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軍
【摘 要】在現代企業市場競爭中,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維護企業競爭地位,打造企業品牌,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本文從產品質量對企業發展的意義出發,結合服裝生產探究控制產品質量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產品質量;企業發展;服裝制造;控制措施
一、產品質量對于企業發展的意義
在當今物質資料生產不斷豐富的背景下,企業要想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與青睞,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與忠誠度,最核心的戰略就是保證產品質量。
就像水之于生命一樣,產品就是企業的生命之源,而一旦源頭之水遭到污染,企業的生命必然會受到威脅。在市場競爭環境下,質量是消費者評價一個企業生產能力,以及信譽形象的唯一標準,對于企業而言,在華麗的說辭也抵不過劣質產品的破壞力,尤其是在當前物質生活充裕的背景下,消費者市場選擇越來越多,對于“粗制濫造”的產品“用腳投票”已經成為共識。因此,企業如果不把好質量關,用粗制濫造的產品獲取一時利益,則會逐漸失去消費者的信任,最終在市場競爭中遭到淘汰。基于此,保證產品質量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金科玉律,是企業實現長效發展的“金鑰匙”。
二、控制服裝產品的生產質量的相關措施
(一)加強原料輔料質量控制
在服裝生產過程中,原料、輔料是保證服裝質量的基礎。原料通常是指服裝生產所需的面料和里料;輔料則是指各類襯料、縫紉線、紐扣拉鏈、標簽等。在原料、輔料質量控制過程中,采購部門應對比幾家供應商,對原料、輔料樣品的質地、性能、強牢度、色澤匹配等指標進行檢測、鑒定,確保其符合服裝生產質量。采購部門應嚴格根據服裝生產標準對原料、輔料質量進行控制,深入標準細節,避免從源頭上出現質量問題;同時企業也加強對采購部門的監督,確保其質量檢測、鑒定符合規范,相關檢測報告能夠支持產品生產。
(二)加強機械設備質量控制
機械設備是現代企業生產的基本手段,在服裝生產過程中,相關部門應控制好裁剪、平縫、拷邊、鎖訂、熨燙等設備的質量,確保及其的高效、標準運轉。在機械設備的質量控制中,相關部門應根據服裝批量生產標準校對機器,設計電腦參數,確保縫紉過程中密度適中、走線流暢、針腳統一;注重對各類機械設備的日常保養,形成定期保養制度規范,及時發現機械設備運轉問題,并做好維修工作,減少殘次品出現概率,控制生產成本;加強對裁剪、整燙設備的管理,控制設備操作失誤造成的服裝質量問題。
(三)加強生產工序質量控制
服裝企業產品生產流程復雜,分工細密,因此,加強對服裝生產過程中每一道工序的控制,則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在生產工序質量控制過程中,首先要嚴格分工秩序,從裁剪、縫制、鎖訂手工、整燙包裝四個主要部分進行不斷細化,以保證服裝生產細節;其次落實分工責任呢,每一道工序就是一個質量控制點,每個質量控制點安排檢驗人員和操作人員,以相互監督、相互促進,保證質量;再次,構建“下工道督促上工道、下工序督促上工序”的質量管理原則,促進質量控制責任的層層落實;最后,加強質量反饋,對不合格產品或部件,及時退回,并加以糾正,將質量問題在消滅在生產環節。
(四)加強相關文件質量控制
相關文件質量控制主要是指對企業自行設計、制定或客戶提供的合同、款式示意圖、規格工藝單及其本廠制定的工藝操作要求等進行規范保存與管理,確保其在質量控制中發揮指導性作用。針對相關文件,相關部門應及時做好復制、歸檔、分發、登記,保證生產過程能夠嚴格按照合同要求以及款式標準進行;對于技術性變更問題,企業應及時與客戶溝通,對于服裝款式、規格或工藝處理發生的變化做好文件保存,以保證生產環節盡快做出調整。
(五)加強檢驗環節質量控制
質量檢驗是產品進入市場的最后一道關卡,也是保證產品質量的最后一道防線。企業可通過成品檢驗和出廠檢驗保證產品質量。成品檢驗是在服裝包裝、裝箱前,進行成件檢驗,及時挑出不合格成品,并判定該批服裝的合格率;出廠檢驗則是專業質檢員采用抽樣的方式,對包裝完畢的服裝進行檢驗,并根據檢測結果確定其能否出廠。
三、結束語
總之,企業要想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把握出不變的真理,就應該在產品質量方面下大力氣,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優化產品生產流程,加強現場管理,嚴格質量檢測,保證產品質量,這樣才能奠定企業的發展基石,推動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國春.質量——企業生命之源泉[J].福建質量技術監督,2012(11):15.
[2]程長義.談產品質量的多重要素[J].中國纖檢,2012(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