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華 冷靜
【摘 要】目前社會一項熱點研究話題就是工業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而開展工業文化遺產檔案資源建設工作是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目前非物質工業遺產檔案的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進而探索有效的保護非物質工業遺產檔案。保護工業遺產就是保持人類文化的傳承,培植社會文化的根基,維護文化的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關鍵詞】工業遺產;非物質遺產;檔案保護
人類文化包括多種多樣的形式,工業文化遺產就是其中的一種。它不僅內涵豐富,而且具有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通常都以技能、文學等形式表現出來。通過工業文化遺產的檔案資源建設,能夠體會工業文化遺產的內涵及價值。通過建設檔案資源的途徑落實工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僅能夠推動工業文化的發展,而且對弘揚國家文化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一、非物質工業遺產檔案的保護意義
工業文化的存在方式種類繁多、復雜多樣。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不同民族孕育著多種形式、各具特色的工業文化。
(1)歷史長河中的珍貴史料
在我國工業文化中,諸多工業建筑的建筑和機械,廠房,生產作坊和工廠礦場以及加工提煉遺址,倉庫貨棧,生產、轉換和使用的場所,交通運輸及其基礎設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等獨特的存在方式,是我們研究中國古代工業的珍貴資料。
(2)工匠精神的傳承的重要財富
在歷史發展長河的沉淀下,我國工業文化源遠流長,匯聚了工業文化的精髓,體現出人類的智慧。工業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特殊的載體,承載的是思想、意愿及情感。非物質工業遺產具有重要社會價值。它們見證了人類巨大變革時期社會的日常生活。工業活動在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非物質工業遺產記錄了普通勞動群眾難以忘懷的人生,成為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基礎,構成不可忽視的社會影響。工業遺產中蘊含著務實創新、兼容并蓄,勵精圖治、銳意進取,精益求精、注重誠信等工業生產中鑄就的特有品質。
二、非物質工業遺產檔案保護的問題
建設工業文化遺產檔案資源,并開展相關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工業文化遺產不斷流失現象的發生。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事物的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在這種發展趨勢下,人們很容易遺忘工業文化,凝聚先人智慧的工業文化遺產逐步消失,發展前景堪憂。作為歷史價值的有效記載及保存方式,檔案資源能夠使工業文化遺產得到持續的發展,工業文化遺產的精髓以及內涵也可以得到傳承和延伸。而在對工業文化遺產檔案資源進行建設時,必須要收集和整理好工業文化遺產,從而提高對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效率。
盡管城市化和工業現代化對工業有著莫大的削弱作用,但它是不可逆的歷史潮流,而且它對工業也并非有弊無利,因此,追求經濟效益與發展工業遺產檔案資源建設,二者并不矛盾,而且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但是,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對工業遺產進行過度開發,使得工業遺產檔案的利用不及時,則毋庸置疑的會影響工業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三、非物質工業遺產檔案的保護的方式
(1)建立工業文化遺產名錄體系
對檔案館所存儲的工業文化遺產,要進行科學化的管理和保存,并參考國家規定的非遺名錄通知建立名錄體系,設置名錄的具體類別,例如,戲曲工業、漢族工業、宗教工業、少數工業等。建立工業文化遺產名錄體系時,必須要對工業文化遺產的貢獻性進行審核,評估文化遺產檔案的利用價值和存儲價值,針對存在危機的文化遺產要特別重視,并設計出有針對性的保護方針。工業類非遺檔案名錄的審查過程非常復雜,要求極為嚴格,只有通過國務院審批后才可以頒發檔案名錄。我們還要健全工業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為保護工業文化遺產檔案提供保障。
(2)借助法律制度開展保護工作
我國應針對工業文化遺產檔案資源,制定有針對性的法律機制,并對社會法律體系進行完善,利用法律力量來提高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效率,促進工業文化遺產事業的發展。檔案管理工作者在實施保護工作的過程中,必須依據法律制度執行各項工作,不得違反制度規定,要依靠制度來貫徹落實工業文化遺產檔案管理工作,并嚴格監督管理工作是否有效落實。在制度保障下,工業文化遺產檔案資源管理工作將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相關部門制定的法律制度要積極發揮社會各界的聯合力量,使其共同參與到工業文化遺產檔案保護工作中,調動人們搜集、保護工業文化遺產檔案的主觀能動性。
(3)構建多方聯動的保護機制
一方面,新聞媒體應借助不同的途徑對工業文化遺產檔案資源管理工作進行報道,開展大規模的推廣活動;另一方面,高校也要針對學生開展工業文化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廣大人民能夠了解相關的搜集、整理信息。檔案資源管理室的保護工作要求搜集、整理文化遺產,將工業文化遺產推廣和宣傳到全世界,弘揚工業文化。檔案管理人員應參考非遺保護法、檔案法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質和技能,為工業文化遺產檔案資源價值的發揮做出最大的貢獻。
實施工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關鍵在于建設檔案資源。這不僅能夠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還可以高效實現工業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意義。只有從根本上改善工業文化檔案資源的建設成效,才能達到保護工業文化的目的。檔案資源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必須要嚴格落實,才能推動工業文化遺產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才能挽救瀕危的工業文化,從而在保護非遺工業文化的同時,更好地利用、開發工業文化遺產。
(4)以利用促進保護意識的提高
工業遺產的開發利用是傳承工業的重要方法。通過研究工業遺產檔案所獲得的成果不能塵封在檔案館或博物館等機構,只提供給學者進行研究,最終目的是由全社會共享發展成果,并使其社會價值得到充分發揮。除了的檔案利用方式,加舉辦檔案展覽、檔案編研進行檔案教育,還可以通過建立網絡檔案資源共享平臺的方式將數字化檔案資源向全社會進行展示,引領他們走進工業遺產,使社會大眾充分了解并認知工業,提高全社會的保護意識。
總之,檔案部門可利用當下流行的網絡社交媒體,創建微博、微信公眾賬號,及時發布工業遺產開發的相關近況,調動社會公眾對工業的興趣,讓更多人參與到工業的傳承中去。同時,還可以利用社交媒體賬號上傳宣傳工業的短片或專題紀錄片,例如可以介紹本地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中工業遺產檔案的內容,或者瀕危滅絕的工業遺產,并配以本地檔案網站或相關專題網站的網頁鏈接,讓人們更深入細致地了解非物質工業遺產檔案保護的重要性,提高檔案網站的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顧永貴.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工作的思考[A].貴州省2007年檔案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7:35-42.
[2]儲蕾.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化保護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2.
[3]李朵朵.數字化工作方式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記錄與傳播研究——以金陵刻經處為例[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2.