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業光 陳鋼
【摘 要】基于新收入準則實施的背景下,對企業會計收入確認產生了比較深的影響,要求企業與時俱進,適應新收入準則,并明確新收入準則下納稅需注意的基本事項,進一步確保納稅籌劃工作的合理性及科學性。鑒于此,本課題在分析比較新收入準則與舊收入準則之間的差異的基礎上,進一步比較納稅基礎和會計核算基礎的差異,并提出新收入準則下納稅需注意的事項,以期為新收入準則的合理應用及納稅籌劃工作質量的提高提供具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收入準則;會計收入確認;納稅;影響
自2017年我國財政部公布最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財會201722號)以來,其修訂目標為與2014年所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客戶合同收入》內容保持趨同,經反復修訂重新調整原有收入準則中界定模糊的部分,對不同類型企業收入及納稅等方面產生很大的影響[1]。因此,企業應當結合新收入的準則具體要求重新調整自身準則,促使其與日常貿易及商業活動中始終保持一致,降低經濟摩擦的發生率,提高總體工作效率。同時,新收入準則重新梳理企業商業活動期間中合同利潤水平、系統構架及具體流程,特別是涉嫌捆綁銷售商品及服務的企業或大型項目企業,例如:房地產、建造、工程、軟件及電信通訊等,重新規定其收入確認時間點,有助于實現統一監管。鑒于此,本課題圍繞“新收入準則對會計收入確認及納稅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一、新收入準則與舊收入準則的差異比較
為了更深刻的了解新收入準則對會計收入確認及納稅的影響,有必 要從新舊收入準則兩者的差異性角度出發,進一步進行深入分析。總結起來,新收入準則與舊收入準則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定義的差異。對于舊收入準則,其定義為:企業基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與讓渡資產的使用權等日常活動當中產生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而對于新收入準則,其收入指的是企業基于日常活動當中產生的,會致使所有者權益增加,且和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當中的日常活動指的是企業在完成經營成果中的相應活動[2]。
(2)銷售商品收入與提供勞務收入的計量原則的差異。在舊收入準則中,明確其收入需以企業和購貨方簽訂的合同,或者協議金額加以明確。而在新收入準則當中,對于收入計量要求使用公允價值;即要求企業以購貨方已收,或者應收的合同或者協議價款,對商品銷售收入金額加以確立;對于已收或者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顯失公允則除外。若存在很大的差異,則將公允價值作為標準,進一步對收入金額加以確立;所產生的差額計入到當期損益當中。
(3)適用范圍的差異。從舊收入準則角度分析,其適用范圍不包括建筑合同,同時對于非貨幣性交易、租賃以及原保險公司的保險合同等方式的收入均在適用范圍。而對于新收入準則,明確建造合同、租賃以及原保險合同等方式的收入,均不在適用范圍[3]。
(4)商業折扣核算的差異。舊收入準則不包括商業折扣核算,但在新收入準則當中增加了商業折扣核算,對于企業在銷售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商業折扣,需根據商業折扣之后的金額為依據,進一步對商品銷售收入金額加以確定。
二、納稅基礎和會計核算基礎的差異比較
在新收入準則實施的背景下,要想了解其對會計收入確認及納稅產生的影響,還需要了解納稅基礎和會計核算基礎之間的差異。具體差異內容如下:
(1)首先,對于納稅基礎來說,納稅多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是通過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準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計算本期盈虧的會計處理基礎。在現金收付的基礎上,凡在本期實際以現款付出的費用,不論其應否在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費用處理;凡在本期實際收到的現款收入,不論其是否屬于本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的收入處理;反之,凡本期還沒有以現款收到的收入和沒有用現款支付的費用,即使它歸屬于本期,也不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2)其次,對于會計核算基礎來說,其主要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在本期內已經收到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一切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于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三、新收入準則下納稅需注意的事項分析
如前所述,新舊收入準則之間存在較多方面的差異,同時納稅基礎和會計核算基礎之間也存在差異。因此,基于新收入準則下,納稅工作便需注意一些基本事項,從而確保納稅的規范性及科學性。總結起來,具體需注意的事項包括:
(一)在增值稅方面需注意的事項
一方面,在變更收入確認標志過程中,基于新收入準則應用的背景下,和舊收入準則不同的是,將商品控制權進行轉移作為收入確認的唯一標準;變更之后,使收入確認界限更加清楚,同時以相關法律文件為基礎,使涉及的內容事項得到了更加詳細的說明。另一方面,對于企業提供的差異性產品,需使用合同所采納的相應的收入確認辦法;一般條件下,對于無形、有形產品,其掌握控制權均比較簡單;例如:如果企業的產品類型屬于勞務,由于自身有變動性的特征,因此其控制權的歸屬難以界定;對此,需以《物權法》的相應規定,通過物權變更的方法,針對勞務控制行為進行決策,進一步確保收入確認工作有據可循。
(二)在合同變更方面需注意的事項
在新收入準則實施的條件下,對于合同變更,若合同當中部分條款發生了變化,首先需了解合同中產品關系及收入確認情況,然后針對修改的內容進行提供意見,進一步上報企業管理層,通過合同甲乙雙方共同協商后,重新擬定合同[4]。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變更后的合同,在法律效用上需加以明確,部分合同將變更條款作為之前合同的有效補充,因此對收入確認的相應時間不會造成影響;部分合同將變更條款作為獨立性合同,那么在收入確認工作過程中,便需根據獨立性合同進行單獨計算。
(三)在所得稅方面需注意的事項
對于新收入準則,明確規定了會計確認,然而對于權債及會計核算均未做出改變。所以,在會計核算工作過程中,需嚴格遵循“重內容,輕形式”的工作原則;比如:將企業盈利情況作為所得稅征收的根本依據,進一步使所得稅與會計收入確認確保相對統一。此外,在《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當中,如果產品的歸屬不確定,然后將其劃分至“另有規定”當中,那么此類產品的納稅方式和收入確認之間便會產生一定的差異;這樣,基于準則相同條件下產生的差異,相關工作人員便需充分重視,需協調新準則與所得稅政策制度,確保納稅的合理、規范。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收入準則對會計收入確認及納稅的影響深遠,同時新舊收入準則之間,納稅基礎和會計核算基礎之間,也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因此,基于新收入準則背景下,納稅工作便需注意一些基本事項,包括增值稅、合同變更以及所得稅等方面的基本事項,確保納稅工作質量的提高,進一步確保新收入準則實施的有效性及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馬晨艷.淺談企業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8(34):143-144.
[2]陳西寶.新收入準則下的會計收入確認及其納稅影響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8):231.
[3]申山宏.新收入準則對稅收的影響[J].納稅,2018(04):1-3.
[4]高玉玉,高允斌.新收入準則下的會計收入計量與稅務處理比較分析[J].財務與會計,2018(0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