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時尚發展如此迅速的當下,解構主義作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與創造手法,在服裝設計中占領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解構主義是在建筑界最先開始運用的,直到后來才慢慢引用在服裝設計上,這讓服裝有了新的表達,不再是局限于傳統的結構設計當中,它的運用擴展了設計師的設計思維,進而產生了多元化的服裝款式。本文將解構主義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作為開端展開研究,在了解了解構主義的誕生和發展后,分析解構主義的表現手法,梳理其在服裝款式、面料、色彩設計中的運用呈現。
關鍵詞:解構主義;服裝設計;運用
中國分類號:JS9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11-0116-02
解構主義是從邏輯上否定傳統的基本原則,從而創造新的規則變化。解構主義的形式實質是對于結構主義的破壞和分解。在當代設計中有強烈的表現欲和未來的探究性。解構主義最先運用在建筑啊設計上,在后來的時間里才慢慢運用到設計的各個領域中,在服裝中也漸漸被人接受和普遍運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物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川久保玲等。
1解構主義概述
解構主義作為一種設計風格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作為解構主義領袖的德里達對傳統的西方哲學思想有了不同的見解,他的核心理論是對所有帶結構有規則的事物進行改造,認為最基礎的、最原始的可以反映出事物的真實性,簡單地來講就是打破原有的秩序,創造出更為切合的秩序。解構主義運用錯位、折疊、重組等手法作為基礎進行改造。形式語言上傾向于抽象化,更多地傾向于從表面詞匯轉向深層結構的推究。
結構主義在時間的影響下衍生了解構主義,同時也給人們提供了新的思維模式,在當今設計中,作為一種重要的設計風格,帶給設計師們多維的靈感。
解構主義理念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建筑界,以彼得艾森曼和貝馬得屈米為代表家,他們把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的解構主義哲學理論用于建筑上創作,隨后提出了解構主義的理念。它表達了對傳統想法的不同理解,打破教條及原有的觀點,營造出不同的思維模式讓人們不拘于原有的思維。設計中的解構主義在思維上突破了原本結構的統一性,它主要強調其結構的不穩定性和多變性的特征,對于設計師來說是新的突破,即“顛倒”和“改變”。有了解構主義的概念,在設計界引起軒然大波,更加解放了設計師的思維。
解構主義在其設計表達上有著許多不同的思想點,在手法上也是多樣的,有著不確定性和多樣性,多樣性的解構理念正是設計師們所需要的新模式,意昧在不同的視角下有著不一樣的理解,設計的產品不言而喻有著新的高度,推動了設計行業的發展。用語言來概括設計中的解構主義,分為三大類:第一是構成主義時代更迭下的演變和發展;第二是具有共時性,可以不在環境、人物、事物等影響下做出相關的反應;第三是重視隱喻隨機的對立統一,重點夸大片段、遣散、分離、短缺、不完整、無中心。
2解構主義的表現特征
解構主義代表人物德里達的設計就是圍繞著解構而思考,他認為所有事物和所有規則的制度、界限、概念、思維都是可以被改變的,他的批判方式,從某個理論當中抽離一個典型的事例,對它進行分解、批判、分析,通過自我意識再確立對于事物真理的了解。解構主義的表現特性,可以歸納為五大點。
2.1散亂
解構主義的作品往往在總體形態上給人的感覺是殘缺不全、結構混亂的,與傳統的設計形式是絕對不同的,其形式、色彩、比例等方面的處理手法靈活自由,超逸傳統美學已有的模范和秩序,聚避古典的美學。如,設計師弗蘭克蓋里是解構主義在設計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用彩色合成樹脂設計的魚形燈和紙板家居,其中都能看出零散、不合調、有點做作的浪漫情調充滿了每一個作品中,這些作品引發出人們潛在的另一種情愫,一種看似破壞后的舒適感。
2.2殘缺
不完整或者部分缺失在常規事物中不見得是一種完整的美,見多了那些完整美感的設計效果,殘缺不齊的設計便能讓人們眼前一亮,達到另一種的美感讓人們回昧無窮,這便是解構主義在設計中殘缺的特性。
2.3突變
將多種不同材質或者毫無相關聯的元素進行搭配組合,在視覺上看起來不融合、生硬、牽強、怪異等。以極端的方式出現,來達到可以突破常規的不一樣設計,打破傳統的和諧設計,出現另類的美感。
2.4失重
采用顛倒、扭曲、彎轉等形態制作失穩、滑行、移位、翻轉、墜落,甚至出現坍塌的不安全狀態,以達到一種莫名的快感。
2.5超常
就是竭力超越常規,標新立異,把反常當正常。如,古根海姆藝術博物館最惹眼的地方是第一層的海景觀,突破以往的建筑設計讓它更加貼合大自然,而整個建筑的材料是鈦合金板,造型上是有流動的線條,讓嚴肅的建筑有了俏皮感。
3解構主義在服裝中設計中的運用分析
3.1解構主義在服裝款式設計中的運用分析
現如今,服裝款式多變萬化,但也沒有脫離傳統的服裝結構,不過如果將解構主義運用到服裝設計中,會有不一樣的美感和認知,也更加讓服裝具有顛覆性的變化。
解構主義在最開始出現于人們視線中時,許多人表示不接受、不理解、抗拒的一種心態,認為是毫無美感的設計。但解構主義不是打破一切規則的理念,而是在無規律中尋找規律的存在。解構主義打破了傳統的設計理念,給人一種不一樣的視覺沖擊和不被欣賞的美感。如,在服裝行業里運用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有川久保玲,其作品“乞丐”裝是在1981年的秀場上脫穎而出,黑色衣服搭配破洞,瞬間變成“乞丐”們的聚會。破爛、陰郁、沉悶、無厘頭的黑色設計讓服裝界有了新的突破,把服裝設計理念帶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利用蕾絲面料在造型上隨意打結使得看起來零亂,但也有黑色帶來的神秘感以及蕾絲的少女氣息(圖1)。再如,在2016年秋冬巴黎時裝周上,一位90后設計師在本季上演了一場怪誕解構主義秀,服裝中巨大的寬肩膀打破原有的身體正常比例,而不對稱的衣領和袖口充滿了對未來服裝的挑戰,同時在顏色與質感上也帶來了碰撞,這讓人們對服裝有了新的理解。
3.2解構主義在服裝面料中的運用分析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服裝設計水平的提高,服裝的面料成為了眾多設計師的關注點,因為它是體現服裝產品設計感、品質感的重要方面。服裝面料是設計師實現想法的一種直觀表現,服裝面料上的解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服裝開辟出新的特色。面料質感的不同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緞面是垂感的,絨面是厚實的,皮料是有光澤的,毛呢是嚴謹的,紗料是輕薄的,不同的面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服裝的設計感。并且,現如今的服裝界更加注重面料的再造設計,以拓展服裝材料的表現空間,就像三宅一生的《褶皺》系列,高溫壓褶材料具有強烈的質感,由此增強了服裝的立體感,給人們一種自由空間的延伸感,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三宅一生1976年春夏展覽,以褶皺做的設計沒有嚴謹的外形,是一種帶有隨性的寬松感的連體衣(如2)。
3.3解構主義在服裝色彩設計中的運用分析
服裝色彩設計是服裝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色彩是服裝的妝容。解構主義在服裝色彩設計中的運用常常表現在從大自然中提取、重構、再創造來構成服裝色彩。這種新的色彩元素通過對非服裝,反形式,反傳統的審美表現服裝本身意義的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傳達了人們強烈要求顛覆從前和追求個性的情感以及欲望。
4結語
進入21世界以后,服裝設計已經越來越趨向于多樣化,帶有解構主義的服裝以其獨特的設計沖擊著我們對于服裝個性化的認識。解構主義以打破傳統服裝設計為目標,具體表現為在本文中提到的款式、面料以及色彩上,在三者的基礎上,將其綜合運用來體現服裝的現代美。
參考文獻
[1]曹小鷗.國外后現代設計[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2
[2]鄔烈炎.解構主義設計[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8
[3]金惠敏.結構主義與后結構主義異同辨析[J].藝術百家,2016,32 (02):132 134.
[4]劉元鳳,現代服裝藝術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7.
[5]尹紅.現代設計元素[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5,2
[6]周娜.淺析解構主義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表現[J].美術教育研究,2016 (15)
[7]竺梅芳.三宅一生與川久保玲解構主義風格分析[J].大眾文藝,2010 (21).
[8]趙新平,張興全.解構主義對現代藝術設計的意義[J].美術大觀,2007 (12)
[9]汪婷婷,朱和平.川久保玲解構主義服裝設計風格探析[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03)
[10]陳建輝.論服裝設計風格中的結構與解構[J].裝飾,2005 (01).
[11]李蘇君,彭景榮三宅一生與解構主義服裝[J].美與時代(上半月),2010 (01).
[12]閆瑋.結構與裝飾在服裝設計中的結合——從三宅一生的設計看東西方元素融合的可能性[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 (05).
作者簡介
趙竹青/1985年生/女/山西榆次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山西太谷0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