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
【摘 要】我國經濟持續多年快速增長,經濟規模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經濟質量模式也實現了資源粗放型、勞動密集型向資源節約型和技術密集型的根本轉變,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金融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突出位置,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金融秩序的穩定與否,對本國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近些年來,我國金融行業頻繁出現直接和間接的欺詐現象,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沖擊了金融基礎結構,負面效果明顯,社會各界對金融環境治理的呼聲強烈,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本文分析當前我國金融行業領域中存在的主要欺詐問題,借助博弈論原理對金融反欺詐的必要性和作用進行了初步分析,希望對金融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有益作用。
【關鍵詞】金融;金融欺詐;博弈論;金融監管
金融市場是以資金為交換媒介的經濟市場形態,通過市場和金融工具的中介要素的聯系,實現資金在需求方和供給方之間流動,需求方得到資金,用于自身經濟活動之中,供給方以獲得利潤為目的,對外輸出資金,完成資金使用權和所有權在時間上、空間上的有效分離。實際運作過程中,供求雙方主體的差異,決定了資金流動的目的、數量、時間和效益的不同,相關金融工具的不同,決定了資金交換形式的多樣性、參與中間服務主體的多元性、交換技術手段的效用性和交換空間的廣闊性。這些特征,從另一個側面看,直接導致了金融市場行為的敏感性和高風險性,在金融利益的驅動下,不法行為主體鋌而走險,虛構合法經營環境、捏造貨幣交易憑據、組織非法利益交換,攫取不正當經濟利益,破壞市場公平公正,增加了政府對行業實施有效監管的必要性和復雜性,特別是近幾年來高發的金融欺詐現象,在各個金融業務分支領域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嚴重擾亂了我國金融市場正常秩序,增加了宏觀經濟主體運行的動態風險。
下面,本文對此情況進行初步分析,提出政策方面的基本建議。
一、金融市場基本形態概述
(一)金融市場的基本類別劃分
金融市場以資金作為基本產品形態,在經濟活動中充當重要的生產要素,一方面通過最終投放在實體要素市場,進入國民經濟循環體系,實現社會財富的真實創造和分配,另一方面,通過時間的擴展和空間的轉移,以直接利息收入和金融衍生工具間接收益實現貨幣層面的增值。由此可見,時間屬性即融資期限在整個金融市場活動中是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因素,并且在各個金融分支領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以它作為金融市場形態的劃分依據,即體現了貨幣資產的流動性特點,也反映了金融投融資市場的健康程度,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以此為標準,可以將金融市場劃分為兩種基本形態: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前者指融資期限在一年以內的貨幣流通市場,由于期限比較短,資金主體上仍以貨幣形式流動,不改變基本形態。相應地,后者是指融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貨幣流通經濟環境,由于期限比較長,此類流通過程中,貨幣將通過市場購買轉化為勞動力、土地、設備、廠房等實際生產要素,經過若干個經濟循環,最終回到貨幣形態,需求方將使用權歸還供給方。
(二)金融市場的靜態和動態特征
金融市場的實際形態方面,既可以是有邊界的物理交易環境,也可以基于信息網絡技術的虛擬市場環境,兩類環境彼此融合,相互聯結,構成一個跨地區、跨國別、跨時區、跨平臺、跨業務的一體化金融市場環境,特別是由于時區差異性,金融市場呈現全天候24小時可交易狀態,方便了參與者市場進出行為,信息公開性、透明性有了客觀保證。
同其他經濟市場一樣,金融市場作為一種經濟行為,也會由于種種原因出現市場失靈的情況,因此,為保證其正常有序運轉,政府部門必須建立一套既嚴密高效又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包括金融法律法規,保證市場參與者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從事金融活動,讓市場規律本身發揮主體作用。否則,不但會給宏觀經濟發展帶來深層次的阻礙作用,還會從根本上、大范圍侵蝕國民財富,影響社會穩定,危害是極大的。當前,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相互關聯,金融市場的運行狀態不但與本國經濟密切相關,也會直接影響國際經濟特別是金融市場的發展走向。因此,對于金融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從更高的層次上、更大的視野中觀察對待,精心治理,防微杜漸。
二、我國金融市場中常見欺詐行為問題
金融市場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市場,收益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種是小投入高收益,即所謂的贏利結果;另一種是小投入高虧損,即所謂的負債結果。金融投資行為是投機行為的一種,無論是贏利還是虧損,只要是在客觀公正、公開透明的環境中進行的,就是正常的交易活動,符合交易規則,受法律法規的保護。而這里所談的金融欺詐行為是指,一定數量的非法組織或個人以主觀非法獲利為目的,以金融市場為依托,以虛擬宣傳為手段,誘使消費者按照其預先設定好的金融騙局,投資進場,并在一個時段范圍內制造操作虧損的假象,達到非法侵占消費者資金的目的,是變相的竊取和侵占行為。
目前看,我國金融市場存在的欺詐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股票欺詐
證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主要形式之一,上市公司經過正式注冊后,在公開市場上發行公司股票,公眾在對公司進行全方位了解的情況下,購買股票,成為該公司股東,同時成為股票市場中的股民。股票是企業實現民間融資,提高產品服務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減輕政府扶植壓力的有效手段,在國內外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金融市場發達國家,都在發展進程中的不同階段建立了自己的股票市場。
股票市場的金融欺詐行為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上市公司本身進入股市,初始目的并不是融資后發展壯大企業實力,提高社會服務能力,以股利形式回報股民支持,而是虛假制造準入手續,騙過主管部門監管,通過散布欺騙性信息,誘導股民進場,當股資達到一定規模時,變現出場,變相達到金融搶劫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