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濤霞
【摘 要】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文社會科學在整個科學體系中占據日益重要的位置,其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顯得更為突出。因此,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競爭力綜合評價研究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話題。
【關鍵詞】人文社會科學;競爭力評價;科研效率
一、引言
高校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繁榮的主力軍,盡管近年來政府對人文社會科學給予了高度重視,但是社會上重自然學科輕人文社會科學的現象仍然存在,對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在人力與資金上的投人相對較少,從而導致其科研的成果也相對較少。本文擬以江蘇省為例,利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2010-2015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面的數據,應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對江蘇省27所一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競爭力進行了評價,并探討了各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在投入產出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尋求提高競爭力的途徑與方法。
二、江蘇省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競爭力實證分析
1.數據來源及指標體系的建立
對江蘇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時,所用的數據取自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2015年江蘇省27所一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發展概況。本研究將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效率評價指標分解為科研投入和科研產出兩類,建立了如下表1投入產出指標體系:
2.投入產出效率分析
本文運用DEAP2.1軟件對江蘇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效率進行了分析,將投入、產出指標的各項值輸入,運用DEAP2.1軟件處理后,所得出各高??蒲行嗜绫?所示。
從表2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在這27所高校中,14所高校綜合效率是1,為DEA有效;其他13所院校均為DEA無效,需要提高其資源的利用效率。DEA有效和無效的決策單元中,都有傳統的以理工科見長的研究型大學和一直以來都是綜合性的大學。這一現象表明,綜合效率是否DEA有效與學校類型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2)在這27所院校中,14所高校純技術效率均為1,表明在規模最優時(即規模效率為1時),投入資源可以全部轉化為產出。13所高校純技術效率非DEA有效,資源利用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3)在這27所院校中,14所院校規模報酬不變,規模處于最佳狀態;11所院校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表明投入量越多,產出將會越多,應擴大人文社會科學科研規模;2所院校處于規模報酬遞減階段,應適度縮減其人文社會科學科研規模。
(4)利用DEA模型進一步測算了處于效率前沿面(DEA有效)的高校的相對效率水平,原來人文社會科學科研綜合效率為1的14所高校有了新的超效率得分,各所大學的效率水平更加明顯化。根據超效率得分,可以實現這27所一本高校關于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活動投入產出相對效率的排序。政府有關部門也可以據此考慮科研經費的分配問題,把資源向人文社會科學科研相對效率更高或者處于規模報酬遞增狀態的高校傾斜。
3.本文的結論
本文對江蘇省27所一本高校的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效率進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
(1)有些在省內綜合排名比較靠前的高校,綜合效率卻相對低下,主要是由于產出較低,資源利用效率低下,以致造成資源的浪費,例如南京理工大學,這是一所211院校,但是綜合效率卻是所有高校中排名靠后的。
(2)有些在省內綜合排名比較靠后的高校,綜合效率卻相對較高。例如南京林業大學和徐州醫科大學,這兩所大學投入和產出雖然不高,但是資源的利用效率確是很高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江蘇省高校的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活動,受到內部人員和經費投入以及外部環境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江蘇省要提高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競爭力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并逐步加以改善。盡管江蘇省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競爭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更多的細節問題有待往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姜彤彤.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評價及分析[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3,25(05):90-97.
[2]陳俊生,周平,張明妍.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科研資源利用效率評價——以江蘇省地方綜合性大學為例[J].教育與經濟,2012(0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