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榕
【摘 要】隨著大數據浪潮的掀起,以財務共享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已成為商業銀行的主流趨勢。財務共享在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對于實現企業資源共享、強化內部控制、促進管理會計功能發揮具有重要意義。受眾多因素的影響,我國企業財務共享建設還存在一些困惑和阻力。以郵儲銀行重慶分行為例,本文呈現財務共享建設的過程和階段,展示所實現的效果和衍生的問題,進而提出優化措施,以期對本土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的建設與實施提供參照和借鑒。
【關鍵詞】財務轉型;財務共享;郵儲銀行
一、案例描述
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基礎的信息化浪潮逐漸推進,改變了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內外部環境。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難以適應經營和管理需要,以財務共享為紐帶的財務轉型成為不少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商業銀行關系到我國的經濟命脈,具有機構體系復雜、分支機構多的特點。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具有“成本高、效率低,管理難”的行業通病,郵儲銀行也難逃這樣的宿命。商業銀行財務共享主要是將各支行分散的業務與資金進行集中處理,有助于打破企業信息孤島的局面,實現信息的有效共享,提高核算運行效率,將更多擁有高技術、高水平的財務人員解放出來從事更高層次的財務工作,有利于管理會計功能的發揮,以期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中國郵儲銀行于2007年正式成立,直至目前,已經成為全國范圍內擁有最廣覆蓋面積和最多客戶數量的商業銀行。以重慶分行為例,擁有1個直屬分行和39個區縣支行,營業網點達1700個,ATM機將近800臺,除了儲蓄存款為主體的負債業務,還涉及多種形式的中間業務。龐大的規模和多元化的業務給管理帶來極大挑戰。為提高效率、強化管理,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借助信息化平臺,實施財務共享模式,實施主要分為前期籌備階段、建設實施階段和系統優化階段。
前期籌備階段。首先,完成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建立各部門科室工作流程和崗位責任;其次,完成一系列有關財務共享制度的編制工作,包括財務管理辦法和操作流程。相關管理辦法和操作流程相互協調,結合財務共享特點和國家規定,對指導和規范財務人員行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建設實施階段。郵儲銀行重慶分行財務共享服務的建設實施貫徹“先試點,后推廣”的原則,穩步推進。集中授權系統于2013年10月10日正式啟動建設。通過數字影像獲取信息,利用計算機進行網絡傳輸,將前臺待授權的各種信息傳輸到集中授權中心統一處理。該系統從2015年4月開始,在20多個網點試點,并于當年6月26日大批量上線。集中核算和報賬系統于2015年7月試點,之后全面展開,實現了省、市、縣三級單位成本費用預算控制、報銷審批及分類歸集的信息化管理。整個審核流程實行線上線下同時審核模式,先由經辦部門進行初始審核,然后在系統前端入口粘貼發票,掃描錄入系統,在系統中根據事項和金額等權限管理設置的審核環節進行流轉。此系統進行了權限設置,員工必須進行系統登錄才能進行操作,并在每個環節進行了時限設置,控制了業務從起初發起到結束的最長時間,提高了信息處理的效率。
系統優化階段。為了加強管理會計工作的推廣和應用,在核算和報賬系統之上,新增管理會計系統,目前還處于開發階段。該系統采用了類似于XBRL的技術,把業務分解為最小的顆粒度,然后打上各種維度的標簽,改變了過去按機構進行核算的模式。管理會計系統上線后,可以通過系統平臺提取業務收入、成本、費用等數據,實施產品、項目、客戶維度的損益核算和測算,推進精細化管理。這是目前郵儲銀行重慶分行財務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
二、案例分析
總體來看,財務共享系統從2015年上線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將大量低附加值工作集中到少數人員手中,實現了財務人員從傳統的核算財務向業務財務、戰略財務方向發展,財務工作的價值創造和決策支持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具體來看,實施財務共享后取得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實現財務管理的標準化,有助于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實現集中支付和動態監控,有利于強化對分支機構的財務管控。推動財務工作的轉型步伐,有助于提升價值創造和決策支持能力。同時,由于行業的特殊性,給企業帶來效益的同時,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需要不斷改進。主要有:
1.財務共享的高度信息化對信息安全提出嚴峻挑戰
在大數據時代下,建立財務共享系統后,企業擁有大量的數據信息。數據信息的劇增,嚴重影響了傳輸的速度。由于信息時代下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在進行信息的訪問、交換和處理的過程中,容易發生病毒入侵等事件,造成信息泄露,甚至系統癱瘓。
2.財務共享的高度協同化對內部管理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建立財務共享系統前,分行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案,對于一些具體的業務和事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協調、處理。集中核算后,自由裁量權受到嚴重的管理和控制,難免會有意見和分歧。加之現行的財務系統可能不能滿足一些具體的、個性化的財務處理需要,需要進行溝通、協調。稍有溝通不當,就容易產生矛盾,不利于工作的順利推進。
3.財務共享的高度自動化對財務人員素質提出新的要求
由于目前系統的界面和操作與以往有所不同,面對不熟悉的工作環境,員工容易產生不適應感,從而影響工作效果。另一方面,財務共享環境下,會計人員從事的都是機械化的操作,自由度較低,工作強度也大大增加。
三、案例啟示
基于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建立財務共享服務的探索與實踐、成效與問題,本文梳理總結如下幾點經驗,以期為國內企業財務共享的建設實施提供借鑒與參考:
1.持續優化軟硬件建設是財務共享建設的重要基礎
經濟全球化環境下,財務共享的實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將各個業務流程建立在信息技術之上,有利于實現數字和信息的高效率傳送和處理,同時對整個作業流程進行監督,達到提高效率、加強控制的目的。對于某些核心硬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財務共享的實施效果。
2.改進內部管理流程是財務共享建設推進的重要保障
財務共享的實行是組織和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變革,必然離不開嚴格的內部控制和流程管理。改進和強化內部管理流程,有利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企業財務人員和領導層必須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增強內控管理意識。
3.提升財務人員素質是財務共享建設持續推進的內部驅動力
組織財務人員進行專業的財務培訓,邀請專家講課,加強人員的標準化操作意識以及對系統的了解;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使員工融入到信息化時代的大環境中;有針對性的調整傳統財務模式下的績效管理系統,督促員工調整自己的工作崗位和職責,避免對新工作狀態的不適應和迷茫,促使財務共享中心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慶龍,聶興凱,潘麗靖.中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典型案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2]趙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探討[J].財務管理,2010,(50).
[3]王玨.財務共享模式下的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優化研究[J].現代商業,2015,(06).
[4]陳勁.淺議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J].財會研究,2016,(07).
[5]黃恒振,周國華.基于大數據的項目管理創新研究[J].建筑經濟,2015,(05).
[6]李雪雯.郵儲銀行成本費用報賬系統上線[N].中國郵政報,2015-0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