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清
【摘 要】每個成功的企業都有一份成功的事業,但打造持續成功的事業企業必須打造強大的內功,識人用人之術就是一門各大名企都非常重視的內功,成功的企業必定有過人的用人術才能激發員工巨大的潛能,去不斷創新創造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關鍵詞】人力資源;創業
有人說創辦企業最怕沒錢,有了錢就可以買到組織需要的一切資源,包括人才這種最寶貴的資源,“有錢能使鬼推磨殊”,有錢不怕吸引不到優秀人才,多花錢就能管好和用好人才,殊不知人力資源才是組織資源中最具活力的獨特資源,正如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所說:“事業的成敗取決于人”。眾觀世界上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無不是擁有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而優秀的企業必定有優秀的用人觀。
人力資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神奇的創造力,同時又有很敏感和脆弱的一面,需要小心呵護和不斷激發和挖掘才會發揮良好效果。所謂的“荊山之璞雖美,不琢不成其寶”,而企業的用人之術就像讓鉆石璀燦發光的雕刻術一樣,吸引、激勵和造就人才之道,成為世界名企不斷鍛造的獨門內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個成功的企業都非常重視人才的經營,“八仙過海”各有神通,學習和借鑒著名企業的用人所長可以事半功倍。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廢除終身制”用人制度。辭退不合格的員工不是“殘酷”,而是一種“仁慈”。曾被稱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韋爾奇有句名言:“在GE,我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終身就業,但能保證讓他們獲得終身的就業能力”,,杰克·韋爾奇,一位天才級的商業奇才,被業界普遍看作“離經叛道”的怪才,當時GE總裁雷金德·瓊斯獨具慧眼力排眾議大膽任用,為了選定優秀的繼承人瓊斯花了九年的漫長考察時間,事實證明韋爾奇不僅有飛凡的商業天賦,更有非同一般的治人用人奇術。
在韋爾奇的領導下,GE每年對員工業績評估,并劃分為A、B、C三個等級,并實行區別化的激勵機制。對表現最好的前20%的A級員工首先享有優先晉升權,同時為其制定詳細的后期培訓計劃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占70%的B級員工同樣重視,提供培訓和晉升機會,鼓勵其進入A類;對只占10%的表現較差的C類員工,則限期整改,如果在3-6個月之內不見起色,予以堅決辭退。
CE實行的治人方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末位淘汰法,員工必須同企業增長同步,跟不上企業發展就必須淘汰出局。韋爾奇認為這種淘汰體現了公司對于員工的“其仁慈假殘酷”,讓員工長期處于不能成長進步的環境里放任不管才是一種“假仁慈真殘酷”,不如趁早尋找新的出路得到發展機會,才能獲得終身就業能力。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松下電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電氣器具。”成立于1918年的松下電器到今年剛好過百歲了,能歷百年不倒在用人方面也是不同一般,首先是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對于人才和企業的關系定下的基調非常高,事業的成敗取決于人、沒有人就沒有企業、松下電器既是制造電器又是造就人才的公司等等觀點都是出自松下幸之助倡導和推行的。其次是公司長期制定和完善了一套選人用人造就人的辦法。
就拿松下的雇傭標準來說:人品好,好學肯干,文化程度以適合公司工作就行,有無經驗不作要求。一個享有國際盛名的大公司,雇人條件居然如此簡單。相比之下當今的人才招聘條件真謂相當苛刻。學歷、年齡、性別、經驗、英語和計算機水平呀等等無不事無具細,缺一點兒就被攔在入門關邊面試機會都沒有。
摩托羅拉的辭職也要面試。應聘要面試很常見,辭職也要面試就少見了。公司非常重視員工的辭職,一定會通過辭職程序來了解員工離職原因,辭職也會跟應聘一樣填寫表格,也同樣要面試回答一些問題,主要有:公司是否為其提供用武之地,有沒有關心他們生活,獎勵、培訓與晉升是否到位等,如果有公司一定認真檢討以此為戒。之后還會經常打電話詢問其離職后的情況,保持聯系并歡迎再次回到摩托羅拉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如果員工在離職90天內重新回到公司,工齡可以連續。如此這般,離職后再回來的員工只有更忠誠了,這種奇觀被稱為“摩托羅拉游子歸家現象”。
微軟公司:辦公室就是你的另一家。
在微軟上班有幾點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大,首先是每個人擁有一間獨一無二的獨立辦公室,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隨意布置沒有標準,無限制的免費飲料,服裝不受限制,就像自己另外一個家讓員工樂不思蜀;其次是上班時間任意小時,不用打卡沒有規定上下班時間,只要完成任務就可以了,其結果是員工自愿工作比別的公司時間還長。另外就是材料室公開,不用申請不用填表和排隊,員工自己去拿材料和辦公用品,就像在家里拿東西一樣,結果沒人浪費。微軟還有一個很讓人佩服的地方,那就是對待員工失敗的態度。預期員工會失敗,勇敢接受失敗,并明確提出“失敗是成功的一種需要”,“沒有失敗說明工作不努力”,如此種種激勵員工不斷大膽嘗試創新走向成功。
其實成功的公司在選人用人方面各具千秋,都有獨門內功,上面只列舉了四家國際知名大公司,如今的中國企業正在向國際名企大踏步邁進,世界500強中不斷擠進中國企業的身影,其世界影響力不斷擴大,但是打造百年企業的任務非常艱巨,創業難守業更難,用人觀用人術就像打造企業內功可以讓企業“強身健體”,唯有不斷內外兼修才能立于世界企業強手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