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倩 孫語晨
【摘 要】網絡主播與直播平臺以互聯網為載體而產生的法律關系具有特殊性,網絡直播行業存在各主體之間存在諸多新生成的尚未在法律層面給出準確定性的法律關系,本文主要著眼于網絡主播與直播平臺間的法律關系,分析雙方法律關系的類型,認定其性質。
【關鍵詞】網絡主播;直播平臺;合同關系
一、前言
網絡直播產業方興未艾,在產業整體繁榮的外表之下其實是叢生的亂象。除了傳播內容良莠不齊,行業內部各主體之間的種種矛盾也將這個產業推向風口浪尖的另一個原因。網紅主播跳槽、經紀公司欠薪或直播平臺惡意克扣直播收益等利益糾紛的案件時有發生,網絡主播與直播平臺間的利益糾紛是其中的突出問題之一,而這個問題中最令人困惑的則是主播與平臺間法律關系到底如何歸屬,因為法律關系的認定是解決糾紛的前提和基礎。
二、網絡主播與直播平臺法律關系的認定
(一)直播平臺與網絡主播的盈利模式
要明確主播與直播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我們首先要了解直播平臺和主播的盈利模式。
直播平臺的盈利來源相對容易明確,主要是用戶打賞、廣告收入加上與外部企業進行合作等;而網絡主播盈利模式通常有以下幾種:平臺支付時薪、粉絲打賞以及衍生的副業帶來的收入。第一種情況平臺將主播直播的人氣與薪酬掛鉤,按小時計酬;第二種,主播獲得的打賞、禮物需要按照事先約定的比例與直播平臺分成;最后一種,許多主播在粉絲信賴值較高、打響知名度后選擇開展副業,如通過電商平臺從事相關經營或者以個人名義接廣告等。
另外一個與主播和直播平臺盈利息息相關的就是兩者之間就直播部分收入的如何分成問題,這也是我們界定主播與平臺間法律關系的關鍵一環。平臺對簽約主播通常給付一定的底薪,此外收入再按一定比例進行分成。如某些平臺只要求直播收益繳稅但不抽成,多數平臺需要抽成加繳稅。非簽約一般主播或者新人主播需要依靠不斷提升人氣來獲得相應報酬。
(二)網絡主播與直播平臺基于協議形成法律關系及性質認定
直播行業提供服務和接受服務都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因此網絡主播與直播平臺間的人身依附性微乎其微,二者的聯系主要體現在利益分配上?;谏衔奈覀兲岬降膬烧叩奶厥庥J?,直播平臺與主播往往通過格式合同來約定彼此的收益分成方式及相關責任。除合同法規定的導致合同自始無效的情形外,我們認為主播與直播平臺間,雙方自愿平等簽訂協議,屬于合同關系。但鑒于此類協議兼具網絡服務、演出、提供勞務等多重特征,這些特征不僅決定的主播與平臺的盈利模式,也造成此類協議不滿足合同法規定的如勞動合同、委托合同等有名合同要件。例如,主播與平臺間沒有純粹的勞動關系,平臺對簽約主播的支配力尚且十分有限,主播對何時上線、每次上線多長時間等等直播的多個方面享有很大的自主決定權;一般的主播甚至完全不受平臺支配。另外主播與平臺間薪酬計算和支付、收益分成的方式也決定多數主播與平臺不屬于勞動關系。主播與平臺約定一方提供平臺,另一方提供直播服務,獲得利益分成的特征更類似于某種商業合作關系,因此應當將其認定為特殊的、新型合同關系,適用合同法一般規定,并且務必結合雙方訂立合同的目的、網絡直播行業習慣以及實際上的利益分享和風險負擔方式,綜合考量。
透過實務我們看到,雙方在產生糾紛后極易就彼此間法律關系的認定、某些格式條款的效力、違約責任承擔方式及違約責任的大小諸多問題上產生爭議。這樣的案件歸屬于合同糾紛后,隨時而來的問題就是合同性質的認定,而合同性質的正確認定就成為解開后續爭議問題的鑰匙。
2017年上海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b站”經營者)訴“b站”主播賈某某的合同糾紛一案中,被告單方面解除與原告為期三年獨家簽約協議跳槽第三方直播平臺,被告認為其與原告簽訂的協議系被告為原告提供勞動或者勞務的委托合同,其享有單方解除權;2018年,吳某與上述公司發生糾紛,不服一審法院判決其承擔違約金,上訴稱其與該公司系勞動關系,雙方在簽訂的協議中約定的違約金無效,勞動關系不存在違約金問題;包括上述案件在內,實務中多數類似案件法院都將雙方簽訂的協議定性為以合作共贏為目的合作協議,符合意思自治原則、合同法強制性規定的,雙方應當依照協議約定行使權利承擔責任。這樣的合作協議性質的合同,也是當前網絡直播行業中主播與直播平臺法律關系的主要形態。司法上這樣的定性很好的切合的解決此類糾紛的需要。
(三)確立合法勞動關系有利于維護權利
當然不排除部分主播與直播平臺存在符合《勞動法》規定的勞動關系,雙方依照勞動法規定提供服務,支付勞動報酬,這種關系可以適用《勞動合同法》。筆者認為對專業從事直播的網絡主播而言,最有利于保護自身權益的方式是與直播平臺簽訂勞動合同,將自己置于法律規定明確,權利義務清晰地勞動關系當中,不論是維權還是承擔責任都能享受更到位的保障。
三、結語
主播與平臺可能是純粹的勞動關系,也可能是某種協議關系甚至可能只有口頭約定。網絡主播對直播活動自由空間大,對直播平臺的從屬性微弱;直播平臺的盈利模式也特殊以及平臺與主播的盈利分賬的模式等新生成的尚未在法律層面給出準確定性的法律關系,共同導致了不論是網絡主播還是直播平臺的權益都無法很好的得到維護。為了切實維護雙方利益,應當明確二者的法律關系,增強在實務中的指引性,有效規制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法律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冰 孫薈萃.網絡直播用戶意見解析[J].青年記者,2017,016:28-29頁.
[2]徐帥.主播與網絡平臺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網絡].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583480102xadv.html,2018.03.09.
[3]楊召奎.網紅主播是誰的員工[N].工人日報,2017-2-21第 005 版.
[4]周剛志 李家偉.論網絡直播產業的法律性質及其立法規制[J].邵陽學院學報,2017,03:015-0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