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揚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與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民航的客流量與航線不斷增加,但同時,對民航的空中交通風險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造成當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的管理因素、技術設備因素、以及自然環境因素等主要成因展開分析,并提出優化民航空中交通風險管理工作的策略,希望能為民航的風險管理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風險管理
當前,我國民航業正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客流量不斷增加,航線不斷擴展。但是,由于我國民航業的發展速度過快,相關管理制度與技術設備還沒有及時跟上民航的發展步伐,導致近年來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時有發生。因此,明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成因,優化民航空中風險管理工作,對于民航業的發展與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的主要成因
(一)管理因素
風險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導致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的根本原因。民航的風險管理制度,直接關系著民航的空中交通管制水平。但在當前,我國的民航管理部門普遍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與合理的風險管理流程,在管制空域的劃分方面也普遍缺乏科學、明確的界定,使各個地區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區之前缺乏足夠的溝通與交流,進而導致當前我國民航業的航線設定嚴重缺乏科學性,整體的統籌、管理也普遍缺乏合理性。此外,當前很多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區在進行工作人員的選拔與聘用時,也缺乏合理的考核標準,且薪資待遇通常與工作人員的內心期望相差很多,并且,很多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區在進行相關工作人員的日常管理工作時,缺乏系統的考核與培訓,導致當前很多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區的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相對較低,工作責任心相對較弱,且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水平,進而造成當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情況經常存在。
(二)技術設備因素
技術設備的落后,是導致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的關鍵原因。由于民航的空中管制工作通常需要通過各種專業的導航設備,以及各種精確的航空技術來實現對飛機實際飛行狀態的全面、準確、實時監控,進而有效保障飛機正常飛行。因此,先進、精準的飛行設備與飛行系統,是提高民航空中風險管理水平的關鍵。但在當前,由于受各地地域特征的影響,與資金投入的不足,我國很多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區都存在著監控設備陳舊,技術水平落后的問題。再加上部分民航相關工作人員,對民航空中風險管理工作的認識程度嚴重不足,沒有對相關的民航監控設備進行及時、全面的檢測與維修,導致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時有發生,進而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
(三)自然環境因素
自然環境因素通常是造成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的直接原因。由于氣象狀態的變化莫測,各種氣象災害往往具備著很大的不可抗性與不可預見性。例如,各種風暴天氣、雷電天氣、以及雨雪、冰雹天氣等,都很容易對民航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造成影響,進而導致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的發生。此外,自然環境中的電磁場、突然出現的鳥群,以及很多人為攜帶的通信設備,也會給飛機的飛行信號帶來不同程度上的干擾,進而引發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
二、優化民航空中風險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加強對風險管理的重視
當前,很多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都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因此,積極加強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可以有效提高民航的空中風險管理水平,減少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一方面,相關民航管理層,應先積極加強自身對民航空中風險管理工作的全面了解與重視程度,以確立科學的民航空中風險管理政策與管理方向,進而有效帶動和監督相關工作人員對風險管理工作的創新與提高。另一方面,民航相關管理部門還應積極加強對民航風險管理觀念的宣傳與引導,以使相關民航工作人員能夠對民航的空中風險管理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與深入的理解,以及有效引起相關民航工作人員對空中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增強相關民航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與工作責任心。進而大幅度提高民航空中風險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1]。
(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
想要快速提高民航的空中風險管理水平,減少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完善空中風險管理制度是關鍵。一方面,民航相關管理部門應充分結合自身實際的發展情況與問題所在,摒棄傳統的、不合理的風險管理模式與風險管理流程,積極優化空中風險管理方法,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空中風險管理制度,以有效提升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其中,民航相關管理部門應特別注重加強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使各個地區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區可以互相合作、互相配合,進而有效提高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使有限的資源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此外,民航相關管理部門還應針對可能發生的危機情況建立起相應的應急處理預案,并根據風險管理制度的實際實施情況與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空中風險管理制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與完善,以有效提高民航的風險管理水平,降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的發生概率。另一方面,民航相關管理人員還應注重對空中風險管理制度實際實施情況的全面監督與管理,以保證民航空中風險管理制度可以真正的落實到實際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去,進而促使民航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養成正確的工作習慣,嚴格按照空中風險管理制度的要求來進行日常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進而從根本上徹底改善當前民航空中管制現狀,提高民航空中風險管理水平[2]。
(三)提升相關工作者的管理能力
加強民航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是提高民航空中風險管理水平,減少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民航相關管理部門應注重加強專業民航空中風險管理人才的引進,完善人才考核標準,積極開展校園招聘與社會招聘,擇優選拔出具備專業風險管理技術與綜合風險管理能力的優秀人才,加入到民航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來,為民航的空中交通管制隊伍注入新鮮的優質血液。另一方面,民航相關管理部門還應加強注重對現有民航空中交通管制人員的考核與培養,積極開展關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主題培訓,并設立合理的考核機制,以有效提高現有民航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民航相關管理人員應充分結合當前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現狀,積極加強對風險管理的重視、完善空中風險管理制度,并注重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以有效提高民航空中風險管理水平,減少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促進我國民航業的發展,保障人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楊小超.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成因及風險管理[J].交通世界,2018(09):160-161.
[2]陳悅.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成因及風險管理探討[J].科技風,2017(1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