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摘 要】現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網絡新聞逐漸成為主流新聞媒體形式。網絡新聞所特有的評論互動功能,也為新聞讀者提供了交流的空間,起到了一定的價值導向作用。得體原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索振羽為補救和完善格賴斯合作原則而提出的,在言語交際中,運用得體原則,可以使人們的言語交際順利而有效地進行。因此,筆者嘗試從得體原則的角度,對俄羅斯網絡新聞評論語言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俄羅斯網絡新聞評論語言的語用學研究,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得體原則;網絡新聞評論;禮貌準則;幽默準則;克制準則
一、引言
要想對得體原則進行研究,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合作原則。合作原則是美國著名語言哲學家格賴斯1967年在哈佛大學的講座中提出來的,這場講座名為《邏輯與會話》,后于1975年發表在《句法和語義學:言語行為》第三卷中。格賴斯認為,合作原則是參與交際的人需要共同遵守的一項原則,只有遵守合作原則,才能使交談順利進行。在合作原則之下,格賴斯又提出了四條準則:量的準則、質的準則、相關準則以及方式準則。
格賴斯的合作原則為語用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仍有其不足之處。為了彌補這些不足,不同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其中以列文森最為突出。列文森在總結蓋茲達、荷恩、阿特拉斯等學者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列文森會話含義三原則:量原則、信息原則和方式原則,后被稱為“新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新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加強了合作原則的解釋力,既可以解釋非規約性含義,也可以解釋規約性含義,但卻由于其強烈的抽象化色彩,不易為交際者熟練掌握,實用價值也受到影響。因此,索振羽另辟蹊徑,提出了得體原則。
在現實交際中,人們經常會違反合作原則,通過間接的方式,拐彎抹角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就需要得體原則,來對這種合作原則所不能解釋的產生會話含義的交際方式進行解釋。索振羽認為,適合不同語境的需要,采用拐彎抹角(間接)的交際方式,取得的最佳交際效果叫作“得體”。(索振羽,2014:84)因此,得體原則可以應用于間接的言語交際之中,與合作原則互為補充,為人們言語交際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索振羽的得體原則包括三個準則:禮貌準則、幽默準則和克制準則。
網絡新聞評論,既可以看做是網絡新聞讀者之間的交流,也可以看做是網絡新聞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交流。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言語交際,網絡新聞評論能夠引導輿論價值走向,起著舉足輕重的社會作用,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對網絡新聞評論語言中得體原則的應用情況進行研究,不僅可以為規范網絡新聞評論語言提供一定的借鑒,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還能夠為網絡新聞評論語言的語用學研究作出補充。
本文中,筆者所選語料均來源于俄新社網站www.ria.ru。筆者將分別從禮貌準則、幽默準則及克制準則這三方面,對俄新社網站上的新聞評論語言進行分析,對得體原則在俄羅斯網絡新聞評論語言中的應用情況做一簡單介紹。
二、禮貌準則在俄羅斯網絡新聞評論語言中的應用
在言語交際過程中,交際雙方要采用禮貌準則,以示尊重,從而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英國語言學家利奇曾在其《語用學原則》一書中提出過“禮貌原則”,其中包括六條準則:得體準則、寬宏準則、贊譽準則、謙虛準則、一致準則、同情準則。利奇認為,禮貌原則可以作為合作原則的“援救”原則,彌補合作原則的不足。但索振羽認為,禮貌原則涵蓋力弱,無法完全彌補合作原則的不足。因此,索振羽提出了涵蓋力更強,并且能夠包容其他“援救”原則的得體原則,并將禮貌原則降為得體原則的準則之一,稱為“禮貌準則”,而原先禮貌原則下屬的準則,曾降低為次準則。
結合漢語運用的實際,索振羽保留了利奇原先所劃分的寬宏、贊譽、謙虛、一致、同情次準則,并增加了恰當的稱呼次準則。筆者認為,這些次準則基本可以運用在俄語上,但由于網絡新聞評論不同于日常交際,交際參與者并非面對面實時交流,且參與者主要是為了表達個人對新聞事件的看法,與其他評論參與者交流觀點。因此,評論者并不會應用全部次準則。而在俄語網絡新聞評論語言中,評論者運用較多的是贊譽次準則、一致次準則以及恰當的稱呼次準則。試看下面這些例子:
例1:—А это важно, обижались фашисты или нет? Вообще то 9 мая говорят о победе не над нацизмом, а над фашизмом. И над фашисткой Германией.(法西斯生不生氣很重要嗎?5月9日人們所說的勝利并不是戰勝了納粹主義,而是戰勝了法西斯。戰勝了德國法西斯。)—В этом я с вами полностью согласен.(這一點上我完全同意您。)
這兩條評論是針對“德國將彼得一世的公文送給烏克蘭”這一新聞事件的。消息一出,俄羅斯網友紛紛表示不能接受,對德國的敵意也重新爆發。德國與俄羅斯在歷史上就紛爭不斷,在二戰時期,這種對立更是達到了頂峰。在衛國戰爭中,俄羅斯民族浴血奮戰,打敗了德國法西斯,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對俄羅斯人來說,德國法西斯給每一個俄羅斯人都帶來了不能忘懷的傷痛,因此,氣憤的俄羅斯網友在這里將德國重新稱作“法西斯”。另一名網友在看到該評論后,也覺得兩人想法一致,不謀而合,便清楚地表示了自己對其看法的贊同,此外,該網友為了表現自己對該觀點的完全同意,還使用了“您”這一尊稱。
尊稱不僅可以在表示完全同意對方的觀點時使用,在出現觀點分歧時,使用尊稱,也可以緩和氣氛,以示對他人觀點的尊重,避免沖突與爭執。如下例。
例2:—Криминала нет, значит родителей к ответу и серьёзно. (沒有犯罪行為,這也就是說是父母的責任。)—из чего вы делаете такой вывод? Второго не нашли, что случилось первым -неясно.(您是怎么得出這種結論的?第二個孩子也沒找到,我們還不知道第一個孩子到底發生了什么。)
這兩條評論的新聞背景是科斯特羅馬兩名少年失蹤,其中一名少年的尸體在河里找到,另一名少年仍舊下落不明。由于偵查員未發現尸體上有傷痕,因此,有網友就認為,孩子是由于父母監護不善才遇害的。另一名網友對該網友武斷的觀點表示不認同,他認為應該等到調查結果出來再下結論,否則可能是對受害者父母的二次傷害,因此對其進行質問和反駁。但該網友的質問和反駁并沒有咄咄逼人,而是禮貌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對對方用尊稱來稱呼。這種禮貌表達不同觀點的方式,既可以避免沖突與爭執,減少網絡罵戰出現的可能,也可以使自己的觀點更易于為對方所接受。
例3:Так это СОВЕТСКИЕ полководцы, которые потом и кровью заслужили свои награды и свои звания и нынешние не ровня им. Нынешние все изменили присяге и им.(這才是蘇聯的統帥,他們用鮮血贏得了自己的榮譽與勛章,現在的那些根本不能相提并論。現在的這些人背叛了自己的誓言,也背叛了他們。)
這條評論的新聞背景是俄羅斯國防部公布了一批蘇聯統帥的獨家照片。這些統帥都曾為衛國戰爭的勝利、為國家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是俄羅斯人民永遠無法忘記的英雄。因此,該評論網友表達了自己對這些老統帥的敬仰之情,對他們為國家無私奉獻的感激之情。該網友用現在的部分官員做了對比,更加突出了老一輩統帥的偉大,強化了贊譽之情。
三、幽默準則在俄羅斯網絡新聞評論語言中的應用
在言語交際中,幽默是一種引人發笑的語言藝術。(索振羽,2014:94)使用幽默的手段表達觀點,既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能夠避免沖突,展現說話人的才智。而幽默手段的選用,正是幽默準則能否正確應用的關鍵。索振羽從漢語出發,提出了運用漢語修辭格、運用歇后語和成語以及運用妙答、歪解和自嘲來創造幽默這三種手段。此外,他還認為,只要適切語境,立意奇巧,表述諧趣,都能創造出幽默話語來。(索振羽,2014:103)。俄語中,幽默手段也與之類似。除了通過比喻、夸張、反語、仿擬、雙關等辭格來創造幽默外,還可以通過篡改諺語俗語、重復發相同的音節、故意曲解原意、不當的詞匯搭配、顛倒詞序等手段來創造幽默。請看下面這些例子:
例1:Сидит сейчас бухой Петя и поёт-“а ты опяяяять сегодня не пришлааааа...а я так ждаааал недеялся и вериииил...”)))) (現在別佳(波羅申科)醉醺醺地坐著,嚷嚷著,你今天又又又不來來來了,我這么期待待待你,等等等著你,我還相信信信...... ))))
這條評論的新聞背景是澤連斯基未能前去與波羅申科進行辯論。澤連斯基是烏克蘭著名喜劇演員,主演過烏克蘭政治諷刺喜劇《人民公仆》,在劇中扮演烏克蘭總統一角。有意思的是,澤連斯基本人也參加了新一屆烏克蘭總統大選,并且支持率領先波羅申科。波羅申科是烏克蘭現任總統,但部分烏克蘭民眾卻對其并不滿意,有數據顯示,80%的烏克蘭人對執政的波羅申科不夠滿意,認為其只是一名政客。因此,針對這一新聞,有網友模仿了波羅申科回復澤連斯基的場景。在模仿中,該網友裝作喝醉的波羅申科,發出一連串的重復音節,口吃不清,極為有趣。盡管沒有明確地表示出自己對波羅申科的反對與不喜,但從該網友模仿波羅申科的方式中,可以直接感受到這一點。可以說,用這種幽默手段來表達自己的不贊同與反對,可以讓其他參與評論的人更容易接受,并且會心一笑。
例2:Ну вот и признала наша власть, что есть такие зарплаты(我們政府承認,真有這種工資了。)
這是俄羅斯網友就“低收人群將免交自然人收入稅”這一新聞的評論。該消息一出,引起俄羅斯網友熱烈討論。因為俄羅斯多年來經濟發展落后,又受西方國家的制裁,人民生活困苦,早已對國家的部分經濟措施有不滿之意,對俄羅斯政府的作為極為不滿。因此,評論中不乏質疑與聲討。而在這條評論中,評論網友另辟蹊徑,故意曲解了新聞本來的意思,表示這是國家承認還有民眾工資水平如此之低。這樣一來,網友在表達自己對俄羅斯當局政策不滿的同時,又不失風趣幽默,能夠使參與評論的網友會心一笑。
例3:Кто бы сомневался, ведь британцы лучшие сказочники в мире, они даже на дне океана смогут расследовать невидимую российскую угрозу(誰都不用懷疑,英國人民可是世界上最好的講故事的人了,他們就算在海底,也能發現看不見的俄羅斯的威脅。)
這是俄羅斯網友針對一條標題為“英國人發現了波蘭總統死亡事件的秘密”新聞的評論。新聞中有暗示波蘭總統的死亡與俄羅斯有關,因此,許多俄羅斯網友十分不滿,認為英國人在胡編亂造。而做出這條評論的網友,并沒有直接譴責英國人,而是通過說反話、隱喻以及夸張的方式,表示了自己對英國人杜撰能力的“欽佩”,間接地表達了自己對英國人造謠俄羅斯,盲目擴大“俄羅斯威脅論”的不滿。評論中,網友將英國人稱作“最好的講故事的人”,意在表明新聞內容并不是事實,說英國人“在海底也能發現俄羅斯潛在的威脅”,意在用夸張的方式,表明英國在抹黑俄羅斯上的不遺余力。評論的字里行間,沒有任何指責的字樣,但卻以這種幽默的方式,清楚地體現了該網友對英國這一行為的強烈不滿。
四、克制準則在俄羅斯網絡新聞評論語言中的應用
克制準則,即說話人在無法直接表達不滿情緒時,采用克制的方式間接表達,以此達到最佳交際效果。索振羽認為,語境不同,克制的程度也不同。因此,他將克制方式分為三種:諷刺挖苦、指桑罵槐和說反話。請看下面幾個例子:
例1:Вот теперь верю, что они самая древняя нация на Земле и выкопали Черное море.(現在我相信了,他們(烏克蘭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民族,黑海就是他們挖的。)
這是一名俄羅斯網友對“幾名烏克蘭人向白俄羅斯非法運送動物脂肪”這一新聞的評論。很明顯,該網友是在對烏克蘭人進行諷刺。烏克蘭與俄羅斯近年來爭議不斷,兩國人民常常互相諷刺挖苦。該評論者這里通過說反話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烏克蘭人非法行為的鄙視,對其以往自吹行為的不滿。
例2:—Только эта страшненькой оказалась...(就是這個冠軍看起來有點嚇人......)—На себя посмотри красавец неописаный...(你這無法形容的大美人可好好照照鏡子吧.....)
這條評論對應的新聞是2019年俄羅斯小姐冠軍產生。針對這一新聞,一網友表示自己認為這一屆的俄羅斯小姐有點丑,而另一名持不同看法的網友就對其進行了回擊,用諷刺挖苦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其肆意貶低俄羅斯小姐冠軍的不滿。
例3:—Дарить краденое теперь в почёте?(把偷來的東西當作榮耀送出去?)—Дарить не очень, а краденое всегда было в почете у “свободных 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их стран”. Наряду с работорговлей.(倒是不經常送,但是對“自由的民主國家”來說,贓物可是一種榮譽。就像他們販賣奴隸一樣。)
這是針對“德國將彼得一世的公文送給烏克蘭”這一新聞的評論。參與評論的俄羅斯網友對德國的這一舉動均無法接受,極盡諷刺。在這一評論中,該網友將德國稱作“自由的民主國家”,并添加了雙引號,是很明顯的說反話,以表達自己對德國這一行為的厭惡之情。
例4:Видимо сенатор Косачев из своих денег решил заплатить)(看來科薩切夫議員是決定自己掏錢了))
這條評論的新聞背景是俄羅斯打算償還歐洲委員會債務。由于俄歐近年來關系惡化,俄羅斯長期受到制裁,經濟狀況每況愈下,民眾生活水平受到影響,因此很多俄羅斯民眾都對歐洲報以敵意。這一新聞出現后,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不贊成、反對。在這一評論中,評論者并未直接說出反對的觀點,而是通過間接的方式,諷刺了科薩切夫的決定,表達了自己對該行為的強烈不滿。
五、結語
本文中,筆者通過具體的網絡新聞評論語料,對得體原則的三個準則——禮貌準則、幽默準則和克制準則在俄羅斯網絡新聞評論語言中的應用情況做了分析。網絡新聞評論作為交際形式的一種,必然會受到語用原則的制約,但由于其自身的獨特性,與常規交際所要遵守的語用原則并不完全一致。網絡新聞評論是網絡新聞閱讀者對某一具體新聞事件所表達的看法,或是與其他新聞讀者的交流,其主要交際意義在于表達個人看法,與他人交流觀點。因此,禮貌準則下屬的幾個次準則中,僅有贊譽次準則、一致次準則和恰當的稱呼次準則常常得到應用。此外,不同的新聞內容,網絡新聞評論所應用的準則也不同。正能量、積極向上的新聞下,評論者往往遵循贊譽與一致次準則,而有爭議的、負面的新聞下,評論者更多地會選用幽默及克制準則,以間接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新聞事件本身或是對某一評論的不滿與不贊同。
由于互聯網的發展,能夠參與網絡新聞評論的人越來越多。但由于網友素質、年齡等各不相同,網絡罵戰等不文明網絡行為也層出不窮。因此,筆者希望通過研究得體原則在具體網絡新聞評論語言中的應用情況,為網絡新聞評論者們提供一定的參考,以期為網絡語言的規范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索振羽. 語用學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張玉柱.俄語語言戲謔淺析[J].外語學刊,2003(03):63-68.
[3]孫艷紅.俄語幽默語言的辭格手段及民族性格[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30):44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