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雨晴
【摘 要】《請回答1988》作為一部韓國電視劇,在進入中國市場后仍然能夠受到觀眾的喜愛,甚至跨越年齡界限使觀眾產生心理共鳴,足見其藝術魅力,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值得我們探究。本文從淺要分析了《請回答1988》在中國大陸取得成功的原因,希望為我國未來影視劇向著精品方向發展提供借鑒,能夠給未來更多優秀國產精品劇的創作帶來啟示。
【關鍵詞】韓劇;《請回答1988》;中國大陸
韓國電視劇《請回答1988》是繼《請回答1997》《請回答1994》后作為韓國TVN電視臺鎮臺之寶的“請回答系列”的第三部,在中國第一影評社交門戶網站——豆瓣上創韓劇評分之最,各大公眾號以“零差評的誠意之作”來稱呼《請回答1988》,這被看做是韓劇的經典轉型之作。一部電視劇引起收視熱潮,并在中韓兩國形成良好的口碑傳播現象自有著深刻的原因。
一、劇本魅力:主題深刻情感共鳴
《請回答1988》劇作中最為突出的優秀之處在于對主題的刻畫與表達以及對情感的細膩描繪。其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價值觀和通過溫馨細節描繪的真摯情感更是得到了觀眾的共鳴,劇本出色是其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
《請回答1988》中對于情感的書寫十分精彩,其中關于愛情線處理的非常巧妙,通過插敘倒敘的回憶定格細節,再用細膩的筆觸將成長的青年們所遇到的情感過程進行詳細的刻畫,把青春期中少年少女的萌動心思的過程“萌動-暗戀-試探-猶疑-困惑-感悟-明確”描繪的事無巨細。青春不是某些國產劇里惡俗的早戀、分手、墮胎,青春是我們有著些許叛逆的色彩經歷的情感故事,那是青澀與成熟交融的時光,哪怕這部劇將時光定格到八十年代,我們依然從那個年月的青春面貌找到我們成長的軌跡。
二、場景拍攝:真實性與藝術感相交融
“‘真實性是所有藝術作品的共同追求。生活與藝術的界限,就是在這種源于現實而高于現實的漸近線前起伏。”不同的藝術作品對“真實性”有不同的表達刻畫,作為一部成功的懷舊劇與現實劇的《請回答1988》,則是選取時間軸上的重要時間節點將大量的真實事件網羅與穿插,體育比賽上有漢城奧運會,政治運動上有光州民主化運動與漢城學生運動,時事新聞有池江憲越獄事件,娛樂文化上更是有上個世紀輝煌之極的香港娛樂產業,等等,正是這些編織了一部具有編年體藝術感的敘事劇。
將這與故事的核心主題“親情與家庭”完美融合,我們或許沒有詳細了解韓國八十年代的運動、音樂、經濟發展,卻依然可以從這部劇里,看到那個年代的父母和自己,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的美好關系,那一代人青春的盛開和消失。如果說這種真實歷史事件所營造的現實感打破了時間感的距離,那么融匯了真實性的平凡角色的人物塑造則是打破了我們與銀幕之間空間感的距離,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的故事帶入到劇情當中產生心理認同感。
三、文化同源:儒文化的不同呈現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自春秋戰國誕生以來兩千多年一直對中國的社會文化、道德倫理和中國人的性格塑造、思維方式、道德行為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當代的主流思想文化。而韓國在歷史上曾深受中華文化思想的影響,中國與韓國同屬于“儒教文化圈”,韓國的社會文化也廣受到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在家庭倫理和社會道德上更是由于韓國人民的現實生活相融合。《請回答1988》的核心主題是“家庭與親情”,而熔鑄和表現其核心思想的內核和靈魂卻是儒家的“孝”、“仁”文化。因此,“文化同源為中韓跨文化影視傳播提供了豐厚的沃土。而在這種高度接近性和認同感的情況下,同為儒學文化影響下的韓國文化自然更容易為中國受眾所接受”。
“孝悌也者,之為仁之本也!”孝悌作為儒學思想的重要部分被發揚光大,在韓國也將儒家的“孝悌”思想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劇中的打動人心親情觀更多是融合了“孝悌”的核心內涵而展現出來。但同時,韓國社會對儒家道德文化有一定的認知扭曲,并反映在社會現實中。“在韓劇中對‘孝的提倡無論是晚輩對長輩的尊敬還是下級對上級的畢恭畢敬都有對權威的絕對服從的意義”。
四、韓流風行:影響影視文化消費和審美
韓流是指韓國音樂、電視劇、服飾、文化等大舉登入中國后人們的一種形象說法,是社會學家對韓國文化風靡流行的一種統稱,沁透著韓國特有的文化氣息。
韓國每年都大量輸出的影視作品做到了帶動文化產業多方位共同發展。所有的韓國影視作品極為注重‘一源多用,會把韓國的傳統文化、飲食、服飾、旅游等捆綁在劇中集體展現,同時也反作用于電視劇,推動影視文化不斷繁榮,形成一條文化產業鏈。《請回答1988》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對韓國的文化、飲食、服飾、生活做出了細致的考究通過劇中將韓國八九十年代的畫面一一展現觀眾眼前,“將能夠展現民族風格的東西融入所要描述的故事中,充分利用每一個社會資源,帶動周邊行業的發展,實現了影視媒體的最大價值”,同時也推動電視劇更加的成功。
五、中國觀眾:影視欣賞傾向和從眾心理影響
“中國影視重政治,韓國影視重生活。中國影視深受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和權謀文化的影響”,近年來成功的國產劇多是從帶有宏大敘事的框架中敘述情感。作為影視劇的主力軍往往多是女性觀眾,中國女性觀眾更喜歡表達人和人之間的真情、展示“人間煙火”的電視劇。尤其是中老年女性觀眾,她們更喜歡展繪平談無奇的日常人生及家族人倫圖景,能細膩的反應家庭生活和人際關系的生活劇。《請回答1988》中融入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在家長里短和雞毛蒜皮中傳達出樸質純真的人間情懷,弘揚出普普通通的人生道理、簡簡單單的做人原則和真真切切的生活情性”,這無疑更符合中國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的影視欣賞習慣。
“從眾心理是一種社會群體心理現象,又叫社會從眾傾向。它是個人在群體中不知不覺地受到群體的壓力, 從而在認知判斷、信仰及行動上,表現出的與團體中多數人相一致的行為現象。”而熱播影視劇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這種從眾心理的影響,但這并不一定全都是由于盲目而產生的消極影響,同樣也有經過觀眾因為發自內心的喜愛和欣賞之情不由自主的用滿腔熱情去宣傳的口碑劇作,從而深受到大眾市場的歡迎,成為流行的經典劇作。例如對《請回答1988》大多數觀眾最初是在親朋好友的推薦下,受從眾的影響跟風觀看了這部劇,但后來確是因為該劇的魅力口口相傳對別人“安利”起這部劇,從而起到了自愿義務宣傳的作用,使得這部韓劇成為經典熱播劇。
《請回答1988》作為一部韓國電視劇,在進入中國市場后仍然能夠受到觀眾的喜愛,甚至跨越年齡界限使觀眾產生心理共鳴,足見其藝術魅力,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值得我們探究。本文從淺要分析了《請回答1988》在中國大陸取得成功的原因,希望為我國未來影視劇向著精品方向發展提供借鑒,能夠給未來更多優秀國產精品劇的創作帶來啟示。
【參考文獻】
[1]劉子琪.韓國“請回答”系列電視劇創作特色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3):105.
[2]趙倩如,朱斌.韓國影視劇中的跨文化傳播——以儒家文化為例[J].影視觀察,2018(02):61.
[3]石秋仙.論韓劇與儒家文化[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1):74.
[4][5]林艷娟,林金珠,林長校.“韓流”環境下的中國文化產業[J].決策與信息(中旬刊),2016(02):87.
[5]秦鳳珍,王小紅.中韓影視:比照與反思[J].電影評介,2007(02):3.
[6]李自璋.從此起彼伏的“熱”談從眾心理[J].心理世界,1994(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