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先定
【摘 要】本文通過對X公司增值型內部審計一手資料的掌握,研究和分析了該公司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構建及運用情況,并有針對性地對我國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完善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增值型內部審計;企業;應用
一、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內涵
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概念在20 世紀90 年代末被正式提出,是一種強調通過開展審計活動為組織創造價值的新理念,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一)審計目標——改善組織的運營并為組織增加價值
改善組織運營是指通過幫助組織發現并評價重要的風險因素,評價改善風險管理過程以及控制程序的充分性與有效性,并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改善建議,進而提高組織的運作效率。為組織增加價值是指內部審計師在識別、評價風險的過程中,形成的對組織規章制度、操作流程、內部控制等方面的改進建議,通過審計報告、管理建議書等形式反饋給管理人員,幫助管理層實現組織目標,為組織增加經濟效益。
(二)審計職能——保證和咨詢
保證是指為了提供對組織風險管理、控制以及公司治理流程的獨立評估而對其證據進行的客觀審查,例如財務審計、合規性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系統安全審計等;咨詢是指提供建議及有關服務活動,其性質、范圍與客戶協商確定,目的是增加組織價值并提高組織的運營效率,例如進行內部控制培訓,為管理層提供關于新系統的控制建議、流程設計、起草相關制度規范、參與質量管理小組等。保證活動可以通過確保組織實現內部控制的目的增加組織價值,而咨詢活動則可以通過提高組織實現目標的能力增加組織價值。
(三)審計范圍——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三大領域
通過對這三大領域的梳理和評價,以判斷治理是否有力、控制是否得當、風險是否可控。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關注組織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識別影響組織目標實現的風險,評價風險管理的過程,還要對治理層組織目標的制定、治理環境和監督機制是否有效進行評價。
(四)審計方法——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方法
要完成上述重要的任務并實現組織的目標,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而科學的方法就應該是系統的和規范的,如審計抽樣方法、風險評估方法和內部控制方法等,而不是零散的和隨心所欲的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增值型內部審計是環境變化的產物。在這種新型理念的倡導下,內部審計以增加企業價值為目標,并通過保證和咨詢兩大職能,運用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方法對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三個領域進行評價和改善,來實現這一目標。
二、X公司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構建
(一)X公司的基本情況
X公司是省級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企業,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全國交通企業100強企業。公司集高速公路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為一體,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為公路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經營與服務、房地產開發經營、投資與資產管理等。
(二)X公司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構建
1、X公司構建增值型內部審計體系
內部審計組織模式是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合理的內部審計組織模式能為內部審計有效發揮職能實現增值目標提供良好的基礎。X公司逐步完善審計組織體系建設,整合審計資源,推進相對垂直管理,強化審計整體功能。
(1)在董事會下設置審計委員會
X公司為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在董事會下設置審計委員會,由獨立董事和非執行董事組成,并直接隸屬于董事會,對董事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從而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2)形成相對垂直管理的組織模式
X公司下屬單位根據內審工作規定,按照法人機構不同,設立獨立的審計機構,配備必要的審計人員,滿足內審工作需要,集團公司監察審計部作為主管單位,對各下屬單位進行指導,并對內審人員統一調配,整合集團審計資源,形成相對垂直管理的組織模式。
2、X公司內部審計的戰略定位
內部審計作為X公司的管理控制工具,已經在促進整個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該戰略定位下,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內容和范圍根據集團公司的實際情況及風險評估逐步地與時俱進地進行調整。其工作內容不局限于傳統審計,根據公司跨行業、多維度發展的戰略部署,對金融投資和房地產項目進行效益審計、投資審計和工程審計等。這樣努力建立起一套以風險管理評估和預警為重點的、對公司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監督和控制體系,通過確認和咨詢兩大服務為公司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在審計過程中揭示風險,查找薄弱環節,從而評估、防范經營風險,以達到規范經營管理活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加企業價值的最終目的,從而更好地為公司實現發展目標和戰略服務。
3、X公司不斷開拓內部審計業務領域
為不斷適應X公司戰略轉型的需要,內部審計工作緊緊圍繞績效、管理,在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預算管理審計等常規審計基礎上,積極探索以風險為導向、以控制為主線、以治理為目標的審計新模式,加大績效管理審計力度,向風險、管理、戰略審計領域拓展。
將審計工作的重心從傳統的審計逐步向管理審計、風險管理審計轉型。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原則,重點圍繞經營管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管理審計、風險審計試點,對集團的高風險項目和業務實行持續跟蹤。對重點單位及重點業務實行定期審計,將審計的焦點轉向分析、確認、揭示企業經營和管理中的高風險區域,全程監控風險,將風險減至最低,切實完善公司治理。此外,根據國外先進企業經驗,該公司站在規范行業發展的高度,對公司治理程序進行改善,進一步積極探索戰略審計、連續審計等領域,對戰略進行評價、監督、控制和完善,從而促進戰略目標的實現,幫助組織增加價值。
4、X公司強化內部審計后續檢查的力度
為落實內部審計成果運用,實現內部審計全過程質量控制,該公司內部審計部門以抓流程,重整改為重點,持續強化后續跟蹤審計。
首先,A公司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后續跟蹤審計制度,明確內部審計人員針對后續審計的相關職責,詳細地說明后續審計應該遵循的周期、流程、應達到的效果,對整改效果的評估人員、方法,以及在后續審計工作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時,對被審計單位負責人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獎懲措施。
其次,A公司內部審計部門每年末均對上一年度審計過的審計項目實行追蹤檢查,監督落實審計報告整改執行情況,確保查出的問題得到整改,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得到采納,相關規章制度得到修改完善,保證內部審計“查處違規、健全控制、服務管理、支持決策”的職能得到有效發揮,實現審計工作成效最大化。
通過構建增值型內部審計體系,有利于X公司完善內部審計組織結構,提高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有利于改善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有利于促進內部審計人員從宏觀、戰略角度,以企業治理結構切入點,站在高級管理層的角度分析問題;有利于趨同內部審計目標和企業目標,扭轉內部審計的關注點。從而,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降低經營管理風險,改善公司治理,增加企業價值,實現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時現.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的治理功能透視[J],審計研究.2003 (6);
[2]王光遠.消極防弊·積極興利·價值增值(五) [J].財會月刊.2003(X6);
[3]張偉基.基于治理層次的內部審計——一種價值創造活動.審計研究.2004(4);
[4]黃治林.淺議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J].管理科學.2010(9):1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