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磊
【摘 要】繞絲充填為防砂工藝具有成本低廉、施工簡單、成功率高、有效期長等優點,在各大疏松砂巖油藏得到應用。但是繞絲充填防砂在防砂初期產液迅速下降,分析由于防砂繞絲、充填層出現不同程度的堵塞,導致液量快速下降。目前繞絲充填工藝低液原因分析單一,本論文針對繞絲充填工藝擋砂介質堵塞機理進行綜合分析評價,考慮多因素復合作用,提出繞絲充填堵塞評價綜合方法。
【關鍵詞】繞絲充填;堵塞;綜合分析;評價方法
繞絲充填防砂采用下機械防砂管后進行匹配礫石充填,依靠繞絲管阻擋充填礫石,充填礫石層形成砂拱阻擋地層砂實現油井防砂生產,該防砂工藝具有適應性強、成本低廉、成功率高、周期長等優勢,在各大疏松砂巖油田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繞絲充填防砂初期產能迅速下降,關于下降的原因在學界已經得到廣泛認識,一致認同由于機械管、充填層滲流能力在生產初期迅速堵塞導致產能下降。目前就堵塞機理分析及評價方法尚處于單一因素階段,未綜合考慮防砂管、充填層、近井地帶在防砂、采油動態條件下地層砂、灰漿、原油黏糊等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評價方法。
針對評價結果確定各相干量占比關系,從定性或定量角度出發分析各因素占比及相關性,進行繞絲充填篩管堵塞動態綜合評價。
一、試驗評價分析
(一)充填砂分析
進行驅替試驗后取出填砂管內充填砂,根據取出的礫石層及與未驅替礫石層對比可知。通過取出驅替后填砂管內礫石發現,礫石表面大部分呈黑褐色說明存在礫石層表面吸附稠油重質組分(瀝青質)的現象。對取出礫石層觀察發現,礫石層內存在大量未被水驅出的剩余油。由于稠油吸附作用,干凈的石英砂一旦投產,有效滲透率會明顯下降一部分。下降的幅度與原油粘度有關,進行堵塞滲透率計算時必須考慮此現象。
(二)編號J1實驗結果分析
在70℃恒溫條件下,對于充填礫石的填砂管依次使用清水、攜砂液、地層水、稠油、清水驅替一定的時間,并實時記錄驅替流量及驅替壓差,計算滲透率變化,其流程如圖1所示,其結果如圖2、3所示。
圖1 J1實驗流程圖
由圖可知,填砂管礫石層初始滲透率為80μm2,壓實稠油交替驅替試驗結束后滲透率最后保持為約10-20μm2,滲透率降低了越80%。由曲線可知不同流體交換驅替時,壓力不穩,計算滲透率波動較大;存在礫石層蹩壓壓實過程;存在明顯的原油吸附過程,吸附后有效滲透率下降。
(三)編號T1、T2、T3實驗結果分析
在70℃恒溫條件下,對于充填礫石的填砂管依次使用清水、攜砂液、稠油、清水驅替一定的時間,其中稠油驅替分別為2、3、5小時,并實時記錄驅替流量及驅替壓差,計算滲透率變化。
填砂管礫石層初始滲透率為85μm2,壓實稠油交替驅替試驗結束后滲透率最后保持為約10-20μm2,滲透率比約為15~20%。
(四)編號H1實驗結果分析
在70℃恒溫條件下,對于充填礫石的填砂管依次使用清水、攜砂液、稠油+地層水、清水驅替一定的時間,其中稠油驅替5小時,并實時記錄驅替流量及驅替壓差,計算滲透率變化,填砂管礫石層初始滲透率為80μm2,壓實稠油交替驅替試驗結束后滲透率最后保持為約10-25μm2,滲透率比約為12~16%。通過對比可知,地層水+稠油混合驅替和交替驅替對礫石層滲透率的影響無明顯差別。
(五)編號Tc1/2/3實驗結果分析
在蒸汽吞吐過程中,地層溫度不斷呈周期性變化,因此溫度不同,稠油對礫石層的堵塞能力也不相同,因此,通過改變實驗溫度50、90、120℃來驗證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礫石層的堵塞滲透率比變化規律。在相同流量情況下,原油粘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流動阻力明顯增大,在不同溫度下實驗滲透率變化不大,初始滲透率約約80μm2,最后均保持為約10-25μm2。
二、實驗結果分析
(一)防砂后滲透率損失85%
有實驗結果分析可知,礫石層堵塞后的滲透率為礫石層初始滲透率與堵塞滲透率比的乘積,并可以根據堵塞滲透率進行油井產能預測,因此滲透率比Kr是表征礫石層堵塞程度的評價指標。
礫石充填層的初始滲透率取決于礫石尺寸和生產壓差。投產后干凈礫石層在短期內被原油快速吸附,滲透率下降幅度可達吸附前80%以上,具體和原油粘度有關,之后隨著生產繼續逐步被進一步堵塞。
(二)滲透率受多因素綜合影響
綜合堵塞系數Xs是通過對細質粉細砂含量Rf;粘土泥質含量Rv;礫砂中值比GSR;原油粘度Uo;膠質瀝青質含量Rc;聚合物含量Rpo;出砂強度Qs;流速/產液強度Ql;生產時間t進行分析得出權重系數和堵塞影響系數并進行實驗擬合得到的,表達式如下所示。
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影響擋砂介質堵塞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a. 生產時間T;b.粉細砂含量Rf;c. 泥質含量Rv;e. 礫砂中值比GSR/WSR(篩管);f. 原油粘度Uo;g. 膠質瀝青質含量Rc;h. 聚合物含量 Rpo;i. 出砂強度Qs ;j. 流速/產液強度Ql。
通過實驗結果及數學擬合,建立兩者之間的定量關系經驗模型,如下所示。
式中,Kr為介質堵塞滲透率比,無因此;Ar、Br為實驗擬合系數,無因次變量;t為生產時間,d;Xs為綜合堵塞系數,無因次變量。
(三)堵塞發生于早期
根據實驗數據建立了防砂介質堵塞滲透率與時間、地質條件、生產參數之間的定量經驗關系;防砂井擋砂介質堵塞主要發生在防砂后投產早期;投產后礫石層滲透率急劇下降然后趨于平穩;堵塞周期和最終堵塞程度取決于流體粘度、細砂/泥質含量、產量、稠油/聚合物含量、礫砂比(GSR)增加、產液強度。一般堵塞程度可達80%以上。
【參考文獻】
[1]劉春苗等,礫石充填防砂礫石尺寸設計方法述評與對比分析,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3.
[2]董長銀等,機械防砂篩管擋砂層堵塞機理及堵塞規律實驗研究,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