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敏 溫紅衛 王曉譽 黃一凡
[摘要] 目的 評價先天性缺牙應用口腔修復聯合正畸療法治療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該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告知患者不同治療方法的風險和利弊,由患者自由選擇作為分組依據,將其分為對照組、聯合組,兩組樣本各30例患者,口腔修復作為對照組治療措施,口腔修復聯合正畸療法作為聯合組治療措施,分析兩組語言能力評分、咀嚼功能評分、治療時間、治療效果、患者滿意度。 結果 聯合組語言能力評分(9.51±1.54)分、咀嚼功能評分(9.55±1.10)分、治療效果96.7%、患者滿意度96.7%均高于對照組(7.66±1.48)分、(7.38±1.05)分、76.7%,80.0%(t=4.744、7.816;χ25.192、4.043,P=0.000、0.000、0.023、0.044);治療周期時間,聯合組(17.6±2.0)個月、對照組(1.5±1.0)個月(t=39.437,P=0.000)。 結論 先天性缺牙應用口腔修復聯合正畸療法治療,既可提高語言能力及咀嚼功能,又可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先天性缺牙;口腔修復;正畸療法;先天性缺牙;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2(b)-0056-03
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Oral Prosthesis Combined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Congenital Missing Teeth
HU Shao-min, WEN Hong-wei, WANG Xiao-yu, HUANG Yi-f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Medical College,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oral prosthesis combined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congenital missing teeth.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60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edentulou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7 were informed of the risk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freely selected as a group basi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joint group,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of samples, oral rehabilitation as a control treatment, oral prosthesis combined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 as a combination of treatment measures,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language ability score, chewing function score, treatment time, treatment effect, patients'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combined language proficiency score (9.51±1.54)points, chewing function score (9.55±1.10)points, treatment effect 96.7%, patient satisfaction 96.7%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66±1.48)points, (7.38±1.05)points, 76.7%,80.0%(t=4.744, 7.816,χ2=5.192, 4.043, P=0.000, 0.000, 0.023, 0.044); treatment cycle time, combined group (17.6±2.0) months, control group (1.5 ± 1.0) months (t=39.437, P=0.000).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oral prosthesis combined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congenital missing teeth can not only improve language ability and chewing function, but also improve treatment effec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ngenital missing teeth; Oral restorat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Congenital missing teeth; Treatment effect
先天性缺牙在牙科較為常見,其是指牙胚在形成過程中,牙齒沒有發育與形成,此病癥的發生與嚴重程度臨床將其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即缺牙癥、少牙癥、無牙癥等,癥狀不同故臨床表現不同[1]。此病癥直接影響患者的咀嚼、語言功能。在臨床對先天性缺牙治療中,多用口腔修復治療,但治療效果一般。采用正畸聯合修復療法,將其應用于先天性缺牙患者治療中,對提高患者語言及咀嚼功能具有積極作用[2]。該次研究將2013年10月—2017年10月該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作為研究目標,分析先天性缺牙應用口腔修復聯合正畸療法治療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開展研究,將研究目標分為對照組、聯合組,每組樣本病例均30例。對照組患者中14例女性、16例男性,年齡在17.22~40.59歲之間,平均年齡(29.54±10.22)歲,一顆牙缺失者15例、兩顆牙缺失者10例、三顆牙及三顆牙以上缺失者5例。其中上頜第二前磨牙缺失9例、上頜側切牙缺失者16例、其它5例;聯合組患者中15例女性、15例男性,年齡在17.57~41.52歲之間,平均年齡(29.12±10.06)歲,一顆牙缺失者16例、兩顆牙缺失者9例、三顆牙及三顆牙以上缺失者5例。其中上頜第二前磨牙缺失10例、上頜側切牙缺失者16例、其它4例,對比分析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同意該次研究。
診斷標準:經X線檢查確診為先天性缺牙[3]。
納入標準:與診斷標準一致者;與該院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牙齦過度增生者;牙齒明顯鈣化而引起牙齒萌出困難者;既往有拔牙史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實施X線檢查,明確病情后,口腔修復作為對照組治療措施,口腔修復聯合正畸療法作為聯合組治療措施。
在治療前,先對患者口腔情況進行了解,同時給予常規牙齒潔治,對無用乳牙、埋藏阻生牙、殘留牙根與牙冠進行處理,同時以患者病情及缺牙病史為基礎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4-6],現治療方法如下。
口腔修復組:術前拍攝口內照及肖像照,取上、下頜模型。拍攝全景片,分析缺失牙顆數、位置、周邊牙齒情況等,為其制定治療方案。在模型上分析制作美學蠟型修復體,并使用臨時冠樹脂材料將最終效果復制在患者口內,評價美觀及功能恢復情況。患者滿意后,進行比色,牙體預備,取模,臨時冠橋保護。上頜架,制作最終烤瓷橋修復體,試戴,調合,粘結。多顆牙缺失的患者根據缺牙位置和患者經濟承受能力,聯合采用種植修復和烤瓷冠橋修復治療。
聯合治療組:術前拍攝口內及肖像照,取上頜牙列、下頜牙列模型;頭顱側位、全景片的X射線片,分析患者面型,上下頜骨位置關系,缺失牙的顆數、位置、周邊牙齒情況等,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用固定矯正器進行正畸治療,治療時,保持上下牙齒排列整齊,及時對傾斜牙、錯位牙、扭轉牙進行糾正,同時調整尖牙位置、中線、基牙位置,包括豎直基牙、集中牙間隙與開拓缺失間隙,觀察缺牙之間的間隙是否合理,牙弓是否排列整齊,覆合覆蓋是否改善,如以上指標均合格,正畸治療完成。戴用保持器半年后開始口腔修復治療,根據患者需要,實施烤瓷冠橋修復或種植修復,修復方法同對照組。
1.3 分析指標
分析兩組語言能力評分、咀嚼功能評分、治療效果、患者滿意度、治療所需時間周期。
語言能力評分、咀嚼功能評分均采用本院問卷表進行評價,每張問卷共3個問題,每項3個選項,總分15分,分數越高證明患者語言能力、咀嚼功能恢復越好。
治療效果判定:修復牙齒美觀度、舒適度恢復良好;牙齒排列整劑,覆蓋良好;牙根平行度良好;保持器下無復發;語言、咀嚼功能恢復良好;第一磨牙達到安氏Ⅰ類關系。以上全部滿足為治愈;滿足5項為顯效;滿足4項為有效;滿足低于3項為無效;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之和為治療效果[7]。
患者滿意度評價:采用該院自制量表評價,總分100分,分為4個等級,即總評分>90分(非常滿意)、總評分80~90分(較滿意)、總評分70~80分(滿意)、總評分<70分(不滿意)。非常滿意度、較滿意度、滿意度之和為患者滿意度[8]。
1.4 統計方法
SPSS 22.0統計學軟件為該次研究數據軟件,語言能力評分、咀嚼功能評分以(x±s)表示,行t檢驗;治療效果、患者滿意度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語言能力評分、咀嚼功能評分比較
語言能力評分、咀嚼功能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聯合組較高(P<0.05),見表1。
2.2 治療效果比較
聯合組:16例治愈、10例顯效、3例有效、1例無效,治療效果96.7%(29/30);對照組:11例治愈、8例顯效、4例有效、7例無效,治療效果76.7%(23/3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92,P=0.023)。
2.3 患者滿意度比較
聯合組:非常滿意20例、較滿意5例、滿意4例、不滿意1例,患者滿意度96.7%(29/30);對照組:非常滿意14例、較滿意6例、滿意4例、不滿意6例,患者滿意度80.0%(24/3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43,P=0.044)。
2.4 治療時間周期比較
聯合組:平均治療時間為(17.6±2.0)個月;對照組:平均治療時間為(1.5±1.0)個月,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9.437,P=0.000)。
3 討論
先天性缺牙屬于牙科多發病,其出現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以牙齒發育、牙齒數目不足為主要臨床表現。發病部位常出現在下頜第二前磨牙、上頜側切牙、上頜第二前磨牙。先天性缺牙目前臨床尚沒有對其發病機制進行統一定論,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多數臨床表明,其的出現與非遺傳與遺傳兩者有關。其中非遺傳因素為某些激素異常、母體妊娠病毒感染、高齡產婦等有關;遺傳為X染色體遺傳、染色體隱性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等有關[9]。故先天性缺牙是由于患者口腔內牙列完整性被破壞,使得牙齒失去束縛與支持,易引起牙齒脫落與傾斜現象;同時先天性缺牙還會影響牙齒的咬合與咀嚼功能,從而影響口腔衛生,引起牙周炎癥狀;此外,先天性缺牙還會影響患者的面部形象,直接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0]。故盡早實施有效的治療措施至關重要。
目前,口腔修復為先天性缺牙常用治療方案,其是以牙齒結構為基礎,制備相應的人工修復體,對口腔、面部進行修復,以達到相應的治療效果[11]。但是單純修復治療往往受限于基牙的位置,間隙的大小,最終的修復效果包括美學、發音、咀嚼功能等還有所欠缺[12]。采用正畸治療后,其對骨骼、牙齒產生相應的協調性,從而提高面部美觀、矯正的目標[13]。將口腔修復與正畸治療聯合后,改善牙列整齊度的同時,對牙間隙進行調節,為義齒的修復提供良好的環境,減少義齒修復引起的各種問題,有效提高語言與咀嚼功能,進而提高治療效果。該次研究顯示:語言能力評分、咀嚼功能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聯合組較高,治療效果聯合組96.7%、對照組76.7%(P<0.05)。但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周期一般在1~2年,治療時間相比單純修復治療有所延長,治療費用有所增加[14-15]。且該次研究的治療效果96.7%與劉芷君等人[16]的研究中的治療效果96.2%相近。
綜上所述,先天性缺牙應用口腔修復聯合正畸療法治療效果顯著,其可改善患者語言功能、咀嚼功能,有效提高患者面部美觀度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麗佳.正畸療法聯合口腔修復療法對先天性缺牙的治療效果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17):7,12.
[2] 李奕.正畸聯合口腔修復療法治療先天性缺牙的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7):41,43.
[3] 熊斌,趙有新,駱明樂.先天性缺牙患者應用口腔修復療法的臨床療效[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9):97-99.
[4] 孫巍.先天性缺牙應用正畸與口腔修復聯合治療的效果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3):105-107.
[5] 戴東曉,李創,王毅,等.應用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3):93-95.
[6] 付漢斌.應用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7,19(1):52-54.
[7] 余妮.正畸聯合口腔修復療法治療先天性缺牙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153-154.
[8] 李金賢.正畸聯合口腔修復療法治療先天性缺牙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臨床醫刊,2016,29(3):2260.
[9] 李從文.口腔修復療法對93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作用和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1):61,69.
[10] 徐軍.用正畸療法聯合口腔修復療法治療先天性缺牙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6):195-196.
[11] 孫賢寶,黃軼.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21):141,143.
[12] 梁伯隆.口腔正畸修復聯合治療先天性缺牙50例療效評估報告[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4):85-86.
[13] 蔡佳.先天性缺牙(牙列缺損)經正畸、修復聯合治療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 2017,30(24):56-57.
[14] 拱興達.正畸與牙種植聯合治療先天多個恒牙缺失的臨床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7,4(8):48.
[15] 孫新國.正畸聯合種植治療先天性缺失牙患者的療效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5,2(5):3-4.
[16] 劉芷君,馬慧雨,金慧.正畸療法聯合口腔修復療法對先天性缺牙的治療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117-118.
(收稿日期: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