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豪 孫星晨
【摘 要】現階段,為了提高船舶的建造水平,需要在船舶建造過程中加強質量管理。打造一流的船舶建造技術,提高船舶建造質量。文章主要從標準化在船舶建造過程中的應用展開具體分析,針對在設計中的標準化生產管理制度的標準化、工藝流程流程、生產管理、施工應用等方面的標準化。它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現代造船業的發展,從而進行全面探討,希望為相關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標準化;船舶建造;應用;簡析
通過使用有效的方式,提高標準化的船舶建造過程。近年來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之下,船舶技術越來越高。在船舶建造過程中,通過使用有效的生產技術,能提高船舶的建造效率,通過一系列的研究,結合有效的工作實踐,在船舶建造過程中提出標準化的應用策略,具體理論分析如下文:
一、設計的標準化
在標準化管理方面,對我國船舶建造業進行一定的技術分析。現階段實現船舶定制化服務越來越明確,更多的船舶建造企業針對這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在區域性特點和階層性特點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在船舶建造過程中,使用標準化的流程能提高船舶建造的技術。在船舶建造過程中,通過科學的生產方式提高船舶建造的效率。在設計標準化工作方面,滿足廣大客戶的基本需求是設計的主要原則。要根據客戶提供的資料以及意向選擇有效的設計方式對船舶建造特征進行全面的把握,在整體上提出有價值的設計方案,再進行標準化設計工作中。嚴格落實各項船舶生產管理制度,按照工藝流程進行生產,能有效地提高船舶的技術專業性,提高設計的精度,才能有效地推動船舶發展。在結合計算機技術,能有效地提高船舶的建造質量。對船舶的各個建設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管,通過計算機手段作為輔助支撐,實現每個環節到標準化建設。在進行船舶標準化設計時,需要借鑒國內外優秀行業的研發技術,在市場需求方面進行明確的模塊選擇,切實滿足每位客戶的需求。
二、生產管理制度標準化
完善的生產管理制度,是實現船舶標準化生產管理的主要途徑。因此,在船舶建造企業中,必須具備安全規范生產的管理意識,建設有效的規章制度,對當前的船舶企業發展情況進行標準化建設。制定標準化的生產管理制度,需要對細致化的設計進行調整,對工藝技術進行質量標準的設定,在船舶生產過程中,需要將以上的質量指標作為研發基礎,在此過程中,相關的管理部門需要進行監督工作,把制度作為有效的參數來約束船舶生產加工,為船舶的建造和管理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
在船舶標準化生產管理過程中,落實完善生產管理制度標準化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能有效地幫助作業人員、設計人員、管理人員,提高安全作業意識,樹立規范生產理念。在各項嚴格制度的監管之下,對船舶進行標準化的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提供科學化的解決方案。避免船舶在投入使用中造成的人員傷亡,建立完善的生產管理制度,能對船舶生產、加工、制造、管理、建設等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規范,也成為船舶建造發展向前的動力。
三、工藝流程標準化
通常情況下,船舶生產建設過程是長期復雜的,它的建設步驟比較多,使用的技術和資源也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傳播生產過程中,必須要對各項的工藝和工序流程進行規范化,在技術和精度上都到達都要達到標準要求以上。在工序工藝流程標準化時,可以使用當下盛行的,PRIBON軟件建模系統,作為船體放樣下料,加工環節的重要依據。通過數控系統對數控編程進行執行,根據圖紙表明的零部件進行下料切割最終得到目標化的船舶零件。
四、生產管理標準化
在船舶建造過程中,生產管理標準化主要是指通過技術專業性,驅動標準化的生產管理過程。由于傳播建造行業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就要求它使用的技術和準確性都必須要達到較高的標準,需要依據實際的情況進行標準化生產管理。在船舶建造標準化生產過程中,它的技術專業性和精度提到了更高的標準,在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撐之下,能有效的驅動船舶建造行業提高質量。通常下,對于技術專業性基礎之上的標準化管理來說,它是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充分使用船舶建造的每個環節實現前期準備工作、做到標準化技術的全面覆蓋、針對船舶建造過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藝,進行深入分析。選擇合適的有效的技術,對這些失敗或者是成功的經驗進行總結。在進行設備開始加工之前,需要對設計圖紙進行全面的把控,對圖紙的設計內容進行研究。明確在標準化傳播建造過程中施工技術的使用順序,從而為后續的建造過程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標準化船舶生產建造過程中,為了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建設質量,需要對于主動力系統,機電設備等各項裝備進行調試安裝,最大限度保證設備的萬無一失。
五、施工應用的標準化
在船舶建造過程中進行施工應用的標準化設計,它能對大件的主要部分進行組裝,對小件起到輔助作用。通常情況下,大件主要在駕駛室排氣管道結構以及排氣管內置消音器等部位,小件主要在基座裝置內。因此,在進行船型設計之前,需要對各部分的組件進行安排設計工作,生產部門要嚴格的對各個組件的加工情況進行分類完成。
如果對多個船舶建造工程進行同時到組件制造,可以對組件進行混合生產,能有效地提高質量。如果是在外包過程中。只需將生產用到的組件圖紙進行交付,避免圖紙泄漏的事故發生。除此之外,在船舶建造過程中,應該落實標準化生產。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船舶的質量在質量分級責任管理中落實標準化生產,通過明確的責任,對船舶的加工、建造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進而對船舶生產加工的質量進行全面的把控。對每個船舶建造環節落實質量監管,無論是監督環節,還是質量檢查環節,都可以使用現代化的技術作為輔助。保證每個環節的質量都能達到標準化要求,落實質量分級責任制度,能有效地保證材料、設備、技術等達到規范的要求,明確每個責任人的工作范圍,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六、結語
根據以上文章內容,在標準化船舶建造過程中,需要對標準化進行重視、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不斷探索更加完善的建設方案、實施設計階段的標準化、生產管理制度的標準化、以及工藝流程,生產管理,施工應用等各方面的標準化。能有效地明確責任人的工作職責,加強技術的引進,從而確保船舶建造工作全面持續開展。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國船舶建造的標準化水平,提高船舶建造效率,保證船舶建造的質量,向著世界先進水平邁進。
【參考文獻】
[1]陳家本,劉雪松,王春華等.提高船舶焊接質量確保船舶安全、可靠的一些建議[J].金屬加工(熱加工),2010,18(03):259-261
[2]徐楊.北方地區冬季施工中長輸管道的焊接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12(05):123-125
[3] 王鴻賓.船舶焊接工藝[ J] .中國科技文化,2006.
[4]欒國紅.中國攪拌摩擦焊船舶制造已經揚帆啟航 [J]. 機械工人:熱加工,2007,(2):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