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良志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律師行業在我國就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群眾的法律意識增強,對于律師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律師行業的發展如日中天,但是在維權方面,律師的工作依舊存在著問題,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和改進,才能使維權之路更加的平穩,使得律師行業的發展更加的全面。但是“維權”律師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律師行業的發展、本文主要針對“維權”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防范和處置“維權”律師問題的方式方法,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維權”律師;防范;處置;建議
“維權”律師又稱死磕律師,通過扣法律的字眼,將法官作為死磕的對象,以維護正義之名,利用網絡炒作等手段,達到勝訴的目的。律師的工作本身是在法律的屏障之下展開的,維權,就是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使其不受侵害。雖然“維權”律師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司法的一些現象,推動了司法的發展,但是更大的程度上損害了法律的尊嚴,同樣也給予了一些心懷不軌之人的可乘之機,利用法律的疏忽和漏洞進行大做文章,這對于中國司法制度的建立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雖然提高了勝訴的概率,但是不利于中國司法的發展,降低了中國司法的威嚴。所以需要建立相關的法律規定防范和處置“維權”律師,維護法律的尊嚴,使得司法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一、“維權”律師的概述
(一)“維權”律師現象產生的原因
1.立法的缺失。死磕律師的想象出現的原因之一就使我國立法的缺失,并沒有詳細的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建設對律師進行約束,以至于部分律師為求勝訴不達目的不罷休,利用網絡炒作等手段,以期到達勝訴的目的。而部分死磕律師的出現,則是因為立法的缺失是法律保護不到一部分的權益,因此只能依靠扣法律的字眼,和法官進行死磕,以求達到勝訴,保障他們的權益。
2.司法的獨立難以做到。司法機關在行事自己的權益時,會受到來自于各方面的干擾或者壓力,導致他們的工作無法正常有序的進行,司法的獨立性難以做到,導致了死磕律師現象的產生。
3.司法腐敗導致現象的產生。我國一直在追求司法制度上的建設,反腐倡廉一直在進行中。但是依舊存在一些漏洞,示范的腐敗導致部分律師有心無力,沒有辦法通過正確的訴訟途徑進行維權,所以只能采取死磕的方式,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二)“維權”律師現象的利弊
1.進行死磕的積極意義。律師進行死磕,能夠有利的保護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督促司法機關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加強對自身的建設。而無法通過正常途徑來維護權益的公民,也能在律師死磕的幫助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使其對中國法律依舊存在著信任和信心。
2.律師進行死磕的消極意義。律師扣法律的字眼在法院上和法官進行死磕,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法律的尊嚴,降低了司法的威嚴,不利于我國司法的建設。同時有些律師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才采取死磕的方式,根本就不會顧忌到十分已經侵害了法律。其次,一些死磕律師現象的存在會引起律師內部的矛盾和糾紛,不利于中國法治的建設。對于一些死磕律師不遵守行業規定,同行律師是嗤之以鼻的,如此一來加深了律師團體的分裂,對于中國法治的發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防范“維權”律師問題的方法
(一)完善法律法規,對律師的行為進行嚴格的要求
我國的法律法規應處于發展和健全的階段,為了適應當下的社會發展,保護公民的權利和利益,一直處于改善之中。在死磕律師的現象上就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建設。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就會一部分律師為所欲為,打著維護公民權益的幌子,實則是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所以結合律師的行為道德規范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律師的行為進行一定的規范,使其意識到法律的威嚴和重要性,不敢隨意的扣法律的字眼,和法律進行死磕。如若不然,將會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其次應當完善撤銷原審的判決制度,我國有針對于撤銷原審判決的相關制度,但是對于二審進行的訴訟結果卻沒有相關的撤銷規定制度,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避免部分律師鉆其空子。
(二)增強法院的中立性和獨立性
增強法院的中立性和獨立性,應當要求法院確立自己處于裁判的地位,對于兩方提交的訴訟申請和證據資料等等,要公平對待,施以同樣的眼光來看待問題,不應該帶有傾向性。增強獨立性是要求刑事訴訟法應當完善保障法院獨立審判的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得法院具有審判的獨立地位,真正做到獨立審判、維護和保障程序性辯護,防止死磕律師鉆空子大做文章。
(三)轉變“重實體,輕程序”的傳統觀念
我們應當充分的認識到實體和程序的統一的重要性,應當以同樣的平等的眼光來看到這兩個方面。改變傳統的實體重程序輕的觀念,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兩者是統一的,是相互依存的,沒有輕重之分的。法律應當建立和健全程序規則,是之更加的明確規范。
三、對于“維權”律師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增強自我認知意識,自覺遵守法律
現如今死磕的形式已經成為固有的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將不再適用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必須進行不斷的改革創新,才能有效的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死磕律師需要改變自身的道路追求,增強自我的認知意識,規則意識,自我的遵守法律,嚴守職業道德。斗爭本身就是要有利、有理,法治社會的前提,就是要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才能享受到法律帶來的保護。
(二)對于“宣傳性”的死磕應該適可而止
宣傳性死磕是指對于某些案件,明知死磕是無效的,是不會產生好結果的,但是為了博得公眾的注意力,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不惜利用網絡炒作等手段進行宣傳,擴大了此案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了這個案件的關注力度,不惜浪費時間,違法職業道德的行為實不可取的。
所以,律師在死磕前應當深思熟慮瞻前顧后對這件事進行分析,看其是否適合死磕,是否只有死磕的道路才能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做足詳細的資料準備,通過正當的途徑來進行宣傳傳播,引起群眾的關注之后,督促國家和政府對這一問題進行改善,使得中國的法治更加的健全,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四、結語
不得不說,死磕律師的出現的確給我國的司法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力,他們在司法的威嚴之下依舊“頂風作案”,將一些法律的紕漏查找出來,提醒著我國司法現如今還存在著大量的漏洞,對于部分公民的合法權益的維護存在著較大的紕漏,因此需要重視現如今死磕律師現象的產生,督促國家進行司法完善的建設。
但是對于部分死磕律師,我們還是要防范和避免的,他們扣法律的字眼,為不法人員維護他們的權益,這本身就是一件違法的事情,但是因為缺乏相關的法律規定,致使這些律師的行為越來越放肆,威脅到司法的威嚴,損害法律的尊嚴,將法律視若無睹。他們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已經喪失了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應當受到法律制裁的。因此健全法律法規尤為重要,還了中國法治一個干凈的環境,推動了中國法治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溫曉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律師職業道德建設[J]. 理論觀察,2016,(1):64-65.
[2]“磕出”中國法治“進步”?——死磕派律師的制度角色與中國司法的策略選擇[J]. 王鳳濤.中山大學法律評論. 2015(01).
[3]控辯審關系的建構 : 法官庭審語篇處理的框架分析[M]. 科學出版社 , 陳金詩,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