息息相關[3],本文就界面呈現、功能定位、信息呈現這幾個方面作為切入點,進行工會移動服務APP的界面設計。
3基于用戶行為模型的工會移動服務APP界面設計實踐
3.1界面風格
本文將以“浙江工會”為例進行工會APP設計的嘗試。界面設計風格選擇以當下較為流行的扁平化風格,也適用于IOS和安卓兩大操作系統,選擇用最簡潔的呈現方式和設計元素為主,通過簡單且明確的幾何元素和線條進行視覺元素的構成和控件呈現,簡潔大方、條理清晰、功能布局明確,適應當前的流行趨勢,在各種用戶端均可以很好地兼容。
3.2界面色彩
界面色彩設計主要以紅色與藍色為主。紅色和藍色在色彩學上被稱為互補色,紅色的感情色彩是熱情激烈,然而藍色的感情色彩是清新冷靜,暖色調和冷色調對比強烈且表現效果醒目、舒適。紅色在公眾印象中多是“黨建”“領導”色彩的象征,以紅色為主色之一,應用于工會移動服務APP中,傳達工會精神;而藍色是浙江的代表色,象征“中國藍”[6]。結合“浙江工會”的含義,本次設計確定以紅色和藍色搭配為主色調設計工會服務APP。
3.3功能定位
“浙江工會”APP總共劃分了4個模塊(如圖3):“首頁”“新聞”“工會”“我的”。首頁模塊是整個APP最先進入的部分,它可以使用戶直觀明確地看到最核心的功能,能夠讓用戶第一時間知曉APP的用途及主要服務功能。其中包含“職工入會”“法律”“幫扶”等功能界面的進入點,用戶可以通過界面上的設置的功能按鍵進入相應界面。首頁也包含一些時事熱點、工會新聞的推送,在明確功能的同時,了解近期的大事。新聞模塊主要涵蓋了浙江各個地區的新聞——杭州、寧波、嘉興等城市相應的新聞界面。分區域劃分新聞模塊,讓各地區的用戶關注并及時得知本地新聞,更加貼心與人性化。工會模塊主要是用戶加入工會組織后在本工會的一些功能化界面,包括入會、轉會、工會法律服務、工會幫扶等功能,方便用戶進行工會服務的操作。“我的”模塊,則是用戶個人界面,包括一些賬號管理、設置、收藏等基本功能。
4結語
本文通過對工會移動服務APP用戶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得出“界面呈現、功能定位、系統設計、服務設計和社會影響這幾項因素影響APP的用戶使用行為”的結論。就此結論,結合專業方向,從其中兩個部分——界面呈現和功能定位對“浙江工會”APP的界面進行設計。通過對界面風格、色彩和功能模塊設計,讓用戶能夠更加直觀明確APP的功能與服務對象,并且使用戶更容易接受和使用APP,并以此獲得滿足感,增加APP使用的粘性,能夠更好地使工會服務于用戶。
本文系2019年浙江高校教代會、工會工作課題項目(項目編號:ZJJYGHYB2019022)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Woosdie A G,Frey L L Daly R TLinking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behavioral intention[J] Journal of Health Care Marketing,1989,9 (02): 5-17
[2]魯耀斌,徐紅梅.技術接受模型的實證研究綜述[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6 (03):93-99.
[3]吳詠梅,高英齊,操慧子基于TAM的陽光體育服務平臺使用意愿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 (13):247-248+250
[4]Davis F Bagozzi R, Warshaw P Extrinsicand intrinsic motivationto use computes in theworkplace[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12(14): 1111-1132
[5]郭俊華公眾接受政府門戶網站的影響因素研究[J].上海行政學院學,2011,12 (01):48-56.
[6]李雪,龍權,溫淑婧.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學生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 (04)
作者簡介
董曉瑋/1982年生/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交互設計(浙江嘉興31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