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振國 盧圣英
【摘 要】全球價值鏈分工模式極大地推動著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開辟了促進經濟增長、提高生產競爭力、創造就業機會的新機遇,同時也重塑國際經貿的新秩序和世界經濟的新格局。文章重點就全球價值鏈內涵及其對國際經濟貿易的影響進行研究,旨在為業內人士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
【關鍵詞】全球價值鏈;內涵;國際經濟貿易;影響
全球價值鏈理論作為一個更加成熟的理論在結合全球商品鏈和價值鏈理論等的基礎上,經過多學科眾多學者共同努力創建出來。Gereffi劃分的兩類基本的全球價值鏈是生產者驅動型和購買者驅動型全球價值鏈,前者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價值鏈的表現形式是垂直的國際投資網絡,跨國公司起主導作用;后者是購買者(或采購商)驅動型,其價值鏈通常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此類價值鏈以水平的貿易網絡形式大量存在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
一、全球價值鏈內涵分析
全球價值鏈是指為實現商品或服務價值而連接生產、銷售、回收處理等過程的全球性跨企業網絡組織,涉及從原料采購和運輸、半成品和成品的生產和分銷,直至最終消費和回收處理的整個過程。全球價值鏈是一個具體的經濟關系,是國際經濟貿易實際發展中的一個動態過程。隨著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全球價值鏈發展上的積極推動,全球價值鏈的內涵正在變得越發豐富,全球價值鏈的影響也越發顯著。
二、全球價值鏈的主要內容研究
2.1全球價值鏈的治理模式
為提升整個價值鏈的競爭優勢,針對價值鏈中各環節之間關系的日益復雜,格里菲提出了全球價值鏈治理的概念,就是價值鏈中權利擁有者或某些機制協調和組織各環節的非政府、非正式和非市場化的價值創造活動,是全球化背景下對市場機制協調作用的彌補,以保證不同經濟活動和環節間的協調運轉。多位學者對全球價值鏈治理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各自觀點,格里菲等在此基礎上,根據市場交易的復雜程度、交易的可標準性、供應商的競爭力等因素,將治理模式分為市場型、模塊型、關系型、領導型和層級型等五種。格里菲等學者引入了多種經濟學方法研究了每種模式的特點,并指出這五種模式是處于不斷變動之中的。這一研究涵蓋了目前為止所出現的多數有代表性的全球價值鏈類型,雖然也存在諸多不足,如局限于企業治理而忽視了國家治理,但它是全球價值鏈治理范式中比較嚴謹的一個。
2.2全球價值鏈的動力機制
關于全球價值鏈動力機制的研究,學術界均認同格里菲等人提出的全球商品鏈框架下生產者驅動和購買者驅動價值鏈的二元驅動模式。生產者驅動是指以掌握核心技術的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直接投資來推動市場需求形成的由生產者主導的全球供應鏈垂直分工體系,包括企業的全球兼并、資源的全球再配置等方面,大型跨國制造商在其中起主導作用,并獲得豐厚的利潤。采購者驅動是指由具有強大品牌優勢或銷售渠道的大型采購商所控制的,通過全球采購、外包及貼牌加工等方式組織起來的跨國商品流通體系,是通過非市場的外在調節來構建全球生產銷售系統,突出了全球采購商在全球生產體系中的推動作用。二元驅動模式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基于二分法與實際出現不相吻合的情況,也有研究提出了界于兩者間的混合型模式的觀點,對二元驅動模式進行了補充完善。價值鏈的驅動力不同,其核心能力也不同,參與的策略就不同。通過對動力機制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對全球價值鏈的運行機制、治理結構等方面開展研究。
2.3全球價值鏈的升級分析
升級是指企業通過嵌入價值鏈獲取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力進入到附加值更高的活動中,以獲得更好的效益。關于全球價值鏈的產業升級,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學者提出了以下四種模式,即工藝流程升級指通過生產系統或技術的提升提高競爭力;產品升級指通過引進新產品或改革現在產品以提升附加值;功能升級是指通過對增值環節的重組提升整體優勢;鏈條升級指從一個產品領域向另一個更高端的領域轉移。學者研究認為這四個階段可以依次循序漸進地實現,但也強調升級軌跡并不一定完全遵循這一規律。還有學者從貿易方式上提出從產品組裝、貼牌生產、設計生產加工最終到自主品牌制造升級順序。隨著階梯式升級,發展中國家的廠商可以制造出更好的產品,創造并留住更多的價值量。治理模式的不同對產業升級具有不同的影響。格里菲提出進入科層型全球價值鏈的產業,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商可以通過“干中學”和“組織演替”實現功能升級??茖有湍J较拢l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企業間控制和被控制的關系成為一種常態,加強這類產業升級的分析對發展中國家有借鑒作用。
三、全球價值鏈對國際經濟貿易的影響
全球價值鏈對國際經濟貿易產生了很大影響,從積極影響的層面來看,其能夠進一步細化國際分工,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水平提升,全球價值鏈為很多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在參與國際貿易時,企業獲利空間得到一定程度拓寬,全球價值鏈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一些邊緣化特征較為明顯的國家與地區,在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國際經濟貿易參與感不斷降低,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不均衡現象有可能加劇。
四、全球價值鏈視角下開展國際經濟貿易的建議
4.1強化對國際經濟貿易規則的利用
全球價值鏈視角下,在參與國際經濟貿易的過程中,政府與企業要對新的國際經濟貿易規則進行更好的解讀,并在精準解讀相關規則的基礎上強化對系列規則的利用。全球價值鏈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產生較多的積極影響,但貿易摩擦與爭端依然存在,國際經濟貿易規則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忽略國際經濟貿易規則或違背國際經濟貿易規則時,國際經濟貿易活動的風險不斷增加。對新的國際經濟貿易形勢進行研判,并強化對國際經濟貿易規則的利用,是政府、企業等主體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貿易的前提。
4.2注重區域經濟貿易格局優化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自由貿易協定框架下的區域貿易協定變得越發流行,區域貿易成為國際經濟貿易格局中重要的子系統。新時期,政府與企業等主體參與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進程中,要注重區域經濟貿易格局優化。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為了更好應對可能的沖擊性影響,應依托區域經濟貿易格局優化,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與國際經濟貿易,提升政府及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的相對優勢。
4.3大力發展優勢產業
一般來說,國家或企業參與國際經濟貿易時間越長,全球價值鏈對其產生的影響便越明顯。利益最大化視角下,參與國際經濟貿易發展需要大力發展優勢產業。以我國為例,通過持續創新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能夠在促進國民經濟更好發展的同時,為新時期國際經濟貿易活動開展創造了更多有利條件。不斷發展優勢產業,并將優勢轉化為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優勢,可以使全球價值鏈對國際經濟貿易的消極影響得到削弱。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全球價值鏈理論自提出至今,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體系,國家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開辟了新途徑,更為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提供了新思路,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很好的指導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范永忠.全球價值鏈下的制造升級悖論研究[J/OL].當代經濟管理:1-18.
[2]方文彬,孫穎.全球價值鏈視角下蘭白試驗區承接服務外包升級發展研究[J].蘭州學刊,2019(03):8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