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凌 趙玲
摘 要:醫用止血鉗用于外科手術中夾住血管動脈,阻斷血液流出,是外科手術不可缺少的手術器械。本文對止血鉗的機加工過程進行研究,通過新的5軸加工工藝,在產品質量改進的同時降低加工成本。
關鍵詞:五軸加工;質量改進;降低成本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3.030
1 引言
顯微鏡用無創微型止血鉗[1]用于外科手術中夾住血管動脈,阻斷血液流出,是外科手術不可缺少的手術器械。該鉗采用微型無創齒牙,在術中提供足夠夾緊力的同時避免對機體的損傷,同時采用微型鉗口,避免了操作時發生擁擠、沖突等問題,降低了操作難度,提高了手術的精確性。該器械的主要特點為:鉗口吻合度高,結構強度高,尺寸精確,表面質量高。
止血鉗市場應用廣泛,需求大,因此行業內的競爭也非常激烈。企業重新對止血鉗結構進行研究,使用5軸加工中心,運用精益生產理念,優化生產工藝,在產品質量改進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
2 零件結構分析
該零件原材料為精密冷鍛件,機加工過程中分為公片和母片, 如圖1所示。機加工完成后需裝配并檢查配合精度。加工區域主要為:
(1)公母片頭部工作端齒牙銑削。
(2)公片鰓部銑削。
(3)母片鰓部開槽銑削,拉削。
(4)鰓部打孔。
(5)背部銑削。
3 當前工藝分析
當前工藝先根據毛坯定位,鉆中心孔。由中心孔和工件表面定位,加工20至60的各個步驟。加工時由臺虎鉗裝夾,每次加工不同角度需要更換不同夾具。
缺點分析:
(1)加工面位于工件的多個角度方向,由于3軸機床無法旋轉,導致加工步驟多。步驟之間用中心孔定位,裝夾次數多,裝夾時間長。同時由于步驟多,每個步驟需要增加額外的調機時間,加工效率低下。
(2)多次加工雖然采用工藝孔定位,但是由于毛坯外形有輕微的差異,同時手工裝夾依賴員工手感,導致加工精度差,關鍵尺寸重復性差。
4 工藝改進
由于加工面處于不同的方向,傳統的3軸,4軸機床勢必無法滿足一次裝夾完成加工的要求,因此引進5軸立式加工中心。同時在夾具設計中考慮工件多面多方位的銑削要求,設計液壓中心夾緊夾具。夾具設計中根據所選用的刀具,刀桿,進行碰撞干涉模擬,最終定型。夾具中使用的原理下文將一一說明:
(1)液壓原理:依靠液體介質的靜壓力,完成能量的積壓、傳遞、放大,實現機械功能的輕巧化、科學化、最大化[2]。本設計中在夾具側壁打深孔回路,使用46號抗磨液壓油,采用旋轉式液壓缸和液壓表,對頭部和背部產生均勻,精確的液壓夾緊力,提高了夾具剛性。經過大量工單銑削測試,驗證液壓夾具穩定可靠,夾緊力滿足銑削剛性需求,同時不會對工件造成壓傷。
(2)中心夾緊原理:工件毛坯是熱鍛件,工件厚度存在0.2mm的公差,若采用單側夾緊機構,勢必會將原材料厚度的誤差轉移到銑削精度上。而銑削中開槽,拉削等銑削步驟對對稱度的要求較高。因此設計中采用中心夾緊原理[3]。該機構由液壓驅動,根據工件厚度自定心,規避了工件厚度誤差帶來的影響。
5 方案驗證及結論
將上述加工方法實施后,觀察3個月數據,單片產品加工時間由6.2分鐘縮短為2.9分鐘。機加工報廢率由1.5% 降低至0.8%,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大幅度提升。
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質量的好壞在判斷一個品牌是否優秀中占有極大比例,而生產過程控制生產成本,提升加工效率,是加工企業不斷追求的目標。本文課程設計內容源于實踐,對止血鉗制造型行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楊磊,王玉杰.無損傷橡皮蚊式鉗在心胸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01):17.
[2]左健民.液壓與氣壓傳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3]王先逵.機械制造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朱曉凌(1986-),男,江蘇蘇州人,工程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機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