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利
摘 要 文章指出了媒體工作者,尤其是廣播電臺主持人在新媒體時代的工作目標和任務,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基于新媒體時代下互動工作的創新實踐,以期對廣播電臺主持人的實際工作提供經驗和借鑒。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電臺主持人;互動工作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4-0046-02
當前眾多媒介市場中,廣播媒體因其不可取代的伴隨性以及本土媒體的親近性,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受眾所喜歡。那么,怎樣利用聲音這個單介質爭取到更多的受眾份額,牢牢鎖定自己的聽眾粉絲群?是我們作為廣播人一直以來不斷探索和追尋的目標。如今,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為廣播電臺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利用廣播的較低成本運作、其他媒體多元參與,使節目主持人和聽眾充分互動,增強節目的活力和感染力,這無疑成為廣播人突破重圍的良方。但同時也對從事廣播事業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臺主持人與聽眾的互動
電臺主持人是電臺節目的核心,也是聽眾與電臺之間溝通的橋梁。新媒體時代中的廣播電臺主持人的互動工作,應更好地把握新媒體環境下的工作創新與發展。
1.1 互動工作創新的必然發展
新媒體環境下的廣播電臺節目的互動環節中,由于更多先進的溝通媒介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主持人互動工作的執行,所以,電臺主持人必須要深刻掌握當前媒體環境下發展的新形勢,對互動工作進行創新思考。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為廣播電臺領域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為了進一步加強電臺節目與聽眾之間的溝通交流,就必須創新改革電臺節目中的互動環節,這也是新媒體時代下的主持人互動工作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
1.2 新媒體環境下的工作現狀
廣播節目的聽眾互動形式是隨著大眾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在不斷演變的,在傳統電臺節目的互動環節中,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互動交流往往局限在熱線電話與留言平臺上,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聽眾的參與程度。在新媒體環境下的互動溝通工作,由于新的溝通媒介的出現,增加了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互動交流方式,也為更多的聽眾提供了參與互動的渠道。以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十套頻率的101檔自辦節目為例,截至2013年5月,該節目有效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參與互動的已達90檔。該電臺的主持人在互動環節中,通過對當前大眾主流溝通軟件的使用,提高了聽眾在互動環節中的參與度,是符合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的互動工作的創新。但是,為了更好的拉近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距離,主持人必須不斷地完善自身的工作創新。
2 新媒體為廣播電臺主持人與聽眾互動提供條件
“新媒體時代”是在特定環境下的相對定義,其發展過程是對以往媒體形態的革新。這就要求:廣播電臺主持人需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培養符合新媒體時代要求的工作方案;有效利用新媒體環境下提供的先進的數字化信息終端;增加主持人與聽眾之間互動溝通的頻率。
2.1 信息交流平臺的更新換代
近兩年,手機微信用戶快速增加,使廣播節目通過微信形成與聽眾行程新的互動成為常態,直播室有了“短信平臺”。手機短信的快速性、便捷性和可操作性,讓聽眾能與主持人“零距離”互動。微信與廣播的最大結合點是其語音短信可以在節目中呈現,聽眾自己用聲音來表達觀點比由主持人念出其文字,效果更真實;同時主持人可以對聽眾留言進行甄選,達到保證節目質量的效果。這樣的全景式互動,使雙方的溝通和交流,反饋建議海量進入傳播者視野,比較熱線來說,可以更好地調整情緒,屏蔽掉不良的信息,具有可控性和可選擇性。
這種有別于傳統互動環節的信息交流平臺,是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為主持人互動環節工作創新提供的媒體利用工具。電臺主持人要想更好的在互動環節中發揮自身的主持風格,拉近與聽眾之間的溝通距離,就必須積極利用大眾主流的信息交流平臺,這是做好互動工作的工具基礎。
2.2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素質創新
廣播電臺主持人的素質創新,是新形勢下主持互動工作模式轉變的根本要求以及發展基礎。為更好地適應新媒體發展環境下的廣播電臺主持人的互動工作,新聞廣播電臺從業人員應從自身的素質創新出發,積極學習了解新媒體時代發展中的先進的知識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理論知識庫。當前形勢下的素質創新,是要求從業人員符合新媒體時代發展中的高素質要求,能夠更好地通過各類的互動交流軟件平臺與聽眾進行良性溝通,促進電臺節目的創新,推動廣播電臺事業的發展邁向新的方向。
3 主持人與聽眾互動工作的創新實踐
電臺主持人在當前媒體環境下的互動工作的創新實踐,是做好互動工作的根本條件。
3.1 利用大眾社交平臺增加聽眾互動環節
主持人在節目中,對微信、網絡中聽眾互動交流的信息進行匯總,及時了解聽眾的想法,這樣即便不用通過電臺節目與聽眾進行溝通,也能形成一定程度的溝通互動,并且激發聽眾的參與熱情。我國很多電臺頻道已經加入了微博等不同的播報方式,比如天氣預報、適時路況播報等,此種方式的互動,也極大地豐富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3.2 拓寬聽眾互動參與范圍
電臺主持人在與聽眾的互動交流環節中,可通過對互動主體內容進行及時更新,增加聽眾喜聞樂見的信息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吸引聽眾對互動環節的參與,也能夠拓寬不同領域聽眾的參與范圍,這也是主持人在新媒體環境下對主持互動工作的一大創新實踐。電臺主持人可通過答題領獎環節,制定互動環節的交流主題,引導聽眾通過微博、微信,參與話題討論,以此來提高聽眾參與節目的積極性和聽眾的收聽興趣。
3.3 互動環節主持風格多樣化提高節目吸引力
以往電臺節目的互動環節中,主持人一慣的主持風格會導致聽眾的審美疲勞,不利于聽眾與主持人之間的互動交流。所以主持人要想做好互動工作的創新,就必須從自身進行提高改變。在互動環節中,主持人可靈活改變互動模式,將主持風格多樣化,或端莊大氣、或詼諧幽默,有的主持人甚至為了節目需要唱起了五音不全的歌曲,帶來意想不到的收聽效果。通過形式地創新吸引聽眾參與到互動環節中,更好地提升互動環節中的整體氛圍,總體提高電臺節目的吸引力。
廣播電臺作為活躍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交流媒介,深刻影響著人們接收信息的質量與方向,而新環境中廣播電臺主持人互動工作改進,不僅是對傳統節目的創新,更是對聽眾獲取信息的質量保障。只有不斷提高互動環節的水平質量,才能更好的促進大眾文化的發展。
4 與聽眾互動時節目主持人對節目的總體把控
1)要把握節目正確的輿論導向,精心選題,做好策劃。隨著社會價值取向日益多樣化,社會上各種現象層出不窮,有的讓人大跌眼球,但是作為新聞媒體,時刻要繃緊輿論導向這根弦,不能跟著感覺走,要有正確引導。比如與聽眾探討婚姻話題,會涉及婚外情這種情與法的選擇,有的聽眾會感情用事,作出簡單直觀的判斷,作為主持人,深入了解《婚姻法》等法律條文,理性謹慎,冷靜分析,要具備將可能偏離主題的討論隨時拉回來的能力,避免節目出現與法律或常識相悖的錯誤。
2)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與聽眾平等交流,不卑不亢。在與聽眾交流的過程中,可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聽眾群。作為主持人要具備公允之心,不能因為對方的身份地位高而刻意吹捧阿諛,也不能因為對方的學識淺而表現出不耐煩、不尊重的態度,主持人唯有良好的素質和風度才能贏得更多聽眾互動的信任,讓節目更有力度和溫度。
3)根據節目需要,掌控節目進程,把握節目節奏。在與聽眾交流時,盡量引導聽眾表達有價值的內容,提高參與聽眾和節目交流的質量和效果,與聽眾互動時,對聽眾發來的信息多加選擇,過濾掉語言空洞乏味的語音,提高節目緊湊性和可聽性。要善于引導聽眾言論,對于有些聽眾表達啰嗦或者跑題的言論,要禮貌打斷,用自己凝練有序的語言,整合有價值的觀點,達到和聽眾在某種觀點的共識??梢允孪茸鲆粋€預案,當參與度不高或參與信息量不夠時,主持人要用正確的觀點來補局,力求節目圓滿。
廣播電臺主持人和聽眾的互動是當今廣播創新不可或缺、舉足輕重的節目樣式,而各種形式的互動又各有利弊,需優勢互補,有力結合。廣播電臺主持人必須適應新的形勢需求,更新自己的知識面,具備較強的互動能力和溝通應變能力,利用生動幽默、精彩有趣、打動人心的主持風格來吸引和感染聽眾,使聽眾喜愛上自己的主持,成為節目的固定聽眾。在與聽眾一次次高效的互動中引導輿論、啟迪民智,完成一次次真善美的傳播。
參考文獻
[1]朱呂斌.廣播節目創新的實踐和體會[J].新聞傳播,2014(8):34-89.
[2]匡文波.“新媒體”概念辨析[J].國際新聞界,2008(6):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